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仁宗皇帝的緋聞與獻陵前遮羞山的傳說!

皇帝也有緋聞,笑話!笑話多為傳說,而傳說則嚼之有味。獻陵為十三陵之一,在長陵西一里的黃泉寺前,裡面埋葬著成祖長子朱高熾,廟號仁宗。朱高熾於永樂二十二年七月繼位,次年五月亡,壽四十八歲,繼位七月建獻陵。皇后張氏正統七年崩,合葬於獻陵內。

明朝仁宗皇帝的緋聞與獻陵前遮羞山的傳說!

仁宗是個比較開明、能文善武而又有些放蕩不羈的皇帝。他曾對輔佐他的大臣楊溥說:“我叫你輔佐我,不是為了你的學識,主要是為了多知道些民情和治理國家的方法。”他經常召集臣公議事,十分耐心聽取諸臣的奏報與建議,並一同商討治國之略。洪熙元年四月的一天,仁宗正要外出,走到宮中的西角門時,聽來人稟報說:山東、淮徐地區老百姓缺吃的,可地方官吏卻逼交夏稅。

聽到這仁宗當即命大學士楊士奇在西角門寫詔書,免去山東、徐淮地區的夏稅和秋稅的一半。楊士奇說:“這是你對百姓的恩德,但也應告訴戶、工二部一下。”仁宗說:“救民之窮,如同救火,不能遲疑。”立即命太監拿來筆墨,讓楊士奇在門樓裡代寫詔書,仁宗親自加蓋玉璽立即發出。

明朝仁宗皇帝的緋聞與獻陵前遮羞山的傳說!

仁宗掌政時,比較注意節儉,採取了精簡採買,減除南方專為宮廷的特種織造、停寶船出遊等一系列開支的措施。在衣著與飲食上也因式就簡,這在明代君王中是少見的。他死前留下遺詔說:“我對百姓沒有什麼恩德,不忍煩勞他們,我的陵寢修建要從簡。”

獻陵修的確實簡樸,地而建築無重門,第一道門就是稜恩門,東西開僅三間。門內左右“神廚”、“神庫”各五間,神道兩側也有“神帛爐”各一座。迎面是五開間的稜恩殿,稜恩門至稜恩殿之間有一週垣,垣後有門,與諸陵不同的是門後有一座小山,形如几案,名曰玉案山。實際上獻陵的稜恩殿是建在小山之上,與寶城分開兩處。

山後300米處有單孔石橋三座,過了橋是內紅門,門有三洞,內有龍鳳門、五供和明樓。明樓由左上,道窄且陡。樓上有一碑,上刻“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樓後有寶城,中央為墓家寶頂,下面是地宮。獻陵現存有後半部的三座門,門前的石橋,完整的圍牆以及經修飾的明樓。玉案山亦因修路而被砍掉了一半,山上的稜恩殿遺蹟以及山前的無字碑尚存。

獻陵與長陵相比,不僅規模小得多,修建時間也短,僅用三個月就建成了。但是,為修此陵,仍花了不少人力物力。據記載,洪熙元年六月曾調南京北府衛十一萬八千軍匠赴天壽山修陵,並命成山侯王通、工部尚書黃福總管建陵之事。

明朝仁宗皇帝的緋聞與獻陵前遮羞山的傳說!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獻陵要保留一座小山呢?傳說仁宗當太子時,暗戀自己的姨娘,他買通宮中的太監,於晚間混入宮中,二人發生不清白之事,直到做了皇帝,藕絲不斷,此後被人察覺,與長輩聯姻行暗房之事為大逆不道,必遭天之報應,傳說一日早朝,晴空霹靂,一條金龍由空而降,直撲仁宗,仁宗繞柱而遁,終究躲閃不及,被龍吞下,倉惶中掉了一隻朝靴,金龍騰雲而去。眾臣惶然救主不及。而今中只葬有仁宗朝靴一隻,眾臣商議將他的陵建在一座小山的後面,是為了給他遮羞。所以,玉案山又稱遮羞山,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

明朝仁宗皇帝的緋聞與獻陵前遮羞山的傳說!

據史料記載,翰林院侍讀李時勉曾上疏仁宗,勸他在為父居喪期間不可接近嬪妃。這一下可把仁宗氣壞了,立即命人將李時勉叫來斥問。李時勉據理力爭,仁宗暴跳如雷,命武士用金爪(衛士的兵仗)責打他,當即打斷了三根肋骨,並把他關進了大牢。幸虧李時勉有個朋友在錦衣衛當官,及時請醫生給他治療,才保住了性命。不久,年僅四十八歲的仁宗因貪色過度一命嗚呼。這一來,李時勉就落得個氣死皇帝的彌天大罪。

仁宗死後,他的長子宣宗繼位,聽說此事心中憤憤不平,他命人將李時勉帶上殿來,要親自審問並殺死他。一會兒又派了一個人出去,李時勉不必上殿拉倒西市殺了算了。誰知兩個傳旨人走差了道,第一個人仍將李時勉帶上殿來。宣宗一見就大罵:“你這小小臣子,膽敢觸犯先帝,你那疏中都說了些什麼”?李時勉回答道:“我說居喪期間不可親近嬪妃,太子不可遠離皇帝身邊。”聽了這些話宣宗氣消了些。

李時勉又往下說了六件事,每一件都是臣子勸阻仁宗節慾安康之事,諸事體現了臣子忠君關愛之心;然後說:“下面的事我因為害怕記不清楚了。”此時宣宗明白了,以下的事是難於出口的,於是問他:“你的奏章還在嗎?”李時勉說:“已經燒了。”宣宗知道李時勉說的都對,因此稱讚他忠心為國當場釋放,官復原職。

明朝仁宗皇帝的緋聞與獻陵前遮羞山的傳說!

一個封建王朝的帝王,能夠做到不避前嫌,更正錯誤實數難能可貴,由此看出宣宗不愧於一代賢君。

客觀地說,獻陵簡亦不簡,首先說埋葬仁宗的墳家寶城與稜恩殿分為兩處,殿前修橋造路並不省工,殿與寶城分開而置,這在十三陵諸陵中獨數一處,別具一格。陵圈與稜恩殿均需分別圍以宮牆,建陵用軍匠11萬8千餘人,加之地方勞役不下15萬人,佈局、建制、用料亦不減於諸陵;只是規模略小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