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孩子越大,專注力越差?不愛學習,做事沒有長性!

有沒有發現,孩子越大,專注力越差?不愛學習,做事沒有長性!

說到專注力,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其實他的專注力是很好的,可以看床邊掛的玩具,很長時間。但是為什麼,自從孩子會爬、會走、會說話,孩子慢慢長大,專注力卻越來越差呢?

有沒有發現,孩子越大,專注力越差?不愛學習,做事沒有長性!

下面來看看,你是不是有這兩種行為

第一種,孩子從會坐、會爬開始,身邊眼睛能看到,能拿到手裡的東西就都成為孩子的玩具。因為他好奇,迫切的想了解這個世界。對所有的東西都想了解。想拿到手裡看,放到嘴裡嚐嚐。再大點,會走了,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廣,不論是在家還是在戶外,可探索、可玩的東西就更多。有很多東西,孩子拿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就會常常被家長說“這個筷子太危險了,放下”“那個土太髒了,不要碰”“不要亂蹦亂跳”“不要坐在地上,髒”“來,喝口水”諸如此類的話語,相信作為家長,都說過。而且還不少說。但是這些或者關心,或者阻止的話,都是在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他們會因為家長的這些話,而無法繼續下去正在做的事情。從而放棄。

有沒有發現,孩子越大,專注力越差?不愛學習,做事沒有長性!

還有一種,果媽以前也經常用的方法。而且屢試不爽。曾經還在暗暗得意,這個方法特別管用。實際上,我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在傷害蘋果。以至於蘋果大一點的時候,在外面玩,沒有我在身邊,他都玩不好。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件事情,果媽相信也有很多人在做,尤其是自己看孩子的寶媽。就是孩子正在和小朋友玩的高興,或者玩一個玩具很專注,很投入的時候,如果時間晚了或者有事要做的時候,就必須要被打斷,離開。這時候孩子不願意終止,但是大人因為一些原因,不能繼續下去的時候,我們會說,“那你玩吧,我走了”,而且是真的走了,孩子在看到媽媽走了以後,心裡會產生害怕,沒有安全感。會哭,會鬧,只能妥協,被迫終止遊戲。大人也許有不得已的理由,但是這無疑是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讓他無限循環著有始無終的遊戲。特別還有讓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玩的時候還要想著,媽媽是不是自己先走了。在玩遊戲的時候,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以至於上幼兒園了,上課不能好好的聽課,下課不能好好完成任務。

有沒有發現,孩子越大,專注力越差?不愛學習,做事沒有長性!

我們每天都在說早期教育,幼兒教育、家庭教育,也都在嘗試改變自己。但是很多小小的細節,可能就妨礙的孩子的發展。

希望每一位家長能看到這篇文章。如果覺得有用,請轉發你的朋友圈。

果媽專注育兒,動動小手關注果媽。關注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