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巡禮|第五站:陸軍工程大學(附往年錄取線)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 第 5 站 ——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院校簡介

陸軍工程大學,2017年以解放軍理工大學、軍械工程學院主體和重慶通信學院、工程兵學院、武漢軍械士官學校為基礎調整組建,是我軍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並重、工程技術與作戰指揮融合的綜合性工程大學。校本部座落於長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江蘇南京,設有通信工程學院、野戰工程學院、指揮控制工程學院、國防工程學院、研究生院5個內設學院,另設石家莊校區(河北石家莊)、通信士官學校(重慶)、軍械士官學校(湖北武漢)和訓練基地(江蘇徐州)。

歷史底蘊。大學各組建單位辦學歷史可分別追溯至上世紀30至50年代在江西寧都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在黑龍江哈爾濱創設的“哈軍工”工兵工程系、在山東諸城創建的“軍械幹部訓練隊”、在江蘇南京創立的“二野軍大”和在吉林通化創始的東北民主聯軍工兵學校。學校共培養出中國科學院院士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名、正省(正部、正戰區)級領導12名、副戰區及軍級領導96名和一大批英模和功臣。

培訓任務。

以陸軍通信兵、工程兵、軍械裝備等領域為基礎,輻射陸軍工程保障和新型作戰力量全領域。以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外軍留學生教育為主要培訓類型,涵蓋大專、本科、碩士、博士等層次,主要承擔陸軍通信兵、工程兵、無人機、武器裝備保障(步兵、炮兵、防空兵等領域)和部分新興專業軍官培養,以及陸航飛行員、航空機務生長軍官本科基礎教育等任務,開設通信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武器系統與工程、雷達工程、導彈工程、無人系統工程等47個本科專業(含7個人防本科專業),培訓總規模全軍第一。

學科水平。建有以信息技術為主導。軍事工程技術為主幹、理工軍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化學科專業體系。現有國家重點學科6個、軍隊重點學科7個、省級重點學科12個,擁有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15個專業學位碩土授權點。工學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頂尖學科排行榜。

師資力量。

擁有一支院士領軍、博專兼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求是獎”獲得者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

教研成果。近10年來,學校先後獲評“軍隊院校教學優秀單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先進院校”“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先進院校”“全軍學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院校”。教學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軍隊級一等獎32項;堅持面向戰場、服務部隊,承擔大批國家、軍隊重大科研和戰略工程建設任務,獲國家、軍隊(省、部)級科技獎260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40項,國家發明二等獎4項,軍隊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70餘項。近3年,學員獲國際級獎勵47項、國家級獎勵1000餘項、省(部、軍隊)級獎勵1300餘項。

開放辦學。建有全方位多領域的開放辦學機制,面向國內外、軍內外連續舉辦11屆“精武杯”軍事項目對抗賽,與部隊建立常態化人才培養、聯教聯訓關係,與北京大學、浪潮集團等近20個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與聯想集團、奇虎360等單位共建20餘個聯合實驗室。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皇家軍事學院等14所外軍名校常態交流,近百次接待外軍代表團來訪,選派210餘名學員訪學,在我軍院校率先開展外軍生長幹部學員同班施訓,為80多個國家培養軍事留學生3800餘名。先後4次代表中國軍校參加美國西點“桑赫斯特競賽”均名列前茅。

基礎條件。學校佔地11422畝,建有教室666間、各類實驗室(專修室)550個、游泳池(館)10個、標準田徑運動場14個、室內綜合訓練館(含地下靶場)8個,圖書館總面積5萬平方米。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7個,國家級科研平臺4個,數量列全軍院校第二;軍隊重點實驗室11個,數量列全軍院校第一。

專業介紹

通信與電子信息學科群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發源於1931年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及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我軍歷史上最早培養信息通信類本科人才的專門院校),1952年在全軍率先創辦通信工程本科專業。

現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軍隊重點學科、4個江蘇省重點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教研人員220餘名,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名,全軍優秀教師3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名。

建有國家短波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短波通信領域全國唯一),通信與電子信息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衛星通信與導航江蘇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全軍重點實驗室以及8個通信與電子信息領域全軍性研究中心。設立了我國最早的衛星通信專業,開辦了我國第一個衛星通信系統培訓班,並建設了我國第一座教學用衛星通信地球站,研製了我國第一臺短波高速數據傳輸設備、第一部短波數字抗干擾電臺,自主創新研製的新一代短波通信系統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軍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8項、二等獎74項,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三等獎7項,學員參加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器人等各類競賽,獲國際級獎勵12項、國家級獎勵225項、省(部、軍隊)級獎勵119項。

★ 專業名稱:通信工程

★ 招考方向:戰場機動通信技術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網絡與指揮信息系統學科群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發源於1931年創辦的紅軍無線電訓練班及在此基礎上成立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無線電學校(我軍歷史上最早培養信息通信類本科人才的專門院校),擁有全軍首批開設的指揮信息系統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等本科專業,全國首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省重點學科和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教研人員130餘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軍優秀教師3人,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5人、銀獎獲得者1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1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原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3人。

