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反間諜行動探析:澤夫·阿維尼間諜案內幕(上篇)

以色列反間諜行動探析:澤夫·阿維尼間諜案內幕(上篇)

澤夫·阿維尼,原名沃爾夫·戈德斯坦,1922年出生拉脫維亞里加,猶太裔,阿維尼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滲透進以色列外交部及摩薩德的克格勃間諜。

【作者簡介】:楊旭,現供職於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以色列反間諜行動探析:澤夫·阿維尼間諜案內幕(上篇)

澤夫·阿維尼

澤夫·阿維尼少年時先是隨家人移居到德國柏林,後又移居瑞士蘇黎世, 1942年,阿維尼在瑞士軍隊服役時,結識了一名叫卡爾·維布雷爾的捷克朋友。

卡爾·維布雷爾,代號“Paul”,總參謀部情報總局(GRU)特工,活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傳奇間諜。

據阿維尼日後回憶,他的父親就是一名非常崇拜列寧,在他15歲時,阿維尼也同樣著迷於共產主義理想,並且能背誦列寧的多篇著作,而維布雷爾對共產主義有著很深入的瞭解,每次的深入辯論都讓阿維尼獲益匪淺,維布雷爾還教會了阿維尼俄語,亦師亦友的維布雷爾有一天挑明瞭告訴阿維尼,自己來自於蘇聯軍事情報部門GRU, 並且邀請阿維尼加入他們,成為反法西斯的一員,阿維尼沒有片刻考慮的告訴維布雷爾“我願意”。

阿維尼加入後,維布雷爾這位老師又對其進行了情報收集、機密信件的加密與解密、跟蹤監控等特工培訓。

代號 “Tony”的阿維尼,主要任務是監控一些與納粹關係密切的瑞士公民,並跟蹤到港的德國貨船,好通知游擊隊對其進行攻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與瑞士建交,由維布雷爾所領導的情報網被下令解散,維布雷爾在返回莫斯科前,告訴阿維尼,任務遠未結束,等待時機。

維布雷爾所建議阿維尼趁著這段時間,以旅行為掩護,訪問一些被蘇聯標記為重點的地區,比如南非、中東等地,阿維尼最後選擇了以色列為目的地,這源於他的妻子伊迪絲與即將建國的以色列高層有著密切的交往。

1948年4月,就在猶太人正式宣佈建國之前的幾個星期,阿維尼夫婦踏上了前往以色列的旅程。

以色列反間諜行動探析:澤夫·阿維尼間諜案內幕(上篇)

1948年5月14日,大衛·本·古裡安宣佈以色列成立

但讓阿維尼沒想到的是,剛到以色列沒多久,他與妻子伊迪絲就因為婚姻關係破裂而離了婚,陷入絕望的阿維尼先去蘇聯駐以色列大使館尋求幫助,但當時的工作人員並不清楚阿維尼的身份,而拒絕與其進行接觸。

沒有辦法的阿維尼只得回到瑞士進行財產分割,回到瑞士的阿維尼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與蘇聯的情報部門恢復聯繫,阿維尼認為,只要自己能在以色列獲取重要情報的部門找到一份工作,知曉自己真實身份的蘇聯情報部門,一定會回來找他的。

秉承這樣的邏輯,阿維尼前往剛剛組建的以色列駐瑞士(駐地伯爾尼)大使館,找到了一份志願者的工作,憑藉良好的自身素質以及踏實肯幹的作風,阿維尼獲得了大使館高層的高度讚賞,當阿維尼告訴他們,自己打算回到以色列,為百廢待興的以色列添磚加瓦之時,感動的使館高層給了阿維尼數份介紹信,並告訴了他一些人名,讓他回以色列後,拿著介紹信去找他們。

以色列反間諜行動探析:澤夫·阿維尼間諜案內幕(上篇)

有了這些介紹信,阿維尼終於按計劃在以色列外交部找到了工作,在辛貝特(Shabak,負責以色列國內安全的部門)進行安全檢查時,阿維尼輕鬆通過,辛貝特的安全檢查極其嚴格,曾多次阻擋國外情報部門的滲透,而阿維尼能夠輕鬆通過檢查,也被認為跟卡爾·維布雷爾的教導有關。

進入以色列外交部的阿維尼,把自己的名字從沃爾夫·戈德斯坦,正式更名為澤夫·阿維尼。

1952年,逐步取得信任的阿維尼被任命為以色列駐比利時(駐地布魯塞爾)大使館商務專員,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阿維尼又重新與卡爾·維布雷爾接上了頭,卡爾·維布雷爾將其交給了一位名叫鮑里斯的克格勃官員,並給了阿維尼一個新的代號“Check”。

在接下來的兩年間,阿維尼不僅向克格勃提供了有關以色列駐比利時大使館大量情報,還向克格勃特工了以色列駐法國(駐地巴黎)大使館軍事武官在歐洲採購軍火的絕密情報。

圖片來源與參考文獻:

克格勃(KGB)解密檔案

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Mossad)解密檔案

以色列國內安全局(Shinbet)解密檔案

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資料中心

《False Flag》,Zeev Avni、 Nigel West,Time Warner,1999

《Mossad-KGB Double Agent Zeev Avni Dies at Age 86》,Yossi Melman,Haaretz,2007

《Israel and Europe》,Howard Sachar,Vintage,2000

《KGB Human Intelligence Operations in Israel》Shlomo Shpiro,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2011

《IN DEPTH》,YOSSI MELMAN,Jerusalem Post,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