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茅台」的商標到底該不該給茅台?

醬香博物館


茅臺申請國酒商標之路已長達十七、八年,但始終沒有獲得國家批准,酒是食品,要想獲"國"字當頭的商標首先是沒有先例,“國"字當頭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如國旗、國歌其重量級不言而喻。其次白酒無論是品牌,還是品質爭議非常大,誰能獲得“國酒"爭議都非常多。於是茅臺申請“國酒"商標自然也是一波三折,茅臺能不能得到“國酒"商標一直爭議不斷。

茅臺雖然沒有獲得國酒商標,但是茅臺早已被人們公認為國酒,茅臺申請“國酒"商標,也讓國內知名品牌的白酒:五糧液、郎酒、汾酒等企業非常不服氣,也想競爭申請,可是他們實在沒有資格與茅臺挑戰,其實他們並非是申請這一商標,而是在給茅臺設置路障,茅臺如果成功獲得“國酒"商標,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於是相關部門顧此失彼,猶豫不決。

茅臺有沒有資格獲得"國酒"稱號,答案是肯定的,茅臺無論品牌價值,還是消費者認可度,都應該符合這一稱號,近幾年茅臺總收入、價值品牌以及供不應求的現狀,都號稱白酒中的老大,其它的品牌無與倫比,最關鍵茅臺早已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茅臺離開了茅臺鎮無法複製,如果真的要誕生"國酒"商標,非茅臺莫屬。不管茅臺有沒有獲得“國酒"商標,它始終是大家公認的國酒。



舞動人生124



茅臺雖然有國酒之實,但是不論從業界,還是民眾方面來看,都覺得不該給茅臺!


業界酒企


白酒業內當然可以理解,國酒頭銜勢必影響其他酒業的發展,所以茅臺2010年首次申請“國酒”商標之時,就遭到業界強烈反對,三個月的公示期內,累計收到實際異議人40餘家。這裡面就包括了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汾酒、衡水老白乾、杜康酒業等等。


對於一眾大型酒企來說(小酒企幾乎沒影響),國酒如果給了茅臺,的確會影響白酒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所以,汾酒在第一時間就表態,支持國家商標評委對“國酒茅臺”商標不予註冊的決議。


普通民眾


茅臺申請“國酒”商標之後,某門戶網站做了一份關於“網友心目中的國酒”的問卷調查,一共收到19630份網友的反饋,在關於“國酒”商標應不應該給茅臺的問題中,79%的網友站在反對面。

其中:

63%網友認為茅臺離老百姓太遠;

24%網友認為茅臺不能涵蓋中國酒文化;

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如果茅臺成功拿下國酒商標之後,在已經脫離天價的情況下,更加名正言順的漲價。


法律界


除了酒行業及普通民眾之外,茅臺“國酒”商標事件,也在法律界引起較多反響。因為2015年新版《廣告法》對國字頭有了嚴格的限制,比如說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詞語。而“國酒”商標,明顯隱含了“國內最好”、“國家級酒”的意思。


因此,在法律界人士看來,茅臺不僅不能申請“國酒”商標,甚至現階段以國酒自居宣傳,都是違法的。


此外,國家工商總局也指出,茅臺“國酒”商標的申請,違反了《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規定。


如此看來,在法律的規定下,此商標同樣也是不能註冊的。


綜合這些情況來看,此次茅臺向法院起訴商評會和一眾異議酒企,應該是討不到什麼好處,反而可能引起酒企、民眾對茅臺的反感。


支雲薈



已逝情殤


在茅臺集團2010年提出“國酒茅臺”的商標申請時,就有31方提出了異議,其中包括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水井坊、汾酒等茅臺的競爭對手。

根據商標法第十條規定,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勳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標誌、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誌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國酒"兩個字的重量與“國歌”“國花”“國球”等,有國家層面性質的詞基本同屬一列,從而嚴重影響到其他同類酒企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也會對不明事理的外國友人造成誘導,產生“中國酒就是茅臺酒這樣”的錯誤認知。

另外,《廣告法》也有明確規定,企業宣傳中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