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小程序崛起 騰訊有實力進攻阿里陣地了嗎?

電商小程序崛起 騰訊有實力進攻阿里陣地了嗎?

經歷了一年的發展從不溫不火,到如今備受投資人和創業者追捧,小程序在短短几年內經歷了各種跌宕起伏。而今年,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的各種小程序遊戲、微店商品的分享,小程序成為微信爆款的功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近期某峰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為小程序站臺,宣佈小程序已經擁有1.7億日活用戶、上線58萬個小程序、吸引了超過100萬個開發者、2300個第三方開發平臺加入,已成為連接各行各業的重要數字化工具。

雖然遊戲小程序表現亮眼,但隨著小程序更新迭代和功能的逐步開放,電商小程序門類逐漸崛起。這個被微信憑空創造出的電商形態,在現階段傳統平臺電商流量紅利已過、增長乏力之時又讓各家商戶看到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電商模式。公開資料顯示,禮物說、西柚集和靠譜小程序等電商小程序在近期相繼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而微盟作為小程序的第三方服務商也拿到了新一輪融資。

經過一年的發展孵化的生態,小程序讓騰訊看到了扳倒阿里電商帝國的可能性。不過,極光分析研究院分析總監唐欣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受到小程序留存流量能力弱、電商的產品質量、商家信任度隨著業務爆發式增長而問題頻現時,電商小程序會達到一個限度,再要突破就會很難。總體規模和整體電商相比較小。

 阿里和騰訊:電商成本之爭

儘管騰訊副總裁張小龍在2018微信公開課上曾指出,“小程序不是專門為電商準備的”,但種種跡象卻表明小程序電商的時代確實來了。

公開資料顯示,小程序第三方服務商微盟宣佈完成10.09億元的D1輪融資,刷新了微信生態服務商的融資紀錄;有讚的上市,也吹響了微信生態第一股的號角;而京東正式發佈開普勒輕商城,成為做微信生態的零售服務商。

微信小程序為何會成為電商新寵兒?經過本報記者採訪的多個參與了小程序的電商和服務商瞭解到,較低的獲客成本和流量紅利成為小程序爭奪商戶的重要原因。

微盟新零售事業部產品總經理衛曉祥告訴記者,小程序的整個營銷成本相對於淘寶來說很便宜。比如淘寶,單位有效獲客成本在100~200元左右,而且流量有越來越貴的趨勢,很多商戶處於只有單量沒有利潤,或者毛利很低的狀態。而微信的公有流量紅利因為小程序剛開放,還處於紅利狀態;另一方面,微信的收費流量途徑目前只有通過朋友圈的收費廣告以及遊戲中間的收費廣告,獲客成本大概是20塊錢一個有效用戶(跟品牌也有關係)。而上述成本計算也在玩物客好物商店電商負責人李本卿處得到了證實。

花點時間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程序依託微信這一社交平臺,社交屬性更強,也便於用戶觸達、內容營銷、分享。不過,上述負責人表示,天貓也非常重視內容和社群營銷,天貓目前基於用戶的搜索習慣和瀏覽習慣,商品的呈現也是千人千面。

中國電商中心曹磊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程序就是靠著背後龐大的用戶群體來搭建一個新的電商平臺,也間接開啟了新零售的一個新模式。尤其是對於傳統的線下零售行業來說,小程序讓線下門店突破線上壁壘變得更加簡單,不僅開發和運營成本低,而且功能也很齊全,完全促進了線上線下的相互發展。

  開發者棄用App?

