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對電腦配件不感興趣的人來說,電腦機箱就是一個裝配件的“鐵皮盒子”吧,而更難理解的就是這個“鐵皮盒子”有些還挺貴的,比如這次要裝的這個“破盒子”基本標價都是一千起跳,缺點還不少,就是來自島國品牌abee的es03。

早些年玩全鋁箱的話,逃不開兩個牌子,一個是臺灣的聯力,另外一個就是來自島國的星野,是的,當時還沒abee什麼事。以當時的物價,確實都很貴,聯力全鋁型號基本一千起,星野因為沒有正規代理普遍要兩千以上的價格,而當時房價也就幾千。在體驗過windy星野(日劇電車男裡面用的就是windy的機箱)巔峰級做工之後,所以對後來者abee一直不感興趣,當然現在能買到純日系機箱也只剩abee了(windy倒閉多年),所以去年朋友就想買個abee的箱子放家裡,abee其實在賣的型號也不多,無非那幾款,所以個人一開始是推薦要麼rs01(abee最小的一款機箱)、rs07(好看,但不好用,因為基本IO口殘廢)或者t180、t20,個人傾向rs01,結果他自己最後看中了本文的主角es03黑,原因就是那“會發光的黑色”。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講真,日系機箱剩下的優勢也確實只有鋁材表面工藝及細節做工了,實物到手,質感也確實不失所望,基本無法在其他品牌看到這樣的亮面鍍膜光澤,也難怪他會選了這款,只不過機箱到手之後就一直丟在陽臺發了半年多,最近才有時間整理好配件裝好這臺“小鋼炮”

機子原定的配置比較常規,無非八代平臺+1080ti,但最後變動的地方就是顯卡了,這箱子看著不小。。。顯卡居然限長(官方650px,實際700px以內),所以之前本來想沿用的舊卡1080Ti只能放棄,賣掉。然後我手上的XFX VEGA56也是因為長度問題用不了,最後只能先用XFX RX588,因為現在再買顯卡有點尷尬,畢竟下個月。。。。

CPU原定8600K,不過最近漲價,所以最後變為i7 87000K ES那顆,價格基本一樣都是1500,用來剪輯視頻更爽一點,之前默認頻率測試對比了下i5 8400,這次換微星Z370I剛好測試一下超頻體質。最後鎖定的配置如下

CPU:i7 8700K ES主板:微星Z370I GAMING PRO CARBON AC內存:芝奇幻光戟C14 8Gx2 顯卡:XFX RX588黑狼進化版SSD:三星970EVO 500G機箱:ABEE ES03耀黑散熱器:貓頭鷹(NOCTUA)NH-U12S +NF-F12電源:銀欣SX650-G全模塊電源

最後出品效果,除了顯卡因為長度緣故沒辦法,其餘內外品質效果也都算符合他要求。一開始其實有考慮過一體式水冷,因為ES03這箱子如果有什麼優點的話,那麼散熱器兼容性算其一,不過後來我建議乾脆全套用貓家的散熱設備吧,弄個“復古”風格,而且貓家的散熱器氣質也比較符合這機箱的定位。

這外觀表面也確實凸顯了abee的感覺,閃耀又不失優雅,雖然同結構其實還有w1,不過w1線條多了點。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配件解析:

abee es03

es03應該屬於雙層平置結構,做工質感無敵,這種無敵甚至反應在內鋼結構的漆面處理,細膩程度確實在其他品牌商見不到。

而它的缺點甚至不是貴,而主要在於其結構,空間利用率實在有點一般,而且顯卡長度限制比較致命,基本告別市面高端非公卡(除了針對itx的短卡型號),也是我這次翻車的原因之一。優點就是安裝還算比較簡單,畢竟內部空間充裕,電源可以用標準atx電源,有一個3.5及2.5硬盤位置,雙插槽顯卡位(高端沒限制,長度儘量26cm以內,不超過28cm),一個雞肋光驅架(基本是用來拆掉),一進一出標準12cm風扇位置(風道比較理想,不容易熱堆積),cpu散熱區域限制不大,可以輕鬆裝120水冷,或者普通塔式風冷(注意寬度即可)。

