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格勃的三十年:著名經濟學家的間諜人生(四)

在克格勃的三十年:著名經濟學家的間諜人生(四)

休·漢布爾頓是英國及加拿大著名經濟學家、拉瓦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在政府系統,他是加拿大政府拉美事務專家及拉美學會會長。

1955至1960年,漢布爾頓受克格勃指派,前往派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任職,在此期間竊取了大量的絕密文件。

1961年,漢布爾頓出任古巴政府經濟顧問,幫助卡斯特羅制訂經濟恢復計劃。

1970年,漢布爾頓為以色列經濟問題所做的分析,成了蘇聯決策者決定向以色列移民的主要依據。

1971年,應加拿大國際開發總署邀請出任秘魯領導人貝拉科斯將軍的政治顧問,在漢布爾頓的策劃下,貝拉科斯將軍開始在政治、經濟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外交上明顯偏向蘇聯和東歐國家1973年,應加拿大政府及美洲國家邀請,漢布爾頓出任海地政府經濟顧問。

在加勒比地區和中美洲,他為蘇聯寫了大量的戰略情報分析材料,得到當時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的會見和宴請,這是西方間諜中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人。

當克格勃準備使他打入美國成為“輿論製造者”時被加拿大安全機關逮捕。

作為一名深受各國的政府尊敬的經濟學家,漢布爾頓並不缺錢,作為克格勃間諜的原因也並非因為金錢,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了他成為一名間諜?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在克格勃的三十年:著名經濟學家的間諜人生(四)

1964年春天,漢布爾頓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他的博士論文答辯,獲得了倫敦經濟學院的博士學位。

此時,這位43歲的經濟學家已經聲名鵲起。

加拿大的拉瓦爾大學聘請他擔任教職。於是,漢布爾頓來到了這所大學,希望能夠隱姓埋名,離群索居,自由自在地做他的學者。不到半年時間,漢布爾頓就在學校裡出了名。同事們喜歡他這種與世無爭的性格,學生們喜歡他淵博的學識和寬容的考試方式。他成了拉瓦爾大學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

如果這種生活就這樣持續下去,漢布爾頓的人生道路將會重寫。他自己也一度以為,自己可能會就此告別先前那種隱蔽、刺激但又不可告人的生活。然而,他是不會受人遺忘的。

1967年夏季的一天,漢布爾頓正在辦公室批閱學生的試卷,辦公室的門突然被輕輕叩響。

沉浸在工作中的漢布爾頓沒有聽到這叩門聲,於是這聲音就這樣持續了下去,聲音很輕,但很堅決,有一種敲不開門決不罷休的意思。漢布爾頓被驚動了。

他前去拉開了門,一個膀闊腰圓、五大三粗的陌生人站在他面前,隨即不待漢布爾頓邀請,就自己跨進了漢布爾頓的房門。漢布爾頓這才注意到,來人留著一頭烏黑的短髮,寬大的額骨格外突出,是一個典型的斯拉夫人特徵。他穿著一種淺棕色外套,手提一隻小巧精美的經理箱,看上去就像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

這種不請自來的舉動讓漢布爾頓愣了一下,但隨即漢布爾頓就明白,這個陌生人是他永遠也擺脫不了的另一種生活。他們終於來了,自己的平靜生活又要中止了。

這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名叫魯道夫·阿爾貝特·赫爾曼,它的代號是道格拉斯,真名卡利巴·瓦盧什科,是克格勃在捷克斯洛伐克安全與情報局協助下招募的捷克間諜。

他們在俯瞰聖勞倫斯河的弗隆特納克莊園共進了一次愜意的晚餐,兩人建立起了友好的關係,漢布爾頓同意繼續為克格勃工作。

今天的漢布爾頓已經遠離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他只是一個學者,不再能接觸機密,因此,克格勃給他的任務是蒐集有關加拿大的軍事和政治情報,同時要努力接近加拿大的政治舞臺。

