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百度貼吧的現狀?

darva叫西林


曾經的百度貼吧,是非常有內容的,我的一個親人患白血病,貼吧有一群白血病人,他們在用生命記錄下自己最後的人生,當這個帖子不再更新的時候,他的親人會寫下,他走了,願天堂沒有病痛,而這個帖子可以更新2~3年,敘述了他治療過程和切身感受。看著非常溫暖!

如今的貼吧,廣告氾濫成災,看不到好的帖子,都是歪門邪道的廣告,貼吧成垃圾場,可以看出,百度是多缺錢,百度的道德底線已經淪喪,看到百度就覺得噁心!

當人們需要有起碼的良心的時候,百度缺失了,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貼吧有幾年沒有進去看了,如果進入,垃圾瞬間充滿屏幕,感覺電腦中病毒一樣。

由於百度的惡,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做貼吧功能差不多的軟件,比如頭條的悟空問答,悟空問答把有意義的回答發在首頁,而簡短的,無聊的帖子被摺疊起來,正由於百度的惡,讓人們都尋找新的交流的地方,才有了悟空問答,可以比較,百度貼吧和悟空問答,一個是垃圾,一個是循序漸進!

百度的唯利是圖是造成百度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不久的將來,谷歌的迴歸將是壓垮百度的最後一根稻草!揹負著魏則西命案的百度,必然會退出搜索市場,看看蒼天饒過誰?



清請情感


首先,百度貼吧的信息流廣告曾一度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基本上四五條信息之後,就能看到各種廣告,如果只是普通的品牌廣告也就罷了,問題是百度貼吧的這些廣告質量非常低,而且有許多垃圾遊戲類廣告,對於某些不玩遊戲的用戶來說,百度貼吧的這些信息流廣告就跟PC端盛行的“牛皮癬”廣告沒什麼區別,很容易被誤點進去。廣告的好處是百度貼吧獲得了收益,但壞處是極大地傷害了用戶體驗。

現在的百度貼吧廣告少了很多,但有什麼用呢?曾經造成的傷害,早就讓用戶逃離了。

其次,大型社區整體沉淪,垂直化、精細化運作才是移動端主流。百度貼吧嚴格來說,不算社交產品,而是社區產品,因為其並不具備類似於微信、陌陌這樣的通訊功能,而是以內容為載體的社區。

大而全的社區目前整體都不行,天涯論壇、貓撲、賽迪社區這些,都在走下坡路,之前的中華網論壇關閉,也沒引起多大反響。作為一款社區型產品,其核心要素是要有用戶沉澱,而用戶沉澱靠的是強運營,百度貼吧是UGC模式,貼吧吧主、小吧主、管理員等都是用戶自由組成,這種自由的組織關係,很難讓內容沉澱下來,百度貼吧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控制力。用戶不運營,肯定會逐漸流失,這是百度貼吧本身模式的弊端。

實際上像一些母嬰、寶媽類社區倒是風生水起,這種垂直化內容平臺,自身有內容運營團隊,並且不斷優化產品,才是吸引用戶的根本,百度貼吧的盤子鋪的太大,百度貼吧首頁顯示,目前有22047401個吧,自身管理、運營跟不上,光靠用戶,哪裡能做得好呢?

最後,百度貼吧的管理問題。2016年5月23日,百度貼吧發佈公告稱,從即日起,百度貼吧將全面展開清查盜版侵權行動,持續大力度對侵權內容進行排查整頓。行動期間,文學目錄下的全部貼吧將分批次給予暫關。百度貼吧曾經依靠聚攏了一大批網絡文學愛好者,但隨著這些貼吧的關閉,網絡文學類愛好者不得不轉戰其他平臺。

很明顯的一個趨勢是,百度貼吧近兩年來的管理要嚴格的多,很多貼吧都被封殺了,帖子被刪。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用戶逃離。


郭靜的互聯網圈


實際上,百度貼吧是死在了百度內部的兩大派系的相繼上位上面。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從源頭說起。


百度、阿里、騰訊。作為曾經BAT的老大,百度巔峰期的市值是阿里騰訊之和還多。而百度貼吧,也是百度很寶貴的面向網民的ID系統。

ID系統是什麼?比如QQ號,淘寶賬號,這都是ID系統,衡量一個互聯網公司是否成功,就要看你的ID數量,以及ID的活躍程度,可以說得ID者得天下。因為當你有了ID之後,你可以做很多事情。


比如當你拓展生態鏈的時候,ID就是一個通行證。典型的例子,淘寶收購了蝦米音樂,他做用戶拓展是零成本的,因為只需要直接支持淘寶賬號登陸即可。微信剛出來的時候,很大一批用戶也是之前QQ用戶的遷移。也就是說,無論是業務拓展(比如蝦米音樂包括新浪通行證,網易郵箱等等),還是戰略轉移(微信),ID都是一個寶貴的資產,相當於你的種子用戶。


實際上,百度並不缺種子用戶,早期也提供了兩大陣地——百度貼吧和百度空間。這兩款產品開始都做的非常好,因為百度的流量是巨大的,用戶黏性沒有問題,貼吧和空間是非常好的配套產品,類似於社交網絡+朋友圈。


那為什麼衰落了呢?


