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大蒜獨頭蒜太多,那是不懂「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話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諺語。這句話所說的意思就是要掌握好大蒜的栽種季節,也就是必須要在九月之前,如果超過九月份,那長出來的大蒜則不會分瓣,全部長成獨頭蒜。所以,如果要提高大蒜的產量,掌握好播種季節非常重要。

種大蒜獨頭蒜太多,那是不懂“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話

獨頭蒜實際上一種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相當高的一種大蒜,有“從地裡長出的青黴素”的美稱。但對於種大蒜的農戶來說,為什麼不喜歡所種下的大蒜長成獨頭蒜呢?實際上,獨頭蒜雖然價值較高,但因其不能分瓣,會嚴重影響到產量。所以在生產上,不符合農戶的生產要求,對此才對其避而遠之,嚴防大蒜長成獨頭蒜。

獨頭蒜的形成,並非只有播種季節沒掌握好這個原因,還有很多原因,比如說蒜種選用不當、土壤瘠薄、密度過大、管理不善等等原因都會造成大蒜形成獨頭蒜。但是,播種期沒選擇好,長出獨頭蒜的概率相當之高,可以高達60%以上。

種大蒜獨頭蒜太多,那是不懂“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話

實際上,在全國來說,大蒜的播種期會根據南北氣溫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也不盡是在九月前播種,會有春播和秋播之分。因為大蒜一生的生長髮育,可分為萌發期、幼苗期、花芽鱗芽分化期、蒜薹伸長期、鱗莖膨大期和生理休眠期等6個生長時段。需要通過春化,即經過一個月以上0℃~4℃的低溫天氣,然後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和較高的溫度下才能完成光週期,生長點才能進行花芽分化,出現鱗芽正常生長,既抽薹,又分瓣。

所以,南北方的氣候不同,則播種期就會有所不同,在南方,多數情況下都是在九月份以前完成播種。而如果播種晚了,不僅僅是會致使營養物質嚴重不足影響鱗芽分化,產生獨頭蒜、少瓣蒜。另外,還會出現植株的生長點不能分化花芽,以後處於長日照和溫暖氣候下,鱗芽發育較快,形成無薹蒜。

種大蒜獨頭蒜太多,那是不懂“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話

因此,如果在九月後播種大蒜,如果大蒜未通過春化階段,而且它們在生長的早期營養又不足,則既不能形成花芽抽苔,也不能在盤莖上圍繞花芽產生倆芽以形成蒜瓣,只是在植株最裡面一層葉鞘的基部逐漸膨大,吸收外圍各層葉鞘的養分,最後生成一個不分瓣的獨頭蒜。

雖然說獨頭蒜會影響到產量,但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畢竟在那裡擺著的,可能對於普通農戶來說,會覺得獨頭蒜越少越好,但對於那些善於經營特色農產品的農戶來說,不僅希望獨頭蒜多一些,甚至還會專門採取各種措施生產出獨頭蒜。隨著人們對獨頭蒜的認識不斷提高,其經濟價值也隨著提升,所以,栽種獨頭蒜的農戶也越來越多。

種大蒜獨頭蒜太多,那是不懂“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話

但是,如果想種植出獨頭蒜,也不僅僅只是採取晚播的這種方式,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A做好整地做畦。需要選擇沙壤土或輕壤土,不能連作。在前面的農作物收穫後,每畝地施農家肥5000斤、過磷酸鈣 100斤作基肥。淺耕打理後將土地整理成1.5米的平畦。

B做好蒜種選擇。獨頭蒜的蒜種需要從蒜瓣較多而蒜瓣較小的大蒜品種中選擇,並且要從獨頭蒜產生率高的品種中選擇,每個地方可以選擇出適宜在當地種植的、獨頭率較高、單頭重較大的品種。但是種瓣也不能太小,否則生產出的獨頭蒜就會太小,失去商品價值。一般要求獨頭蒜的單重在5~8克。

C掌握播種時期。如果沒掌握好播種時期,播早了,蒜苗的營養生長期長,積累的養分較多,則就會很少長出獨頭蒜。而如果播得太晚了,獨頭蒜就會長得太小,也會失去商品價值。所以,一般秋播地區都比普通大蒜推遲50天左右播種,而且掌握好播種密度,每畝地用種量一般為100斤左右,株距3~4釐米,覆土厚3~4釐米為宜。

種大蒜獨頭蒜太多,那是不懂“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話

D加強田間管理。在種植過程中,要適時進行中耕、除草、追肥、灌水等管理,在蒜頭膨大期間要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

E掌握收穫時間。秋播地區一般在第二年立夏前後,當假莖變軟、下部葉片大部分乾枯後及時挖蒜。收早了,獨頭蒜不充實,收遲了,蒜皮變硬,不易加工。加工用的獨頭蒜,挖出後及時剪除假莖及鬚根,運送到加工廠,要防止日曬、雨淋。作為鮮蒜上市出售的,挖蒜後要在陽光下晾曬2~3天,防止黴爛。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