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上海作為中國的魔都,特色美食很多,下面給各位老鐵推薦幾個,肯定是蒐集資料給大家彙總的,計劃在兩個月內把全國大多數城市的特產及美食給大家彙總出來,不喜勿噴。

1、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曆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入口糯中髮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適口。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2、上海醬鴨

說到上海的醬鴨,更加體現了濃油醬赤的特點,鴨肉鮮嫩,鹹甜適中,香濃味醇,色澤紅亮。

”綠楊村“的不錯,野鴨做的醬鴨,瘦瘦的,沒有油膩感,有辣味。梅隴鎮酒家,鷺鷺酒家的也不錯。”光明邨“的人氣足,排隊的人裡三層外三層的。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3、糖醋小排

糖醋小排是冷菜,精選上等小排,小排肉焦入味,酸甜適中。幾乎每家飯店都能吃到,適合好甜口的食客。若要自己在家烹製,要注意在熬製糖色的時候,時間不宜過長,顏色稍有變化就應及時倒入調料,放入小排,否則就變成拔絲排骨了。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4、醉蝦

醉蝦,聽到這個名字就會想到這當中一定會有酒,醉蝦就是將活的蝦放在酒中,當然這裡酒混合後度數不高,人吃沒什麼事,蝦就不一樣了,一會蝦就暈了、醉了,這就是醉蝦。醉蝦剛上桌開蓋的時候蝦會蹦得很厲害,非常容易跳到盤外來,吃醉蝦既能感受到蝦特有的鮮香,還能領會到酒的清醇,和蝦在嘴裡動的感覺,最後就是醉蝦不宜常吃,畢竟生吃沒有充分殺菌。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5、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包為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名點,素負盛名。因其形態小巧呈半透明狀,以特製的小竹籠蒸熟,故稱“小籠包”( 上海)南翔小籠產地主要分佈在嘉定區南翔鎮,後來擴展到嘉定全區及上海豫園老城隍廟等地。南翔小籠創始人黃明賢出生於嘉定區南翔鎮,早年開設日華軒糕團店,經營南翔大饅頭,黃明賢天天挑著饅頭到古猗園叫賣,因大肉饅頭味道鮮,膾炙人口而出名。同行老闆聞風而動,都來古猗園叫賣大肉饅頭,使黃明賢生意受到影響,不能一人專利,於是他對大肉饅頭採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選用精白麵粉緊酵擀成薄皮,又以精肉為餡,不用味精,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以取其鮮。餡內灑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還根據不同季節,加入蟹粉或蝦仁或春筍,以取時鮮。每隻饅頭折襉14個以上,一兩面粉製作10只饅頭,形如荸薺呈半透明狀,小巧玲瓏;出籠時任取一隻放在小碟內,戳破皮子,汁滿一碟,為佳品,逐步形成皮薄、汁鮮、肉嫩、餡豐的特點。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6、開洋蔥油拌麵

 開洋蔥油麵是上海市的著名小吃。開洋蔥油麵製法很講究,它首先將蔥白切成寸段,放溫油鍋中炸制(用這種方法熬製好的蔥油色澤深紅帶黃、蔥香濃郁、聞之即可增食慾)。然後將蔥油配上已經用素油炒、酒糖浸過的開洋,即成開洋蔥油。將麵條煮熟,瀝去湯汁,拌上開洋蔥油,即成開洋蔥油麵。這種麵條觀之色澤鮮豔,食之潤滑爽口,蝦味鮮香,蔥香撲鼻,營養豐富,十分受人歡迎。 洋蔥油拌麵是上海小吃菜譜之一,以麵條為製作主料,開洋蔥油拌麵的烹飪技巧以拌菜為主,口味屬於蔥香味。開洋蔥油麵的特色:開洋鮮美,蔥香四溢,麵條滑爽不膩。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7、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生煎饅頭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生煎用的是半發酵的麵粉報上鮮肉和肉皮凍,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鍋裡油煎,在煎制過程中還要淋幾次涼水,最後撒上蔥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滷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美味提點:底酥、皮薄、肉香。一口咬上去,肉汁裹著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噴薄而出,味道一級。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8、條頭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點是中國人拿手的點心。論起上海的糕點,恐怕掰上腳趾,你都數不過來。但被上海人廣為喜愛的,要數條頭糕和薄荷糕,還有雙釀團之類的。薄荷糕,糯米粉裡拌著些許的薄荷粉,點綴著紅綠絲。條頭糕,糯米粉糅合細沙(不是裹著細沙,而是兩者揉在一起)做成長條狀,油炸了之後更好吃。 美味秘笈:薄荷糕,甜、涼爽口,夏季吃頗為下火。條頭糕,又軟又凝,甜度適中。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9、油豆腐線粉湯