原因在於,創始人李彥宏並不不是產品出身,技術出身的他一門心思發展技術,而其他方面的事情,又放權給部下,那麼在百度什麼人說了算呢?自然似乎能夠給百度帶來利潤的部門,也就是那些負責競價排名和推廣的部門。


百度和騰訊不一樣,騰訊早期的收入,一個是遊戲,還有一個就是QQ產品本身,包括各種道具,QQ空間的裝潢模板之類的。但是百度從來沒靠產品賺過錢,他一直走的是更加暴利的推廣路線,一旦這種慣性被延續下來,長此以往,產品部門就淪落到比較弱勢的地位。


這也就是為什麼百度空間做得好好的,後來忽然關閉了,而貼吧居然為了利益,賣給了黑心的商家。


魏澤西事件之後,百度成了血度,名聲變得很差。李工程師痛定思痛,決定轉型,他請來了硅谷歷史上做到最高位置的華人高管陸奇前來輔佐,押了人工智能這個趨勢。由於陸奇以前在谷歌等高科技公司擔任技術研發部門的高管,同樣對貼吧之類的基礎產品毫無興趣,這個人也很強勢,自然要把百度的資源多多分配給他偏重的人工智能部門,所以百度貼吧的一把手胡玥在這個環境之下宣佈了離職。


所以說,百度貼吧是死在了莆田推廣系和人工智能系的相繼上位上面。


不僅如此,貼吧十幾年來都沒有創新,反而管理越發混亂,再加上這些年微博,知乎,豆瓣,乃至抖音,鬥魚等等平臺的崛起,甚至王者榮耀這樣的時間殺手的出現,刷貼吧這種事情,漸漸變成一種小眾的愛好,逐漸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百度貼吧的結局,其實和公司的屬性很有關係,李彥宏本來就不是一個做產品的人,同時沒有馬雲的格局。相信如果貼吧是騰訊家的,馬化騰肯定會好好的呵護這樣一個元老產品,而不會任由它墮落成這個樣子。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今年3月份,百度貼吧事業部總經理胡玥離職,其在朋友圈中表示,“終於離開,這個曾經嬉笑怒罵,引以為家的地方”,據騰訊《一線》報道稱,此番胡玥離開百度,原因在於貼吧太難做,內部也看不懂這個產品。胡玥於2016年調任至百度貼吧事業部總經理,也就是陸復斌引咎辭職的時候,在貼吧和百度爆出危機事件之後,胡玥全權負責貼吧整改事宜,所以如今他的離職和“太難做”的感慨,還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

胡玥離職時,騰訊報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貼吧太難做了,在貼吧的所有問題中,商業化反而是最小的一個問題,最大的困擾在於,怎樣藉助貼吧這個產品做社交,百度內部並沒有明晰的認知,又不願意投入太多資源。”

這句話可以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貼吧社交化探索未果,二是百度危機過去,將整體的大方向轉移到信息流和AI上,對於貼吧這一在移動端落後、又沒有多少商業化價值的老牌產品,著實不怎麼看重,所以也不會投入太多的資源。想必百度也很清楚,貼吧從14、15年開始就一直想走社交化路線,可幾乎沒有一次成功過,如今社交格局已定、貼吧日漸沒落,怎麼可能會為百度重視?

而社交化其實和商業化也有直接聯繫,如果貼吧當初社交化能夠像騰訊一般朝增值服務走,那其商業化壓力也不會如此之大,以至於完全靠廣告賺錢,甚至為了內部KPI不惜犧牲用戶體驗、用戶利益,才會發生賣吧這種惡性事件。說實話,自從2014年嘗試商業化開始,貼吧就一直卡在廣告商和用戶之間,一方面賺錢不能少,廣告主的廣告還得投,一方面又想留住用戶做社交化探索,就這樣在這種兩方都想兼顧的處境下,反而日漸沒落。

現在試想一下,如果貼吧專注做內容和口碑,憑藉其產品生命力的持久,未必不能找到更為合適的商業化路徑,比如知識付費、IP化等等,更何況背靠著百度,又不會有太大的生存壓力。只能說,當時的百度或許眼裡只有錢了,硬生生把一個流量入口搞垮了。

