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看美國人的臉色!這技術,即使花再多錢,中國也要幹下去!

人類對於宇宙充滿了好奇之心,很久以前就已經在航空方面有所研究,就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總統里根提出來的國際空間站概念,這也是如今全球僅有的一個空間站,遺憾的是,同樣對宇宙充滿了好奇的中國被美國擋在了門外,不允許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的研究。

不用再看美國人的臉色!這技術,即使花再多錢,中國也要幹下去!

別人不接受我們就自己幹,於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就計劃好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策略,這三步分別是實現天地往返、多人多天飛行和建立空間站,前兩項我國已經完成,從今年開始我國就正式要開展建立空間站的工作了。

不用再看美國人的臉色!這技術,即使花再多錢,中國也要幹下去!

我國的空間站是有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這三個各重二十多噸的部分構成,裝備了一款分辨率與美國哈勃空間望遠鏡相當的巡天望遠鏡,它不僅能夠當做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還能轉變成為一枚對地偵查衛星,性能十分強大。按照現在的進度,我國將在2022年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站,不過該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只有十年,對於馬上就要退役的美國國際空間站來說,我國的空間站是更具先進性的。

不用再看美國人的臉色!這技術,即使花再多錢,中國也要幹下去!

建造中國空間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既要有技術也要有充足的資金,還要花大筆資金來培養航天員,據統計培養一名航天員的花費毫不誇張的達到了一百億人民幣,這比起培養戰鬥機飛行員花費的資金來說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可想而知航天員對於空間站是何等重要,幸運的是我國航天團隊擁有眾多的年輕骨幹,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