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格勃的三十年:著名经济学家的间谍人生(四)

在克格勃的三十年:著名经济学家的间谍人生(四)

休·汉布尔顿是英国及加拿大著名经济学家、拉瓦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在政府系统,他是加拿大政府拉美事务专家及拉美学会会长。

1955至1960年,汉布尔顿受克格勃指派,前往派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任职,在此期间窃取了大量的绝密文件。

1961年,汉布尔顿出任古巴政府经济顾问,帮助卡斯特罗制订经济恢复计划。

1970年,汉布尔顿为以色列经济问题所做的分析,成了苏联决策者决定向以色列移民的主要依据。

1971年,应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邀请出任秘鲁领导人贝拉科斯将军的政治顾问,在汉布尔顿的策划下,贝拉科斯将军开始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外交上明显偏向苏联和东欧国家1973年,应加拿大政府及美洲国家邀请,汉布尔顿出任海地政府经济顾问。

在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他为苏联写了大量的战略情报分析材料,得到当时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的会见和宴请,这是西方间谍中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人。

当克格勃准备使他打入美国成为“舆论制造者”时被加拿大安全机关逮捕。

作为一名深受各国的政府尊敬的经济学家,汉布尔顿并不缺钱,作为克格勃间谍的原因也并非因为金钱,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他成为一名间谍?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在克格勃的三十年:著名经济学家的间谍人生(四)

1964年春天,汉布尔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伦敦经济学院的博士学位。

此时,这位43岁的经济学家已经声名鹊起。

加拿大的拉瓦尔大学聘请他担任教职。于是,汉布尔顿来到了这所大学,希望能够隐姓埋名,离群索居,自由自在地做他的学者。不到半年时间,汉布尔顿就在学校里出了名。同事们喜欢他这种与世无争的性格,学生们喜欢他渊博的学识和宽容的考试方式。他成了拉瓦尔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如果这种生活就这样持续下去,汉布尔顿的人生道路将会重写。他自己也一度以为,自己可能会就此告别先前那种隐蔽、刺激但又不可告人的生活。然而,他是不会受人遗忘的。

1967年夏季的一天,汉布尔顿正在办公室批阅学生的试卷,办公室的门突然被轻轻叩响。

沉浸在工作中的汉布尔顿没有听到这叩门声,于是这声音就这样持续了下去,声音很轻,但很坚决,有一种敲不开门决不罢休的意思。汉布尔顿被惊动了。

他前去拉开了门,一个膀阔腰圆、五大三粗的陌生人站在他面前,随即不待汉布尔顿邀请,就自己跨进了汉布尔顿的房门。汉布尔顿这才注意到,来人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宽大的额骨格外突出,是一个典型的斯拉夫人特征。他穿着一种浅棕色外套,手提一只小巧精美的经理箱,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

这种不请自来的举动让汉布尔顿愣了一下,但随即汉布尔顿就明白,这个陌生人是他永远也摆脱不了的另一种生活。他们终于来了,自己的平静生活又要中止了。

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名叫鲁道夫·阿尔贝特·赫尔曼,它的代号是道格拉斯,真名卡利巴·瓦卢什科,是克格勃在捷克斯洛伐克安全与情报局协助下招募的捷克间谍。

他们在俯瞰圣劳伦斯河的弗隆特纳克庄园共进了一次惬意的晚餐,两人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汉布尔顿同意继续为克格勃工作。

今天的汉布尔顿已经远离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他只是一个学者,不再能接触机密,因此,克格勃给他的任务是搜集有关加拿大的军事和政治情报,同时要努力接近加拿大的政治舞台。

换句话说,克格勃希望汉布尔顿能成为加拿大政坛上的一个政客。这是汉布尔顿深恶痛绝的事情,与他的性格也是格格不入的。

1970年春天,赫尔曼又一次在拉瓦尔大学的自助餐厅里与汉布尔顿会面,传达了新的指示。他要求汉布尔顿能在6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去维也纳的赫希施塔特广场,有人会在那里等着他,这次旅行的经费已经放在一个棕色的信封里,现在就放在汉布尔顿办公室的信箱里。

赫尔曼没有细说具体情况,只是告诉汉布尔顿,苏联将敞开国门,向以色列大量移民,人数可能达到30万之多。这些人涌人以色列之后,会不会使以色列的生活秩序因经济上的压力而被破坏?如果要让一部分苏联移民在以色列经商,需要花费多少经费。

克格勃希望汉布尔顿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这样的问题应该是由克格勃的情报分析中心来回答的。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克格勃对情报的搜集十分重视,对情报的分析则被完全抛到了脑后。

由于克格勃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苏联政治局得以经常看到西方大国的绝密文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克格勃已经无所不知了。有些问题是不会写在文件上的,它需要情报人员去分析,去研究。这就让克格勃为难了,它是间谍,是小偷,惟独不是学者。

要它回答这样的问题,无异于让它为难。好在克格勃有汉布尔顿这样杰出的经济学者,对汉布尔顿来说,这些问题都是小菜一碟。结果,他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份有关以色列经济问题的分析,这份报告言简意赅,资料翔实,让克格勃很是满意。

接头日期转瞬即到,汉布尔顿先飞往希腊,从雅典乘火车,等到他赶到维也纳一家药店门口时,克格勃的保罗早已等候在那里,旧友重逢,两人十分激动。

保罗提出,汉布尔顿应去一次以色列,7月底,他们在维也纳再次会面,以讨论具体情况。分手时,保罗告诫汉布尔顿,要提防以色列秘密情报机构摩萨德,这是一支危险的、无与伦比的、最熟悉苏联情况的队伍。

汉布尔顿在以色列访问了希伯来大学,在希伯来大学图书馆,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究,主要涉及犹太移民问题。汉布尔顿关心的是苏联犹太移民怎样才能迅速渗入以色列社会,为此他起草了一份10页纸的报告,详细论述了苏联间谍怎样才能不露形迹地在以色列生存下来。

此外,他对以色列的核武器研究也极感兴趣,因此,在报告中用了一页纸专门谈及这个问题。这份报告深受苏联政治局以上的决策者好评,它成了苏联决策者决定向以色列移民的主要依据。

以色列的气候不太宜人,但汉布尔顿的生活却是惬意的。不过,当他离开以色列的时候,他却出了一身冷汗。在机场检查口,移民官员慢慢地阅看了他的护照,时间显然比正常情况要长一点。

最后,这位官员向汉布尔顿说了声对不起,然后拿着护照走进了一个小房间,拿出一摆照片进行对比,并对汉布尔顿护照的前两页纸进行了拍照。

“有什么问题吗?”汉布尔顿问道。

“当然没有,汉布尔顿先生。加拿大护照有时有伪造的。这完全是例行性检查。非常抱歉为你带来了不便。”

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保罗的警告是有道理的,以色列的摩萨德确实是一支出色的队伍。在汉布尔顿结识的朋友中,有一位就是摩萨德的特工。他发现汉布尔顿对犹太移民问题特别感兴趣,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汉布尔顿并不是犹太人,他为什么会对犹太移民问题这么感兴趣呢?

于是,他开始了秘密调查。这才有了机场上的一幕。那一次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汉布尔顿不知道,他已经在摩萨德的档案上挂了号,对他的调查没有结束。

到1975年,摩萨德已经掌握了他的大部分资料,确信他是一名苏联间谍,并把这个情况捅给了英国安全机关,希望它能把情况通报加拿大情报机构,但遗憾的是,英国安全机关竟然无动于衷。

【作者简介】:陈平安,现供职于国际万象信息情报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