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近日,看到一篇描述銀行業發生鉅變、推出“無人銀行”的網帖。看過這篇文章後,筆者也想探討一下“未來銀行”的未來。

當今大爭之勢,全球銀行業面臨科技變革的劇烈影響,“未來銀行”究竟是什麼樣子?尤其在“科技金融領先者”的中國,各大銀行都在不斷探索和嘗試。

各大銀行基本都經過一輪“智能銀行”的嘗試和探索,都嘗過使用大量的、昂貴的先進機具來試圖替代人工服務,以便減少櫃員的服務壓力和人工成本,甚至於出現了“無人化”的銀行網點。但在前期的探索過程中很快發現,大部分機具被閒置、實際使用的並不多,客戶來到銀行網點還是在尋求“人”的幫助。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通常,大部分客戶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銀行”來解決問題,他們到銀行網點的實際目的就是來尋求“人”的幫助的,或者在ATM上存取現金。所以,未來的銀行網點和客戶之間的真正關係是什麼,定義了“未來銀行”的功能和形式,而非過度形式主義的“智能銀行”。

我們曾邀請了國際金融界的幾位大咖和SLDNXT的專家團隊,做過一個關於“未來銀行”的暢想工作坊。從未來科技發展、人的最終需求、銀行主要業務發展等多個角度進行了深度探討。在此,與大家分享幾個十分重要的觀點:

1

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的發展必然影響金融行業變革,但科技並沒有改變人們的金融方式,它改變的是人們的思維。人們未來的財富增長越來越多、越來越快,而對財富的管理和運用,促使人們更需要與銀行員工進行溝通和交流,這也更加促進了客戶進入實體銀行網點的機會。因此,未來的數字化銀行體驗與未來人群的需求需要達成一個平衡點。

據SLDNXT的調查顯示,進入銀行網點的大多數客戶目前仍“以交易為目的”。未來,將向“以諮詢和數字化體驗”為中心轉變。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SLDNXT調查報告

2

數字化技術正在改變世界。人們使用各式各樣的數字化設備,通過互聯網更加便捷地獲取更精準、更快速的信息,人們也將更多地從網上和社交媒體來了解銀行、選擇自己信任的銀行,並通過無縫銜接的物聯網和數字化設備辦理銀行業務。未來,實體貨幣或將消失。物理屬性的銀行網點也將進行功能轉變,轉變成與人們進行交流、學習和互動的社區化場所。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未來銀行”

  • 無縫銜接的互動體驗、更多的數字化導視系統將在銀行網點中使用,形成無縫銜接式的“沉浸式體驗”,未來的數字化屏將集成無縫銜接到實際的物理環境中。玻璃屏也將進入到生活中,在一個全新的層面上傳遞與銀行相關的信息和金融資訊,為客戶提供幫助、吸引顧客並與之互動。通過物聯網的訪問和連接個性化的客戶信息,這些交流將能夠適應和提供相關的消息,並傳遞給目標受眾。所有這些先進的技術,都將賦予“未來銀行”引人矚目的智能數字化體驗。通過無縫銜接的物聯網數字化屏將互相聯繫,併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著觸控技術和透明屏幕界面的快速發展,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屏幕已經飛速進化,發展成了具備無縫銜接功能和隱形功能的全新屏幕,隨著雲存儲的物聯網信息不斷同步到連接設備。這必定是一個重大變革,不但影響金融業,還關係到日常生活。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未來銀行”

  • 銀行網點的可穿戴設備、AR隱形眼鏡和護眼鏡等通過物聯網可以連接任何事物,當Google即將完成“Google Glass”並投入市場時,Apple公司也在研發AR隱形眼鏡,這只是“新視覺化”設備的開始,也必將衝擊手機和“可穿戴設備”技術的進步發展。未來,這些設備將整合物聯網和信息,無論人們走到哪裡,都可以隨地使用。這些,都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包括日常的銀行業務和實地進入“未來銀行”。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未來銀行”

3

更深入地觀察你的客戶,通過“行為經濟學”對客戶的思維過程和模式進行洞察,建立理性的情感連接。藉助新工具,深入進行微觀情緒分析和人群研究,形成緊跟時代潮流的客戶體驗與銀行服務。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未來銀行”

4

“全能型”員工:“未來銀行”網點的員工不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只做自己的業務。而是以“全能型的顧問”的角色辦理綜合業務,以便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並與客戶建立信任和關係。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SLDNXT調查報告

5

“未來銀行”:一個模式無法適合全部——面對個性、多樣的人群,需要不同的解決方式,從“交易”轉向“諮詢”生態系統,根據不同階段的人群,設立不同的服務系統。“未來銀行”更重要的任務是與客戶建立關係和信心,給客戶提供不同階段的金融解決方案,並伴隨客戶成長。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未來銀行”

獨立的生態系統,根據不同階段的人群,設立不同的服務生態系統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未來銀行”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未來銀行”

我們真的需要“無人銀行”嗎?未來銀行的趨勢應該是什麼?

馬兵 Teddy MA
董事總經理(太平洋地區)

馬兵先生負責SLDNXT在泛太平洋地區的公司運營和業務發展工作。在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勉勵的挑戰的情況下,結合趨勢與市場洞察,通過品牌策略和沉浸式體驗設計提供解決方案。

馬兵先生潛心鑽研品牌管理和體驗設計行業16年,為眾多行業的“世界500強“和”財富1000強“企業提供過品牌戰略與管理、品牌體驗和傳播設計等服務。曾參與並主導:浙商銀行零售網點設計與實施項目,浦發銀行3.0版本網點設計與實施項目,中國石油崑崙好客非油業務設計與實施項目,上海證券交易所品牌設計項目,強生奧運項目,郵儲銀行,歌斐資產,諾亞財富,通用磨坊,青島啤酒,欣和企業,百度,空中網等項目。其參與和主導的項目獲得APEX、iF、紅點獎等多項國際獎項。

馬兵先生還曾任職於多家業內知名企業,其中包括:根元諮詢合夥人和業務發展總監、Dragon Rouge業務發展總監,Coleman brandworx China (CBX)中國經營合夥人等。

馬兵先生畢業於英國布魯內爾大學,並取得品牌戰略與設計碩士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