總而言之,現在對百度而言,即使貼吧改版升級,走社交化路線也為時已晚,而且放棄廣告主,流失到其它社區的用戶也不一定會回來,與其出力不討好,百度或許認為還不如任其自生自滅。


歪道道


不得不說,貼吧現在真的是大不如從前,這幾天因為要看一個關於學習的吧,用了一下,體驗比幾年前的貼吧差了很多,亂七八糟的廣告,非常影響使用,並且推薦的都是一些垃圾的,很消極,負能量的內容,極度地影響使用體驗。現在大多數的貼吧也已經沒有什麼人氣,幾乎沒人去維護了,它的熱度都停留在幾年前,還有很多的吧主要轉讓吧主位置,更讓很多主動維護社群的用戶對於貼吧失去了信心。

這幾天去逛了逛百度貼吧關於健身的帖子,基本上都是2014.2015年的帖子,下面的回覆倒是有幾個最新的,但是當初的帖子樓主早已不見蹤影,遲遲等不到回覆,等於作廢。可見,有多少人已經放棄了百度貼吧這個社交平臺。

我覺得在微博出來之前,貼吧算是最火爆的一個各項的交流平臺,但是隨著微博的出現以及百度在貼吧戰略上的不重視,現在的它日益衰落,還聽說貼吧的總監都離職了,失去了領頭羊,它的前景我們不好說,但是畢竟不如以前輝煌了。

不過,現在貼吧上仍有不少的用戶,去關注貼吧,比如一個學校的貼吧啊,一個考研的貼吧啊,工作相關的貼吧啊,還有娛樂追星的貼吧,還是算比較火熱的,但是下面的樓雜亂無章,中間還插著各種各樣的亂七八糟的廣告文,特別不方便瀏覽,而且很反感廣告。我想,如果百度貼吧能夠重新振作,進行一系列的改善和管理,還會有挽救的餘地,畢竟它的特色也不是一般平臺能模仿來的,大多數人有時候還是會去逛貼吧。


鎂客網


很久沒有打開貼吧了,剛才在pc端和移動端都試用了一下,體驗比上一次變得更差了。感覺百度的高層已經完全放棄了這個產品,只把他當做一個廣告的入口,每一頁都有數不清的廣告,極度影響使用體驗,而很多貼吧已經沒有什麼人氣,幾乎沒人維護了,之前還有一個大範圍撤換吧主的事件,更讓很多主動維護社群的用戶對於貼吧失去了信心。

貼吧曾經是百度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在微博出現之前,他是中國最大的社群,很多文化符號都與貼吧用戶的參與有關,如“李毅大帝”、“爆吧”、“超級女聲”等等,但是隨著微博的出現以及百度在貼吧戰略上的不重視,現在貼吧已經成為社交網絡上傳言的“百度四大坑”之一,最近也聽說貼吧的總監又出現了離職的情況,貼吧這個產品的前景顯得進一步不明朗起來。

對於百度來說,目前仍然處於一個內憂外患的階段,而貼吧作為一個流量的聚合體和一個興趣愛好社區,仍然可以製造出一個影響力比較強大的社區。貼吧可以承擔對於首頁的引流任務,同時可以看到,自從疾病的貼吧被取締之後,貼吧的變現能力驟然下降。而這可能也是百度戰略上放棄貼吧的原因,畢竟減少管理反而不用出錯。但是實際上如果避開雷區高效運營的話,仍然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

現在貼吧上仍有不少20歲以下的用戶,而他們使用移動端的時長,消費水平也都超過他們的前輩,正如B站在上市時候宣稱的,Z時代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百度不妨在這批用戶上深挖一下。


鉛筆道


一提起百度貼吧我就生氣,本想在裡面發一些文章,就是我騎行的日記,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發不出去,說我寫的內容違禁,我的天啊,我都沒發呢,就說我寫的內容裡面有敏感詞彙,真是無語,同樣一篇文章,我在空間能發出去,我在頭條能發出去,就在百度貼吧發不出去,我找誰說理去,這個軟件,真的是越來越不行了,現在基本上不用,推薦基本上不看,一點意思沒有。

再說了,我能給它提供故事,但它又不能給我提供平臺,我用它做什麼,還不能流量變現,而且流量也不是很多,真心不想用。

就說我那個故事,騎行6天,從鳳陽到杭州,從杭州到蘇州,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這本身就是一項很難完成的事情,而且當時還是高溫天氣,我皮膚都曬得脫皮了,結果你告訴我,我寫的東西發不出去,真是悲哀。

