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看完《風箏》的大結局,我已是雙眼紅腫,整整四十六集,唯有這一集,我的淚滂沱而下,怎樣也無法止住……

鄭耀先和韓冰的最後一次見面,他們都完成了各自組織所交給他們的任務,儘管已隔三十年,物是人非,他們都從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淪落為勞改犯,從曾經的麥尖對鋒芒到相濡以沫的老伴,這期間他們都以為對方是自己最忠貞的戰友最堅定的同事,然而,當真相被撕開面紗,露出猙獰的面目,卻給了他們致命一擊,原本以為可以攜手到老相伴終生的愛人,誰料到頭來卻是真正的敵人,命運給他們開了一個如此殘忍的玩笑,鄭耀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韓冰在他面前飲下毒酒自盡,心痛難忍,暈倒在地。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昏睡了一天一夜的鄭耀先,神情哀傷,他向陪在身邊的馬小五講述自己喜歡過的三個女人,感嘆到了竟無一善終。而馬小五這次終於給師傅帶來了一個大好消息,他鄭重地說道:周志乾同志,組織已經給你落實政策,從今往後,您再也不是囚犯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鄭耀先一臉難以置信,當他再次確認是真的時,不禁老淚縱橫:我終於可以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了。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鄭耀先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車,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他買了張硬座隻身前往。車廂內,人們來來往往,安靜從容,車窗外一派錦繡河山,風景秀麗,此時的鄭耀先心情平靜踏實滿足,在他對面坐著一對去北京旅行結婚的小青年,幸福甜蜜,卻也不忘時時照顧這位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位其貌不揚畏畏縮縮的老人,和他的同事們,和他的千千萬萬有著同樣堅定信仰的戰友們,為了他們現在正享受著的和平安寧的生活,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鄭耀先來到北京,徒步自火車站走到老首長的辦公之處。從老首長冒險設計讓鄭耀先詐死,從而保住了鄭耀先的命,這一別已是十餘年,歷盡磨難,二人再次見面,出現在老首長面前的鄭耀先,身穿灰舊大褂,補丁褲,腳上一雙褪了色的解放鞋,背微駝,在冷風中瑟瑟地坐在馬路邊上,聽到動靜,他緩緩地轉過頭,遠遠地見到老首長,他忙扶著樹幹,吃力地站了起來,一臉拘謹地笑,這可是當年在軍統令戴笠毛人鳳又恨又怕的老六啊!是令趙簡之朱孝安宮庶這些軍統特務尊重崇拜的六哥啊!是曾冒著生命危險多次為共產黨傳遞重要情報的風箏啊!是一名把信仰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堅定的布爾什維克啊!老首長快步走過去,緊緊握住鄭耀先的手,淚如泉湧。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老首長關切地問:一個人來的?鄭耀先略帶自豪地回答:我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了,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對於普通老百姓,這種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自由,就如同空氣般尋常,可對於這位為國家做出過重大貢獻,提著腦袋在敵營裡周旋的鄭耀先來說,卻是件極其奢侈的事。他抖抖索索地拿出火車票,小心翼翼地問:我的火車票,硬座,能給報嗎?老首長接過車票,唏噓不已,感慨萬千,她堅定地回答:你現在是屬於國家的人,算公差,可以報!鄭耀先淚流滿面:等這一天,他等了大半輩子,終於等到了……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1979年,病重的鄭耀先,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來到天安門,當雄壯的國歌響起,望著迎風飄舞的五星紅旗,他戰戰巍巍地舉起右手,莊嚴地敬禮,完成了他的最後一個心願,然後安然逝去。

《風箏》的結局才是整劇的最高潮,直擊人心

突然想起中共情報史上最著名的間諜袁殊於1978年在農場改造時寫的一首詩:

感憤

萬錘難裂百鍊鋼,

千爍不破一天霜。

風雪年年驅病劫,

晨星旦暮洗寒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