銀行股極低估值,爲何還是跌跌不休?

銀行股極低估值,為何還是跌跌不休?

穩步增長的淨利潤水平、持續壓縮的估值狀態,這似乎與最近一段時期的銀行股表現截然不同。實際上,在投資者的印象中,銀行股5、6倍的估值水平已經屬於歷史上非常低的狀態,但時至目前,部分銀行股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已經驟減至4倍的水平,而4倍的動態市盈率水平,確實顯得非常廉價。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銀行板塊累計跌幅達到30%左右,這本身並非正常的現象。然而,從今年2月份以來,不少銀行股的價格跌幅達到30%左右,更有甚者的累計最大跌幅更為明顯,這難免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銀行股作為A股市場中的超級權重品種,其價格的一漲一跌,往往容易加劇市場的波動風險,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銀行股的疲軟表現似乎與A股市場指數的表現趨於同步,而在此次非理性下跌風波中,銀行股可以稱得上領跌大盤指數的權重品種。

在原本低估的前提下,銀行股平均價格再度下跌2、30%,讓股票的估值優勢進一步壓縮,甚至達到極低估值的狀態。

實際上,對於時下A股市場的銀行股,跌破每股淨資產已經不是意外之事,而更有部分銀行股的市淨率水平低至0.7以下,其價值低估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對於極低估值、極度廉價的銀行股,其價格異常下跌的背後,本身並非合理正常的事情。但,鑑於國內銀行股的壞賬率、不良率等核心指標可操作空間不少,實際上銀行股的實質內在價值仍然頗具迷惑性。

但,面對價格跌跌不休的銀行股票,其價格非理性下跌背後,肯定有著一些原因,或一些隱蔽性較強的問題。不過,從公開信息來看,就現階段而言,對銀行股構成直接或間接衝擊的因素,也多體現在以下這幾個問題身上。

其中,房地產市場的冷暖,似乎與銀行股表現形成或多或少的聯繫性。事實上,對於銀行金融機構,往往更關注房貸的問題,而這恰恰也是銀行金融機構多年來尋找的優質資源。不過,從近期反饋出來的信息來看,從房地產稅的加快推進到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政策變動預期等,實際上對銀行金融機構而言,也是顯得相當敏感的。或許,因房地產市場捆綁的問題太多,而一旦房地產市場顯著降溫,對於銀行金融機構而言,恐怕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再者,近期的匯率大幅波動,實際上也與國內資本市場的走勢息息相關。從實際情況下,一旦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加上匯率大幅波動的影響,對人民幣資產價格的衝擊影響不可小覷。

事實上,縱觀此次匯率波動風波,始於今年3月底,且於今年6月14日起匯率的波動明顯加劇。受此影響,在此期間國內股票市場的走勢也是呈現出加速下行的表現,並形成了股匯雙殺的局面。從本質上分析,這也是資本外流、資本市場拋售壓力加大的真實寫照。

除此以外,則與轟轟烈烈的去槓桿化進程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性。實際上,從近年來金融市場的去槓桿舉措來看,此前15年下半年的資金端強力去槓桿,已經給當時的股票市場構成了沉重的衝擊壓力,而如今的去槓桿,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資金端,而且從資金端逐漸延伸至其餘領域,形成全方位、多領域的去槓桿局面,而一旦用力過猛、用力過快,卻會從一定程度上挫傷實體,對部分企業而言,還可能會加劇償付壓力以及信用危機,間接對銀行金融機構構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股票市場的表現,往往反映出一種預期,但面對本身估值已經極度低估的銀行股,非理性下跌的背後,並非簡單的原因所致,可能還會有更多不為人知的隱蔽因素。但是,對於A股市場這一個特殊市場環境,銀行股的價值評判標準仍顯得有所複雜,而對A股上市銀行股而言,或許比估值、市淨率等指標更顯重要的,還是在於整個經濟大環境、信用環境的變化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