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媽媽的傷心事》,孩子真實描述,暗藏家庭教育現狀

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階段,不只是掌握基礎知識的黃金時期,更是鍛鍊自己的口語外交能力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根據我多年從事語文教育的經歷來對孩子的思想進行剖析,現在的小學生在三年級就步入了叛逆期,作為教師要密切重視孩子的一舉一動以及語言表達方式。作為語文教師,我以為從孩子的文筆和作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的內心國際,以及他現階段形成的初步的人生價值觀。

作為教師在課後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閱覽的時分,我常常重視的是孩子的想法,作業完結的質量是第二位的。就像兵書上說的,知己知彼才幹攻無不克,對於孩子的瞭解越深化,就越能順利的展開教育工作。

前陣子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業是《媽媽的悲傷事》我想通過這樣的文章,我能夠了解孩子對家人的瞭解程度,一起反應個人家庭生活生長環境。沒想到從小學生的筆下通過她實在的描繪讓我讀到一篇隱藏了現代家庭教育現狀的文章。

小學生作文《媽媽的傷心事》,孩子真實描述,暗藏家庭教育現狀

孩子文章開頭寫的是媽媽有許多悲傷事,看著看著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媽媽呀。

''媽媽很辛苦,因為她總是低頭玩平板,脖子酸了也不抬頭,媽媽還很累,每天逛街逛一天,腰痠背疼也不改,媽媽很悲傷,因為她前幾天買的衣服現在打折了。''

小學生作文《媽媽的傷心事》,孩子真實描述,暗藏家庭教育現狀

作為孩子的教師,我看了表示同情媽媽的一起深深的''嫉妒'',這樣的媽媽一定是每天很多空閒才幹幹那麼多悲傷的事,作為在深夜還在批改作業的教師,我看到以後想說同樣作為女人,我的悲傷只有熬夜批改作業。

小學生作文《媽媽的傷心事》,孩子真實描述,暗藏家庭教育現狀

我看完才理解,孩子對於媽媽的吐槽或許來自於缺少媽媽的教育和陪同,媽媽能夠裝扮自己,自己漂漂亮亮的,但是為人母更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愛,當孩子的童年韶光餘額缺乏,那個時分媽媽的悲傷事或許就是後悔當初沒有陪同孩子。大多數家庭都存在這樣的現狀,我不能不感嘆:同一個國際同一個媽媽。孩子們真的需要你們的陪同,而你們也儘快把你們給電子產品和休閒的時刻用來給孩子吧,不然不只你們的悲傷指數會上升,孩子們會更悲傷。

我想假如媽媽看到自己孩子寫的這篇文章或許應該檢討檢討自己,把用在自己身上的時刻勻出一些給孩子。你給孩子的愛是用多少金錢都換不來的,這不只讓孩子感到安全感,更是自己最大的財富。大家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