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你還窮,丹寨不得不拾起這項古老的手藝……

7月下旬,貴州省全面發起2018年脫貧攻堅“夏秋攻勢”,奮力奪取脫貧攻堅關鍵之年的決定性勝利,丹寨縣龍泉鎮排廷村積極響應,因地制宜,傳承發展古法榨油工藝坊,走出一條產業扶貧新路子。

在龍泉鎮排廷村的油菜籽榨油工坊裡,榨油師傅們正在炒制油菜籽。炒油菜籽是一項技術活,用小火慢炒直至炒出香味,一般,50斤的油菜籽,炒3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因為你還窮,丹寨不得不拾起這項古老的手藝……

炒油菜籽

炒好的菜籽在碾坊碾碎。古法榨油工藝複雜,磨碎的菜籽必須再經蒸汽燻蒸。用稻草墊底將蒸好的菜籽填入圓形的鐵箍之中,做成胚餅。胚餅裝入榨槽後就可以開榨了。打榨是出油的最後一道程序,近百公斤的撞錘,敲打木楔,反覆打榨,一滴滴晶瑩透亮的菜籽油便從榨膛裡緩緩流出。經過千錘萬擊出來的菜籽油,油質純正、顏色鮮亮、口感香潤,特別的營養健康。

因為你還窮,丹寨不得不拾起這項古老的手藝……

碾碎炒好的菜籽

龍泉鎮排廷村村主任顧昌先說:“我們這個村200年前,老人就以榨油為生,之後由於其他原因,榨油工藝失傳一段時間,現在傳統工藝有那麼好的發展前景,我們就恢復古法榨油工藝。”

因為你還窮,丹寨不得不拾起這項古老的手藝……

製作胚餅

目前,該菜籽加工坊每天可加工600斤油菜籽,每100斤油菜籽可產38斤油,一天可產油200多斤,每斤油按市場價15元計算,預計今年,將給村裡面帶來20餘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助力村民持續增收,走出一條傳承發展古法榨油工藝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因為你還窮,丹寨不得不拾起這項古老的手藝……

對胚餅打榨

龍泉鎮排廷村村主任顧昌先說:“我們村現在是以榨油為主導產業,今年在還沒完善之前,種植100畝的油菜,計劃明年我們全村種植油菜500畝,下一步考慮養蜜蜂500箱。”(吳豔 龍麗琴 彭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