建有軍用網絡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擁有全軍唯一的軍事訓練數據服務中心,“全軍軍事訓練軟件測評中心”是國內高校中第一個獲得軍用軟件測評資質的實體機構。在指揮信息系統體系結構、軍事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戰場信息感知和理解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等研究方向居於國內先進水平。是我軍所有衛星通信系統網控中心研發者,完成了“軍民融合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網絡與安全防護方案總體設計,研製的聲碼器產品累計裝備部隊萬餘套。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二等獎18項。

★ 專業名稱:指揮信息系統工程

★ 招考方向:戰場機動通信技術與指揮/指揮信息系統運用與保障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網絡工程

★ 專業名稱:大數據工程

★ 專業名稱:信息安全

作戰工程保障學科群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發源於1953年創辦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工兵工程系,擁有全國渡河(海)工程領域知名院士和相關領域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

建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擁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2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3個。現有教研人員近200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全軍優秀教師3名、原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2名、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4名。

建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1個、全軍工程類技術研究中心5個、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先後完成享譽國內外的“亞洲第一爆”珠海炮臺山大爆破工程、洋山港開山爆破與填築任務,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智能武器研究等重大課題16項。先後獲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90餘項,在南海島礁、邊境戰場建設和國慶閱兵、奧運安保、抗震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專業名稱: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 招考方向:機動保障工程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地雷爆破與破障工程

★ 招考方向:戰鬥支援工程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

★ 專業名稱:機械工程

★ 招考方向:戰鬥支援工程與指揮/工程裝備維修與管理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偽裝與防護工程

★ 招考方向:偽裝工程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國防工程與防護學科群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發源於1953年創辦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工程兵工程系,擁有全國首批院士和全軍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現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另有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其中,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士木工程是全軍首批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在國家學科評估中名列前茅。有教研人員19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者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者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3名。建有爆炸衝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工程設備環境及智能化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近年來,承擔國防工程領域國家級科研課題以及軍隊和國家人防重點課題百餘項,取得了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大批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

★ 專業名稱:土木工程

★ 招考方向:陣地工程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軍事設施工程

★ 招考方向:國防工程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國防工程及其智能化

★ 專業名稱:地質工程

★ 招考方向:野戰給水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作戰環境工程

★ 同時為國家人防系統培養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築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網絡工程等7個專業的本科生(為全國人防系統定向培養,學員入校後不參軍,畢業後主要面向人防系統自主就業)

兵器科學技術學科群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發源於1947年在山東諸城創建的我軍第一個“軍械幹部訓練隊”和1949年在通縣創辦的“軍委後勤軍械訓練大隊”。

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其中,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為原總裝備部重點建設學科,並設立了兵器科學與技術和機械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教研人員共40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全軍優秀教師5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3名,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2名。

建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以及“彈藥保障與安全性評估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自行火炮火力系統”等22個裝備專修室。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裝備預先研究、武器裝備軍內科研等課題20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1項,二等獎135項。

★ 專業名稱:武器系統與工程

★ 招考方向:步兵武器維修與管理/炮兵武器維修與管理/防空裝備技術保障/裝備技術保障與分隊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車輛工程

★ 招考方向:裝備技術保障與分隊指揮

★ 招考方向:彈藥技術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裝備保障工程

★ 專業名稱:裝備經濟管理

★ 招考方向:裝備採購管理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該5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新生,一二年級在陸軍工程大學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學習專業課程。

裝備信息技術學科群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學科進入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行列,並設立了光學工程和控制科學與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光學工程學科是全軍唯一培養通用光電裝備論證、監造、試驗和技術保障人才的學科。有教研人員220餘名,其中全軍優秀教師3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3名,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2名。

建有“導航與控制”“自動控制”“光電對抗與信息處理”等21個學科實驗室,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重大專項、國防預研基金、武器裝備預先研究、探索研究、“921”軍事應用等重大科研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9項,二等獎115項,科研學術成果已經在陸軍炮兵、防空兵武器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 專業名稱: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專業名稱:火力指揮與控制工程

★ 招考方向:炮兵武器維修與管理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名稱:雷達工程

★ 專業名稱:導彈工程

★ 招考方向:防空裝備技術保障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該4個專業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新生,一二年級在陸軍工程大學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學習專業課程。

陸航相關專業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 專業名稱: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招考方向:航空機務技術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航空工程機械維修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直升機、發動機、直升機維護管理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與發動機維護、修理和組織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機械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無人系統工程

★ 招考方向:無人機運用與指揮

★ 體檢標準:其他專業合格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無人機作戰運用與技術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無人機飛行器、飛行控制、導航、兵器操作的基本理論,從事無人機飛行訓練及作戰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無人機專業初級指揮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航空儀表、直升機電氣控制、飛行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綜合航電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航空武器系統維修和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航空自動武器、航空火力控制原理、機載導彈武器系統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航空武器維修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軍械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工程

★ 專業介紹:該專業培養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修和管理的指技合一人才。主要學習通信、導航、雷達設備的基本理論,從事直升機綜合航電設備維護、修理和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完成直升機機務專業(綜合航電方向)初級指揮與技術軍官的基本訓練。

★該5個專業學制4年,實行“2+2”培訓模式,即:被錄取的新生,一二年級在陸軍工程大學校本部(江蘇南京)學習基礎課程,三四年級轉入陸軍航空兵學院(北京)學習專業課程,學習期滿,各科考試成績合格,由陸軍航空兵學院負責分配至陸航部隊。

精彩校園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報考問答

1. 你校招收的地方青年學生有幾類?錄取批次如何?

