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命途多舛的人生,

熬不下來是茶餘飯後的唏噓,

熬下來便是傳奇。

軒言酒莊創始者趙芋翔的人生至此,

已成傳奇。

趙芋翔·軒言酒莊創始人

臨 淵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趙芋翔小的時候,窮死了。窮到真的差點死掉。

他是四川人,家裡貧寒,八歲的時候吃不起飯,有老鄉跟父母說替他找個可以吃到白饃饃能做工的地方,許是家裡實在太困窘了,父母沒多想,依依不捨的打點好行囊,囑託到那好好幹,別太惦記著這邊,照顧好自己之類的話便目送走了趙芋翔。

對世界還懷著天真目光的他沒想到,那個所謂的老鄉,是個人販子。

年少的他看不起報紙,不知道面臨的會是什麼樣的命運,所以現在他偶爾在街頭看到乞討的殘疾孩子,不管真假都會多給點,就當報答老天至少留了點情分,沒讓當時的他遭受同樣的事情。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歸 途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他來到這戶新人家後多了個妹妹,也是領養的,村子裡信奉老有所養,女孩子總是要嫁出去的,於是便從別人手裡買下了趙芋翔。

萬幸養父母不錯,四口之家靠著養父微薄的工資勉強撐著,直到養母懷孕了——是個男孩子。趙芋翔有點高興、有點失落……還有點害怕。

他是被賣過來給養父母養老送終的,可是現在這戶人家已經有了一個親生的男孩,加上養父微薄的工資堵不住三張嗷嗷待哺的嘴,會不會把他又賣掉?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弟弟小小的一隻很可愛,看到養母慈祥注視著他的眼神,趙芋翔突然有點想家,想十年前叮囑自己路上小心,攀著門偷偷瞧他又狠心背過身去的母親,沒等到衣錦還鄉卻等來個了無音訊的母親。

巨大的恐慌和對親情的渴望襲擊了他,他偷偷攢了點錢,買了張火車票逃回了老家。

回家的路上,少年迷茫而倔強地透過車窗抬頭看天,暗自握緊拳頭——那可能是命運第一次看見他抗爭的臉。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再 拜 別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幾十年後親眼目睹汶川地震一個個家庭支離破碎的趙芋翔後悔了,他覺得自己那個時候真的不懂事,好好的道別都沒有,就做了逃兵。

回家的那天,母親第一眼甚至沒認出來這個一臉倔強和委屈的大男孩是誰,某個瞬間骨肉相連的默契被喚醒,母子相擁嚎啕大哭,聲聲都是想念。

還沒來得及慶祝失而復得,又多了一張吃飯的嘴帶來的壓力已經擺在他們面前,無奈之下,懂事的趙芋翔帶著14歲的弟弟出門打工。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蹣 跚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他們聽說新疆能賺錢,買了兩張車票,各種轉車花了七天七夜才到。文憑不高的他們只能將目光投注在建築工地上,人生地不熟的也沒人介紹,作為哥哥的趙芋翔四處問包工頭,因為生的瘦小,所以一直被拒絕,快餓死的時候才找到一家願意收留。

多舛的命途沒有催生成刻薄,反倒激發出真誠。趙芋翔成長的很快,從一個怕人、不愛講話的孩子變成了工地上叔叔阿姨們誇讚的對象,都說這孩子認真負責、努力,以後是個幹大事的人。

因為人脈閉塞,加之不懂那些潛規則,所以一旦上酒桌,只能用豪飲來表明態度,包工頭們都很吃這一套,暗暗把這小子記下了。

十八歲青澀出來,在新疆步履蹣跚征戰十幾年,後面才走的順了點。

趙芋翔憑藉著好人緣和豪爽,開始拉起隊伍單幹,自己當包工頭,因為人厚道,所以大家都對他很信賴,巔峰時期手下有5000多名民工,項目遍佈南疆。

了 悟

08年汶川地震,趙芋翔帶著弟弟去抗震救災,十年後的經歷過更多苦難的他想起來,覺得這件事做的無比正確。

天災多無情啊,一個個家庭或許昨天還在一日三餐其樂融融,今天就地動山搖,棲身之所不在,親人生死相隔,只留人間一道孤魂,陰間一抹遊魂。

趙芋翔看見那些痛失親人的人們顧不上自己的安全,發了瘋似的衝到廢墟里用手刨掘,聲聲絕望和傷痛的嘶吼直讓人落下淚來。

趙芋翔顧不上因救災疲累至極的身體,他心裡暗暗做了個決定。

從汶川地震回來後的下半年,趙芋翔開始前往河南找人,找誰?找當初的養父母。明天和意外誰會先來臨,誰也不知道,所以他要趁現在還活著,完成心裡未完的夙願。

《人生一搏五十年,歸來做酒仙》——韻如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