油豆腐線粉湯 乾點配溼點,這是平常上海人習慣的飲食方法。而溼點中油豆腐線粉湯則是保留節目。雖然它看上去有點清湯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膩的點心,則是絕配。而且看它的燒製過程也是一個享受:鍋內湯汁翻滾,煮著鐵絲網勺裡的線粉,聞一聞,香氣四溢。 美味秘笈:湯水夠清,味道夠鮮。油豆腐、粉絲和百葉包,再加個雙檔,保證你鮮地掉眉毛。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10、三鮮小餛飩

好像上海人對餛飩的大小分的特別清楚。上海的三鮮餛飩也有別於無錫的三鮮餛飩。餛飩餡並不是鮮肉、開洋、榨菜製成的餡心,而是純肉的。所謂三鮮名堂皆在湯裡,蛋絲、蝦皮、紫菜此三鮮調出薄皮包裹著的鮮肉,口感鹹香爽滑。 美味秘笈:湯燙、皮薄如紗,三鮮份量到位。哧溜一下溜入腹中。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11、楓涇豬

楓涇豬是太湖豬品種之一,以滬浙交界的金山縣(金山區)楓涇鎮為原產地、苗豬集散地。產區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農作物產量高,是中國著名的農業高產穩產地區之一。主要分佈在金山、松江、吳江等地。品種特性楓涇豬,楓涇一帶,毛色全黑,紫腹(或青灰),有八九對,本縣小蒸、蒸澱等地,已有100多年飼養歷史,1985年全縣楓涇母豬有7000餘頭,佔生豬總數1/3。體貌特徵

楓涇豬骨胳介於梅山豬與米豬之間。頭大額寬、額部皺褶多、深,耳特大,軟而下垂,耳尖齊或超過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叢密,毛叢間距離大,腹部皮膚多呈紫紅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0對稱,0數多為16~18枚。0底有一黑點,稱“丁香奶”。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12、金山蟠桃

據《漢武帝內傳》記載。元封六年四月,西王母曾與漢武帝相會,送給漢武帝四個蟠桃,漢武帝吃後只覺通體舒泰,齒根生香,便想在皇宮花園栽種。西王母告知:“中夏地薄,蟠桃種之不生。”此後,漢武帝貪戀蟠桃美味,曾三次派大臣東方朔長途跋涉,西上崑崙,偷來蟠桃。漢武帝還把吃過的桃核,一個個謹慎地收藏起來,一直傳到明代。據明代《宛委餘編》記載:“元洪武時,元代內庫所藏蟠桃核,長五寸,廣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賜食武帝蟠桃於承華殿’十四字。 於1934年原幹巷鎮西北4裡多的三家村(現為呂巷和平村)農民楊譯同(松江人),在一片30畝的三環溪土地上種植包括蟠桃在內的桃樹1000多株,後稱“和平桃園”。2001年5月正式啟動蟠桃產業化工程。

上海金山區成全國最大蟠桃之鄉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13、崇明金瓜

金瓜,又名金絲瓜,在崇明已有百年以上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特產。金瓜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家庭、飯店、賓館中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菜餚,享有“植物海哲”之美譽。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14、本幫燻魚

燻魚在江浙滬一帶都很流行,這道菜在上海多為冷菜,選用的都是青魚的背脊部分,魚塊皆以秘方醃製三小時以上,魚肉酥軟,十幾種原料匯出的醃料回味無窮,甜鹽口若有若無的辣。有些食客專愛尋熱燻魚享用,因為新鮮出爐的滋味更勝一籌。

上海特產美食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