答:我校招收的地方青年學生分為兩類:一是軍人學員,二是非軍人學員(即人防學員).軍人學員提前單獨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不影響其在地方院校的錄取。人防學員為全國人防系統定向培養,學員入校後不參軍,畢業後面向人防系統就業,其錄取批次由各省份招生辦公室確定,並在各省份的招生計劃上公佈,般安排在本科第二批錄取。

2、你校對考生年齡有何要求?

答:對軍人學員,根據總部有關招生政策規定,我校只招收年齡在17-20週歲(截止當年8月31日)的考生。人防學員一般不得超過25週歲。

3、你校對考生選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目前,許多省份正在進行高考科目設置改革,有的省份將考試科目分為必考和選考兩部分。根據我校的學科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報考我校的考生必須選考物理。

4、你校對報考軍人學員專業考生的政治條件有何要求?

答:我校強調對考生進行嚴格的政治、思想品德審查。政治考核按教育部、公安部、原總政治部2001年《關於軍隊院校招收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和軍隊院校招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政治條件的規定》、公安部、原總參謀部、原總政治部2014年《徵兵政治考核工作規定》、2014年《對徵兵政治考核工作規定的解釋說明》和教育部、原總政治部2015年《關於嚴格規範軍隊院校招收青年學生和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國防生工作的通知》執行。

5、你校對考生身體條件有何要求?

答:對考生的身體條件要求按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後勤保障部、軍委訓練管理部2016年《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執行。其中指揮專業合格,視力要求為:報考的考生任何一眼裸眼視力均不低於4.9;其他專業合格,視力要求為:報考的考生任何一眼裸眼視力均不低於4.5。身高要求為:男生不低於162釐米,女生不低於160釐米。體重要求為:男生不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Kg=身高-110)的30%、不低於標準體重的15%,女生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不低於標準體重的15%。

報考我校人防專業的考生,身體條件符合地方普通高校招生要求即可,是否參加軍檢、面試請諮詢當地省軍區。

6、你校在錄取報考軍人學員專業的考生時有何特殊要求?

答:我校是軍隊重點綜合大學,只在重點本科分數線以上擇優錄取考生。錄取時除看考生的高考總分外,我們要求考生獻身國防和軍隊建設信念堅定,身體心理素質達到軍校新生標準。

7、你校招生錄取的原則和程序是什麼?

答:我校招生工作一貫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軍隊的招生政策規定,全面實行遠程網上錄取,不斷提高招生錄取工作的透明度。錄取程序規範,堅持從總分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考生。總分成績相同的依次比較單科成績,其中理科專業比較順序為數學、語文、外語,文科專業比較順序為語文、數學、外語。

8、哪些考生可以優先錄取?

答:依據教育部、原總政治部2015年《關於嚴格規範軍隊院校招收青年學生和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國防生工作的通知》規定:烈士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在投檔比例範圍內優先錄取。

9、考入你校後的待遇如何?入學時需辦理什麼手續?

答:軍人學員入學後同時入伍,享受部隊供給制待遇,在校學習期間學費、伙食費、住宿費由軍隊供給,每月發給一定數額的津貼費;其家屬即為軍屬,按國家和軍隊的有關規定享受軍屬待遇;入學後,要及時將黨團組織關係轉到我校;複查複試合格、取得學籍軍籍後,在原戶口所在地辦理戶口註銷手續。人防學員不入伍,不享受部隊供給制待遇,畢業後不籤協議、不包分配,面向社會就業,省教育廳開具三方派遣證時用人單位必須是具有人防資質的單位,如各地人防辦、人防工程設計單位、人防設備生產單位等;在校學習期間學費、伙食費、住宿費全免,日常學習、生活用品一般自備,被褥在入校時統一購買;入學後,要及時將黨團組織關係轉到我校。

10、填報我校志願應注意的事項

答:一是弄清招生計劃。我校招收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計劃由國家教育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聯合下達到各省份,由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和考生公佈。考生要及時,準確地掌握我校的招生專業、人數、男女比例等情況,避免錯填、誤填志願。二是把握好三個環節。填報院校志願,建議考生要在提前錄取批次第一志願(平行志願A志願)填報我校;填報專業志願,考生要根據我校近幾年的錄取情況,結合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科學合理地選擇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注意拉開檔次;在“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欄內要填寫“服從”,以增加錄取的機會。其中,院校代碼、專業代碼以各省市招生辦公室公佈的招生計劃為準。三是及時諮詢。考生在填報志願過程中如有不清楚的問題,要及時撥打我校招生諮詢電話,以便準確填報志願。

注:招生分配、在校管理具體政策以國家、軍隊頒佈的最新文件為準。

往年錄取分數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往期回顧

军校巡礼|第五站:陆军工程大学(附往年录取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