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藉機找存在感

馬堯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

自從日本政府於2010年挑起釣魚島爭端以來,中日關係就開始陷入低谷。最近,日本政府又把本已不樂觀的中日關係向下推了一把:日媒稱,日本文部科學省為了確保順利導入從2022年度入學新生開始實施的下一期高中學習指導要領,7月17日公佈了將從2019年度起實施的過渡措施方案。在地理歷史及公民科目的部分內容中,將提前適用教授“竹島(韓國稱獨島)、釣魚島是固有領土”等修改內容。此外鑑於成人年齡下調的動向,將在家庭科目中充實消費者教育。

日本又藉機找存在感

據共同社7月17日報道,文科省3月公示的下一期指導要領中,“地理綜合”科目首次寫明“竹島”和釣魚島為“固有領土”,在“歷史綜合”科目寫入“提及竹島、釣魚島及附屬島嶼編入日本”。對於公民領域新設的“公共”科目,提出需涉及日本努力和平解決“竹島”問題以及釣魚島及附屬島嶼“不存在主權問題”。

地理是戰略之母。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相對於日本這一典型的海洋國家而言,中國雖然擁有廣闊大陸、漫長海岸線和廣闊領海,但是目前還是一個大陸國家。在中國領土主權所及的海疆範圍內,存在著印度洋通往西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的扼要點,其中包括日本重要戰略資源運輸必經的海上航線。

隨著海洋戰略地位的上升以及中國維護正當海洋權益力度的加強,自認為是海洋國家的日本開始在海洋領域挑起兩國之間的爭端。中日之間的海權矛盾逐漸成為兩國關係中的重要議題。中國、俄羅斯和韓國並非《舊金山和約》的簽署國,且一直公開聲明該協議是無效的,因而日美媾和條件下,日本暫時“管轄”的二戰後託管地區並不具備合法性。這其中不僅包括釣魚島,還包括琉球群島、獨島、北方四島等諸地,其他如衝之鳥礁、東海領海等自然更無法保障。日本擔心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發生。

日本又藉機找存在感

此次日本在海洋問題上大作文章表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徵。首先是以非軍事手段為主。這次日本在海洋爭端領域主要是採取法律和教育手段,試圖以教科書為主要工具,將釣魚島和獨島稱為是所謂的“日本領土”。日本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軍事手段對抗中國吃了虧——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主動挑釁卻屢屢被中國海空軍的蘇-30咬尾,且大打出手沒有勝算:在戰鬥機方面,中國的第四代戰鬥機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將大幅度超越日本的F-35,還將在“服役時間”這一重要指標上佔據先手優勢。相比於中國的殲-20已經“滿天飛”,日本的F-35戰機2017年9月才在美國接收4架;主戰艦艇方面,中國不僅裝備有航母和核潛艇,還將在現代化大型驅逐艦、護衛艦和常規潛艇的數量方面大幅超越日海自。除此之外,中國在天基系統、空天領域的優勢,也是日本難以追趕的。而韓國與日本一樣同為美國的東亞盟國,採取軍事手段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是同時挑釁中韓兩個國家。此次日本的小動作中,不僅把中國領土釣魚島稱為是日本領土,還將與韓國有爭議的獨島稱為是日本領土。換言之,日本在海洋問題上同時向中韓挑釁。日本這麼做自有其打算,日本認為,中韓兩國因薩德問題關係大幅度倒退,不大可能在海洋問題上聯手對付日本。且中國目前正和美國大打貿易戰,在海洋爭端問題上不會投入太多資源和注意力;而韓國則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朝核問題上,一時也不能抽出身來。日本認為這時候在教科書問題上就海洋爭端做文章應該不會受到懲罰,且能夠造成既定事實,從而佔據日後博弈的主動權。且美國的印太戰略中,日本的角色頗為重要,不能排除此事是美國默許的。

日本此舉將會帶來嚴重後果。首先是惡化了東北亞的安全環境。眾所周知,近年來,東北亞的安全環境由於日本的“修憲”和重整軍備變得複雜。此次日本公然在海洋問題上向中韓挑釁,加上前不久無端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向中俄發難,其安全環境的惡化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是中日、日韓關係將會受到衝擊。中日關係本就處於下行的狀態,前不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日,雙方關係有了改善的些許跡象。然而,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小動作將使雙邊關係將會重新變得緊張。而日韓關係由於兩國在產業競爭方面日趨激烈變得微妙,此次日本在獨島問題上所做文章將會激怒韓國,雙邊關係必然因此受到較大沖擊。

中日韓三國互不接壤,而海洋是把這三個國家聯繫起來的唯一地理媒介。這個地理媒介本應成為和平與繁榮的紐帶,而日本的行為將它變成了麻煩與爭端的根源,這個二戰的戰敗國應當為此承擔一切後果。(責任編輯 王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