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之原子結構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遜(

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在真空管陰極射線實驗中,根據帶電粒子在電場以及磁場中運動都受到偏轉的原理,調整磁場和電場的大小,利用粒子公式中對粒子速度的不同依賴關係,就可以測定粒子的速度和質量等數值,從而在實驗中發現了從原子中跑出了比它質量小1700倍的帶負電的新粒子。   

1899年,湯姆遜採用斯坦尼(G.T.Stoney1826-1911)的“電子”一詞來表示發現的新粒子(“電子”原是斯坦尼在1891年用於表示電化學中電荷的自然單位)。

  

粒子物理之原子結構

原子在通常情況下是不帶電的,從原子中能跑出比它質量小1700倍的帶負電電子來說明原子內部還有結構,也說明原子裡還存在帶正電的東西,它們應和電子所帶的負電中和,使原子呈中性。電子是怎麼待在原子裡的?原子中什麼東西帶正電荷?正電荷是如何分佈的?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東西是怎樣相互作用的?   

湯姆遜提出了一個人們稱之為“葡萄乾麵包”的模型,即原子中帶正電部分均勻分佈在原子體內,電子鑲嵌在其中

由於電子質量極小,所以它很有可能是原子的一部分。為了弄清楚原子的結構,英國科學家盧瑟福(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於1911年設計了用帶正電的射線——阿爾法粒子(α)轟擊金箔的實驗,實驗中觀察到大多數粒子穿過金箔後發生約一度的偏轉,但有極小一部分射線發生很大角度的偏轉,這種現象只有原子中正電荷集中在很小的體積內時才會發生,說明原子中除了電子還有一個很小的緻密的核。盧瑟福證實了帶正電的原子核的存在。

   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一個極小的原子核,它集中了全部的正電荷和幾乎所有的質量,所有電子都分佈在它的周圍。盧瑟福從理論上推導出散射公式,後被蓋革-馬斯頓實驗所驗證,核式模型從而被普遍接受。但盧瑟福模型正負電荷之間的電場力無法滿足穩定性的要求,無法解釋電子是如何穩定地待在核外。

  1913年,丹麥科學家玻爾(Niels Bohr1885-1962)在盧瑟福模型的基礎上提出:電子在一些特定的可能軌道上繞核作圓周運動,離核愈遠能量愈高;可能的軌道由電子的角動量必須是h/2π的整數倍決定(h為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數);當電子在這些可能的軌道上運動時原子不發射也不吸收能量,只有當電子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時原子才發射或吸收能量,而且發射或吸收的輻射是單頻的,輻射的頻率(ν )和能量(E)之間的關係由

Ehν 給出。

  

粒子物理之原子結構

原子是否就由電子和質子組成呢?盧瑟福的學生莫塞萊(Henry Gwyn Jeffreys Moseley,1887-1915)注意到,原子核所帶正電數與原子序數相等,但原子量卻比原子序數大,這說明,如果原子僅由質子和電子組成,它的質量不夠,因為電子的質量很小,相比起來可以忽略不計。基於此,盧瑟福在1920年時猜測,原子核中可能還有一種電中性的粒子存在。

1932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重複德國物理學家波特和法國的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 。他精心設計,先用α粒子轟擊鈹,再用鈹產生的穿透力極強的射線轟擊氫、氮,結果打出了氫核和氮核。由於γ 射線不具備將從原子中打出質子所需要的動量,查德威克斷定這種射線不可能是γ射線。他測量了被打出的氫核和氮核的速度,並由此推算出了這種新粒子的質量。他認為,只有假定從鈹中放出的射線是一種質量跟質子差不多的中性粒子,才能解釋。 根據盧瑟福的猜想將其命名為中子。德國科學家海伯森(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7-1976)以及前蘇聯科學家伊凡寧柯(Dimitri Iwanenko,1904-1994)各自獨立提出,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以前的質子-電子模型不能解釋許多實驗現象,而質子-中子模型可以很好說明原子量與原子序數的關係,很快被人們接受,質子與中子統稱為核子 。  

帶正電的原子核是否有內部結構呢?   

1914年,盧瑟福用帶正電的射線——阿爾法粒子(α)轟擊氫原子。氫原子的半徑約為10-8釐米,它的原子核半徑約為10-12釐米,只是原子大小的萬分之一。氫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它的束縛能E ~ 13電子伏(eV),遠小於電子質量 me ~ 0.5x106eV。實驗結果表明:氫原子的電子被打掉後變成了帶正電的陽離子,實際上就是氫的原子核。盧瑟福推測,它就是以前發現的與陰極射線相對的陽極射線,它的電荷量為一個單位,質量也為一個單位,盧瑟福將它命名為質子。   

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後的阿爾法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發現有質子從氮原子核中被打出,而氮原子也變成了氧原子。這可能是人類第一次真正將一種元素變成另一種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