其實,電商在小程序上已枝繁葉茂,京東、唯品會、蘑菇街等在內的電商平臺都從中獲得了海量新客戶,而像拼多多、貝貝拼團、折800、卷皮折扣等一批特賣網站也利用小程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至於原本依託公眾號做內容電商的內容創作者也紛紛將小程序電商視作下一個方向。

就在幾天前,拼多多完成了30億美元融資,估值接近150億美元。而原本運營不佳的禮物說也因為小程序復活,在近期宣佈完成1億元C1輪融資,投資方暫未透露。此前,微盟、靠譜小程序等小程序第三方服務商也相繼宣佈獲得新一輪融資。

微信開放平臺基礎部高級產品經理林興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微信將很快支持各個App直接打開小程序,滿足異業合作的場景。商業化方面微信也將繼續挖掘,包括正在內測的小程序廣告組件下一步將繼續開放,會有更多小程序開發者變身為“流量主”享有廣告收益。

目前,小程序廣告組件已全量支持推廣品牌活動、電商、移動應用及公眾號等4個類目的廣告,幫助廣告主商家釋放勢能。林興表示,2018年,小程序還將提供更多促成交易的能力,包括電商工具等,讓商家獲益,從而更有動力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實現商家與用戶之間的正循環。

可以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正在棄用App,轉向微信小程序,尤其是社交電商類的小程序。在騰訊微信小程序的大力推進下,淘寶、支付寶、百度等小程序相繼上線。QuestMobile報告顯示,當前遊戲類小程序佔比33%,第二大類別——網絡購物類小程序為17%。

衛曉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整個小程序分為幾個類型:工具、電商、小遊戲、本地化生活服務、綜合類,其中工具是排名是第一的,僅次於就是電商小程序。而微盟服務的客戶中,電商小程序佔總量的大部分,“屬於絕對優勢了”。

4月25日,微信發佈公告,宣佈“為支持小遊戲開發者更好將遊戲場景與廣告融合,現面向部分小遊戲開發者啟動激勵式視頻廣告組件測試”。

其實,微信小程序本身也在積極地佈局電商領域,李本卿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鼓勵電商小程序的發展,會從官方的角度,根據電商的營銷需求提供開發能力,好讓服務商們開發出偏社交類、營銷類的功能。

 小程序威脅阿里?

“在傳統電商上,我們知道不是我們的優勢。”騰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而小程序似乎是騰訊在電商領域“曲線追趕”的好方法。極光數據研究院分析總監唐欣表示,小程序電商相比阿里的電商體系,更加開放和自由。會搶佔一部分電商市場的份額。但他更多的可能是培育出一批獨立的電商企業。這個模式跟阿里的平臺有很大不同。

小程序有多火?追隨著騰訊的腳步,百度和阿里也已經入局。去年,支付寶做起了小程序,淘寶會員碼店鋪也像小程序。不過與微信的小程序相比,支付寶的小程序更多體現在便民屬性上的工具應用,屬於“用完即走”性質。當中整合了“淘寶外賣”“飛豬旅遊”等O2O業務,挨著淘寶搜索框的“會員碼”實際上是一個向用戶附近位置線下門店導流的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在電商場景上,阿里雖然做得較好,但其他業態卻難以觸及。

李本卿認為,小程序和淘寶天貓是兩個類型的電商,一個是平臺式的,雖然整體流量較大,但是商家為了曝光獲取流量還是需要採購,比如參加促銷活動或者購買廣告位,而小程序本身是去中心化的渠道加上天然的社交屬性,其主要負責的是服務有公眾號用戶和微信粉絲的。

衛曉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傳統電商蛋糕已經分割完畢,微信等於創造出了另一種電商業態,但是這種電商業態無法替代傳統電商,只能是開闢新的流量市場。未來,小程序+公眾號生態的電商銷量可能會佔到市場份額的一半。

不過,電商小程序的一些短板仍需解決,曹磊表示,留存流量仍是電商小程序的一大短板——雖然有部分小程序已經殺出重圍,但是普遍來講,主打“即用即走”的小程序在用戶留存上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阿拉丁發佈的小程序白皮書中顯示,小程序的平均次日留存在13%左右,但是雙週留存驟降到僅有1%。輕易擁有的也不在意失去,這大概是小程序目前的一個癥結所在。另一方面,由於受控於微信——比起App,尤其是安卓版的高自由度,小程序要面對很多來自微信的限制,從功能接口,甚至到類別內容,都要接受微信的管控,部分敏感內容還很容易遭受封禁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