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學過機率論的人會比一般人聰明些?

概率論是許多大學都要學習的一門學科,學習這門科目的作用除了應付考試外,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也有許多意義。

是否理解概率,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開化’程度。當不懂概率的人大驚小怪的時候,懂概率的人可以淡定自若。

概率論最基礎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無緣無故地發生的。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事情發生是隨機的,比如,抽獎的中獎和沒中獎,上班時在路上遇到的行人,出門遇上車禍等等。種種的不確定性,迫使人們為了尋找安全感,而總在試圖尋找事件發生的準確性和規律性。

為什麼學過概率論的人會比一般人聰明些?

人們經常容易混淆一件由偶然和必然摻雜的事件。譬如,你參加了兩場難度相同的概率論考試,第一場考試你考了67分,第二場考到了77分,你能說經過了一場考試以後你進步了嗎?

不可以,因為兩場考試都含有偶然因素,無法反映你的真實水平。

再比如,阿根廷與巴西隊進行一場足球比賽,阿根廷以2:1的成績勝出,你能斷定阿根廷球隊的實力一定比巴西球隊強嗎?顯然憑藉一次分數來斷定本性是不準確的。

為什麼學過概率論的人會比一般人聰明些?

“偶然的錯誤不值得深究,成績也不值得深究。現代概率論的奠基者之一雅各布·伯努利,甚至認為我們根本就不應該基於一個人的成就去讚美他。”

正是因為偶然因素的存在,導致幾乎所有的實驗都存在著誤差,因此,科學家只有通過大量反覆的實驗才能得到接近於真實值的值。

雖然一次兩次的實驗無法看出事物的本來狀態,但進行大量反覆的實驗後可以還原接近理想的狀態。

回到上面概率論考試的例子當中,在兩場考試中,準確的說,你的成績都在測量誤差範圍之內。

在投硬幣的遊戲中,你投了四次硬幣,都是正面朝上,有多少人會認為第五次反面朝上的概率會大一些呢?

在賭場中,很多人都會有一種錯覺:當輸了很多把以後,下一把肯定會贏回來。我們稱這種錯覺叫“賭徒謬誤”。事實是,下一把贏和輸的概率是一樣多。

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會影響未來。在次數小的事件,隨機並不意味著均勻。雖然在大數定理中,頻率將會逐漸穩定接近於概率,但這個定律的前提是實驗次數足夠多。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會依據之前的數據推測下一期的彩票中獎號碼。

市場上的許多彩票分析師依據以前的走勢進行彩票分析,不少彩民也相信他們的言論。但這與“賭徒謬誤”又不同。

這些彩票分析師們通過研究數據來尋找實驗的某種缺陷,這種缺陷可能是:某個數字會比其他數字出現的概率更大一些或者其他。

為什麼學過概率論的人會比一般人聰明些?

通過實驗的某種缺陷獲得規律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

1940年,德軍向英國投射V2導彈,數據顯示,德國的投射地點非常不均勻。有些地方進行了多次投射,而有些地方毫髮無損。這是否是德軍故意所為?

當時,倫敦居民認為那些沒有遭到襲擊的地方是德軍間諜居住的地方,因此,許多居民開始搬家。

但後來證明德軍的V2導彈其實是精度相當差的武器,德軍無法控制落地點。

那場事故完全是隨機分佈的結果,而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的辦法得出了許多更極端的結果。

為什麼學過概率論的人會比一般人聰明些?

人們往往陷入隨機就是均勻的怪圈,但小數定理告訴我們:如果樣本不夠大,那麼它就會表現為各種極端情況,而這些情況可能跟本性一點關係沒有。

所以,理解好隨機性,就能解釋生活中許多匪夷所思的現象,更能做出理性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