下圖是對比常規飲料大小。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感覺這樣的結構設計還是比較適合matx,itx普遍空間利用率不高。

散熱倒是這箱子的優勢,特別是cpu散熱,非常友好。

顯卡,我的翻車位置。注意長度(官網還在用gtx260示意,我還以為挺長的)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微星Z370I GAMING PRO CARBON AC

傳說中超頻性能強悍的一張小板,具體表現怎樣呢,反正手上這顆es是超到4.9ghz了(原定目標就4.5g,以為這批無顯es,看評價超頻體質普遍一般)。

主板在擴展性,功能性方面都比較均衡,bios超頻也比較簡單,所以圈子裡面不少人買去搭建小鋼炮。個人唯一希望就是微星下一代版本可以增加ngff插槽變為兩個(目前itx都是1個),因為他們家準系統宙斯盾上面的itx反倒有2個ngff插槽。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貓頭鷹(NOCTUA)NH-U12S +NF-F12

這一套也是買來放著很久了,前面說了選貓家主要就是符合機箱的調性,當然一開始也有考慮過d15、u14s等型號,最後還是選了u12s,主要是u12s相對緊湊小巧的外觀更加美觀,而且一方面也防止itx主板安裝其餘型號因為寬度位置兼容悲劇。

實際整機安裝後外觀效果很好,f12+主板pwm溫控不用特意設置方案也很安靜,對於梳子條內存兼容也沒問題。

控制1.35v 4.9g的i7 8700k效果怎樣?一開始沒開蓋的時候,cpu拷機是可以飆升到100的,開蓋換液金後降到75°,日常溫度就更低了,一般40-50之間。

u如何開蓋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銀欣SX650-G SFX電源

算是sfx電源裡面方案版本最新的。一開始其實沒確定機箱型號,反正就是準備弄一臺itx,所以朋友那邊直接買好這款sfx電源了。全模塊線材、全日系電容,80plus金牌效能,主動式PFC+半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架構,最後的功率650w也是功率最高的sfx電源,應對超頻+原定的1080ti甚至未來單卡王也是沒問題。

最後實際裝的時候因為機箱是支持atx結構的,所以另外買了官方pp08轉接板,而且剛好小電源不會佔用太大的空間,走線更加簡單。另外朋友一開始也打算定製線,被我叫停,市面大部分定製線的品質其實都不會比官方線(只要你本身電源不是山寨牌子)好,而sx650-g這套線長度設定都剛好,本身沒有另外定製線的必要。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顯卡 XFX RX580 8G黑狼進化版

本來是想把他之前的舊卡gtx1080ti裝上,弄成小鋼炮設定,結果長度悲劇了。。。甚至我手上另外一張性能比較好點的vega56長度也不行,就rx588可以,所以最後裝上先用,等8月新卡上了再換了。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性能測試

手上這顆i7 8700k es相當於i5 8600k的價格拿的,一開始只是指望著u之後可以小超,至少當不帶k的8700用,後來試了下,還是可以4.9g的,之前我簡單測試了下對比i5 8400的性能區別,不過當時頻率比較低只有3.4g,這次我超到4.9之後對比下超頻前後的性能區別。

corona渲染測試為例,之前是3分鐘左右可以渲染完成,超頻後只要兩分半鐘,提升是非常可觀的。後面的r15測試依舊。

而遊戲測試我也測試了,但受限rx588,其實大部分遊戲平均幀都差不多,有些遊戲甚至平均幀完全一樣,最低幀有區別,所以我這邊就不單獨上圖片了。

r15測試基本也是,4.9ghz很容易突破1600cb,最低也有15xxcb,而默認基本最多也就12xx cb,完全不設置(3.1g)的時候甚至只有1000出頭。

內存讀寫速度相比b360 的2666hz提升了很多,後來實際內存超到3800 15 15 15 1t,讀寫就更誇張了。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雖然這次顯卡翻車了,不過反正8月就有新卡了,機箱顏值確實一流,空間利用一般,但優點就是好安裝,基本2個小時就可以搞定。

當然這臺機子搞定之後,我也要開始準備搞定另外一臺也是準備了幾個月的三A平臺小鋼炮,先預告下。

這個“相貌平平”電腦機箱憑什麼賣一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