至於它以後怎樣,隨他去吧,反正我現在是不用。

除了第一篇發了出去,後續的都沒發出去


小幸福的萌萌雷


“早些時候壓根不玩貼吧,主要還是玩網絡聊天室和BBS,因為周圍人在玩貼吧,受影響就和姐們集體轉戰了。正值BBS沒落期,各自為戰,流量的引入成本也越來越高。無可避免的出現了流量降低、人員流失。”

百度的搜索作為 PC 時代擁有廉價獲取流量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百度對於貼吧的大力推廣,這部分人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了用戶量更勝一籌的貼吧。

“初期看的貼吧就是學校,跟著起鬨一起玩。中期看的小說貼吧居多,但最近都被封了,因為你知道的,百度貼吧因為涉及版權問題,無差別封掉了一大批小說貼吧。後期包括現在主要是在一些數碼貼吧逛逛,但是頻率低很多了。”

很多老貼吧用戶使用貼吧的頻率都在不斷地降低。

“以前每天都打開,還會簽到,現在幾天看一看。貼吧現在無差別加一堆亂七八糟的廣告看著太煩了,但是商業化只是不去的一個原因吧,最主要的還是內容和互動。精品內容越來越少,回帖發帖低齡化嚴重,跟不上節奏了。”

貼吧的低齡化不僅僅出現在單個貼吧、個別人的印象裡,而是蔓延在各個貼吧裡,包括WP7吧,Kindle吧。都是毫無營養的回覆灌水,也沒了當初的交流氛圍。

“當初還挺認真的,發帖回帖都很用心,現在就單純當做查資料的工具。信息也很不好找,但是沒有別的地方比這裡更新的更及時了。”
“我認識幾個技術大神,折騰破解的,以前都是有了新版本第一時間在貼吧分享。大家使用後再反饋,現在大神不願去貼吧更新了,說沒啥意思。現在即使有人再分享,也不像從前會詳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很敷衍地感謝樓主,也沒什麼交流。沒什麼耐心了。”
“動不動就是廣告,強插太明顯了。老給我推薦什麼貼吧,我自己想逛什麼我自己知道。”
“貼吧的信息檢索方式還停留在PC時代,信息越多越不好找。這幾年偶爾登上去看看,但是發現貼子越來越少,精品的還是三年前的。”

漸漸離開貼吧,卻不是因為自身知識的充足,更多是因為貼吧裡有用的東西在變少,而吧內搜索功能差,則加劇了這一感覺。

“貼吧裡現在大多數都是亂說、吐槽,就像你在看一個明星的微博評論一樣。有意義的東西少,高質量的更少。而對我而言,貼吧僅有的一些意義的東西基本被知乎取代了。如果說現在我還逛貼吧,那原因真的只有純粹的無聊了。”

每個人都會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這也是很多人懷念過去的貼吧的原因。


哈哈欠為你違逆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為什麼想到回答這個問題呢?

我應該算是百度貼吧的老用戶,閒來無事的時候還是會點進去看看,突然小可愛看到,對我說:“你怎麼還在玩貼吧啊?這已經是老年人玩的了。”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紅極一時的貼吧變成了現在這樣?走上了被遺棄論壇的命運,不再有以前一呼百應的盛景。就好像一個苟延殘喘的世紀老人,最早還會象徵性籤簽到,現在連簽到的慾望都沒有,只剩個別貼吧還有不痛不癢的帖子,完全沒有可閱讀性。想了一下,得出兩點結論。

1、貼吧自身的用戶體驗嚴重受損,管理層面出問題,封禁現象變得很普遍,個人因素的權利膨脹,導致用戶的大量流失。廣告的插入顯得過於流氓化,一不注意就會下載。

當然,我覺得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2、貼吧最初的作用就是能讓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合在一起,討論交流。包括一些遊戲攻略的集合貼。而現在,出現了很多單一領域的專項化APP,更全面更統一,用戶追求更好的體驗和資料於是漸漸離開,不再在貼吧上呼朋喚友。

種種原因導致了現在一個啼笑皆非的景象,好像貼吧存在的價值僅僅侷限於資源交換和一些神秘鏈接(笑)。

所以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阿謙的嘗試性探尋


百度貼吧與客戶狼狽為奸同流合汙只要客戶想當吧主可以直接花錢強取豪奪,而且可以通過購買會員隨意禁言別人,不分青紅皂白不讓別人開口回擊,網絡需要不同聲音網民需要發表自由言論的權利,而百度貼吧吧務經常利用權限刪貼封禁用戶,就是因為沒順他們的意,沒對他們溜鬚拍馬趨炎附勢,揭露了一些不合理不正確的事物,這樣的百度貼吧能火嗎,裡面什麼人都有,用戶群低齡化學識沒有今日頭條知乎的用戶多,這就是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