換句話說,克格勃希望漢布爾頓能成為加拿大政壇上的一個政客。這是漢布爾頓深惡痛絕的事情,與他的性格也是格格不入的。

1970年春天,赫爾曼又一次在拉瓦爾大學的自助餐廳裡與漢布爾頓會面,傳達了新的指示。他要求漢布爾頓能在6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去維也納的赫希施塔特廣場,有人會在那裡等著他,這次旅行的經費已經放在一個棕色的信封裡,現在就放在漢布爾頓辦公室的信箱裡。

赫爾曼沒有細說具體情況,只是告訴漢布爾頓,蘇聯將敞開國門,向以色列大量移民,人數可能達到30萬之多。這些人湧人以色列之後,會不會使以色列的生活秩序因經濟上的壓力而被破壞?如果要讓一部分蘇聯移民在以色列經商,需要花費多少經費。

克格勃希望漢布爾頓能對這些問題作出回答。

這樣的問題應該是由克格勃的情報分析中心來回答的。但是,由於體制上的原因,克格勃對情報的蒐集十分重視,對情報的分析則被完全拋到了腦後。

由於克格勃強大的情報蒐集能力,蘇聯政治局得以經常看到西方大國的絕密文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克格勃已經無所不知了。有些問題是不會寫在文件上的,它需要情報人員去分析,去研究。這就讓克格勃為難了,它是間諜,是小偷,惟獨不是學者。

要它回答這樣的問題,無異於讓它為難。好在克格勃有漢布爾頓這樣傑出的經濟學者,對漢布爾頓來說,這些問題都是小菜一碟。結果,他只花了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一份有關以色列經濟問題的分析,這份報告言簡意賅,資料翔實,讓克格勃很是滿意。

接頭日期轉瞬即到,漢布爾頓先飛往希臘,從雅典乘火車,等到他趕到維也納一家藥店門口時,克格勃的保羅早已等候在那裡,舊友重逢,兩人十分激動。

保羅提出,漢布爾頓應去一次以色列,7月底,他們在維也納再次會面,以討論具體情況。分手時,保羅告誡漢布爾頓,要提防以色列秘密情報機構摩薩德,這是一支危險的、無與倫比的、最熟悉蘇聯情況的隊伍。

漢布爾頓在以色列訪問了希伯來大學,在希伯來大學圖書館,他進行了為期一週的研究,主要涉及猶太移民問題。漢布爾頓關心的是蘇聯猶太移民怎樣才能迅速滲入以色列社會,為此他起草了一份10頁紙的報告,詳細論述了蘇聯間諜怎樣才能不露形跡地在以色列生存下來。

此外,他對以色列的核武器研究也極感興趣,因此,在報告中用了一頁紙專門談及這個問題。這份報告深受蘇聯政治局以上的決策者好評,它成了蘇聯決策者決定向以色列移民的主要依據。

以色列的氣候不太宜人,但漢布爾頓的生活卻是愜意的。不過,當他離開以色列的時候,他卻出了一身冷汗。在機場檢查口,移民官員慢慢地閱看了他的護照,時間顯然比正常情況要長一點。

最後,這位官員向漢布爾頓說了聲對不起,然後拿著護照走進了一個小房間,拿出一擺照片進行對比,並對漢布爾頓護照的前兩頁紙進行了拍照。

“有什麼問題嗎?”漢布爾頓問道。

“當然沒有,漢布爾頓先生。加拿大護照有時有偽造的。這完全是例行性檢查。非常抱歉為你帶來了不便。”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如此。保羅的警告是有道理的,以色列的摩薩德確實是一支出色的隊伍。在漢布爾頓結識的朋友中,有一位就是摩薩德的特工。他發現漢布爾頓對猶太移民問題特別感興趣,這引起了他的注意。漢布爾頓並不是猶太人,他為什麼會對猶太移民問題這麼感興趣呢?

於是,他開始了秘密調查。這才有了機場上的一幕。那一次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漢布爾頓不知道,他已經在摩薩德的檔案上掛了號,對他的調查沒有結束。

到1975年,摩薩德已經掌握了他的大部分資料,確信他是一名蘇聯間諜,並把這個情況捅給了英國安全機關,希望它能把情況通報加拿大情報機構,但遺憾的是,英國安全機關竟然無動於衷。

【作者簡介】:陳平安,現供職於國際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