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西太行山有哪些傳說?

Emzie


關於這個,胡哥還是有一些瞭解的。山西其他地方的傳說就不多說了,自行問度娘即可。只說說長治(古稱上黨)地區的神話傳說。零碎的民間傳說也不多提,那就更多了。只說一些史料典籍裡、民間傳說中耳熟能詳的。供大家參考。

神話是原始社會的產物,上黨是黃河流域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早在遙遠的史前時期就產生了大量璀璨奪目的神話傳說。我國遠古神話傳說中的偉大的神女媧娘娘,女媧補天的故事相傳就發生在長治縣上郝村,女媧在天台山煉石補天,而屯留縣的三嵕山則是另一個神話故事羿射九日的發生地。三嵕山又叫老爺山,著名的上黨戰役曾發生於此。距離三嵕山只有70公里左右的長子縣發鳩山,則是另一個上古神話精衛填海的誕生地。而遍佈長治市各地的炎帝神農氏的傳說遺蹟更是數不勝數,相傳,炎帝嘗百草的地方就在長治、長子、高平三縣交界的羊頭嶺。另一則上古神話大禹治水故事中的大禹神,治水十三年,行遍九州山川,足跡多次到達上黨地區,至今平順縣漳河沿岸多有祭祀禹帝的禹王廟。這些美麗動聽的神話傳說以豐富的想象,詳實的內容,活潑的形式,淳樸的風格以及旺盛的活力,在典籍和民間廣為流傳,印證了上黨地區的古老文明。

上黨地區是神話之鄉,除了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之外,許多地名也和神話傳說有關。比如說長子縣的名稱,就是來源於傳說中三皇五帝中的堯帝。據清光緒版《長子縣誌》載“唐堯之世,封長子丹朱於境,故縣名長子。”民間又稱為丹朱城。

潞城市的微子鎮在殷商時代是微子國都。被孔子稱為“殷末三仁”的微子、箕子、比干都是殷商貴族。傳說紂王貶微子到微子國做諸侯,這裡是微子的封地,箕子死後葬於此地,而比干則因為勸諫紂王被逼剖心,客死於此地。所以此地有比干廟、微子墳的遺址。

黎城縣西井鎮鳳凰山下,有一條清澈的溪水環山而流,名叫洗耳河,原名草兒河。它的得名也有一則神話傳說有關。相傳,堯帝末年,拒忠信讒,以致眾叛政危。上黨地區的一個德才兼備的州長許由,屢次進諫不被採納,於是辭官退隱於鳳凰山下。堯帝派人去請許由輔政,又以天下許之,許由不為所動,覺得堯之舉有辱其德,在草兒河邊洗耳,以示不為謬言所汙。堯帝得知後知錯而改,遂改草兒河為洗耳河。

郊區店上鄉張祖村的名字,據說是因為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的故鄉而得名。八仙是民間傳說中的八位神仙,張果老的形象是倒騎白驢,日行數萬裡,休息時能把白驢像紙一樣摺疊起來放入箱子中,騎時再以水噴之,就又變成了活蹦亂跳的白驢。

位於長治縣東南的天紫嶺上,有一座獨一無二的天下都城隍廟,一反城隍廟建在城裡的慣例。它的來歷則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有關。西漢末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來到天紫嶺上。山神廟因庇護劉秀有功,劉秀登基後,封此處為“天下都城隍”。

謝謝閱讀。


跟胡哥看古村


提到太行山,首先讓人腦海裡顯現出來的就是“愚公移山”了,因為在小學的課本中,愚公移山的事蹟就深深的映在人們的腦海中!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就是愚公移山裡最為經典的一段話!

但是,愚公移山現存的旅遊景點並不在山西,而是在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周邊,通往那裡的高速可以清楚看到一高大的鐵鎬矗立在路中央,愚公移山的景點與王屋山相鄰!

山西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下川遺址、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為活動的主要地區。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

山西是“精衛填海”傳說的發生地:

據說是遠古時代,炎帝的小女兒(精衛)去東海邊遊玩,女娃(精衛)淹死在東海之中。之後不管春夏秋冬,颳風下雨,精衛鳥每天都銜發鳩山的小樹枝、小石塊,丟到東海里!

女媧補天的傳說:

女媧被後人稱之為“中華之母”。女媧造人、補天的神話傳說並不陌生。山西有許多關於她的傳說、遺址和紀念!臨汾市吉縣、晉城市浮山、平定縣浮華山、洪洞縣等都有紀念女媧的地方!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顧名思義治理的是黃河水,黃河從山西的西邊流過,記載他治水導黃河建造龍門疏水,如今稱之為“禹門口”,芮城有大禹渡,忻州有系舟王、禹王洞等景區,都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遺蹟!

洪洞大槐樹:

這個就厲害了,據說洪洞大槐樹是周邊各省市人群的發源地,民間流傳有這樣的民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現洪洞大槐樹也成為著名的旅遊景區,有來自全國各地及臺灣的人,來山西洪洞大槐樹尋根!


神奇的小萌新


太行山是華北平原的一個重要地理座標,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百年來,人們在太行山下耕種勞作,也流傳下了很多膾炙人口引人入勝的傳說。



有關太行山的傳說,最被人所熟知的是選自《列子·湯問》的神話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文章開頭就提到了太行山。



太行山又名女媧山,相傳女媧就是在今長治縣上郝村天台山上,煉頑石補倉天,免生靈於塗炭。女媧是我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女媧補天的傳說最早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記載。



“精衛填海”、“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同樣發生在太行山上,這些神話故事均在《山海經》、《淮南子》等典籍中有所記載。神話故事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表現,。


太原晚報


說道太行山,我們自然就會想到“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這些神話傳說。殊不知,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些都出自太行,卻不知道他的具體位置,其實,這些神話都出自太行山上的長治一帶。

位於太行之巔地形之高,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開荒創世。繁衍生息,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的文化。有文獻史料考證發現,華夏文明典籍中記載的“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均起源於我們這座雄奇狀美的太行山上,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為性格特徵的精神寫照。

女媧就是在現在的長治縣上郝村天台山上,煉頑石補倉天、治洪水平烈火,免生靈於塗炭。挽弓射九日,化枯焦為綠蔭,救黎民於水火的“后羿射日”發生的地方的是在屯留縣的老爺山上。炎帝神農氏嘗百草的百穀山就是現在的長治老頂山

現在的長治長子縣的發鳩山也就是精衛填海故事發生的地方。

這些美麗動聽的神話故事,現在道來仍然是津津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