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的VR看房與指揮家的定製VR看房到底有什麼區別?

前言:

應該很多人都在世界盃上看到了貝殼找房的廣告,其中一句宣傳語“VR看房”讓人印象頗深。貝殼,找房大平臺,擁有全面、真實的房源信息,以及VR看房、房屋估價、智能推薦等業界創新技術,以為2億家庭提供品質居住服務為願景。

從技術上來說,到底貝殼找房的VR看房,跟指揮家所做的VRoom虛擬看房有怎樣的區別呢?

區別一

場景不同丨實景場景建模與虛擬場景建模

貝殼找房與傳統全景樣板房的區別就在於實現將實體場景數字化。並非採用傳統的360°全景相機,而是使用了定點VSLAM技術。諸如眾趣的3Dpro相機,150㎡的房間,40分鐘就可以實景建模完畢。

利用了VSLAM技術的三維掃描相機有三組面向不同角度的深度視覺攝像頭傳感器,每組攝像頭又包括一個紅外接收相機,一個RGB彩色相機,一個紅外發射器。這個攝像頭你可以當做iPhone X前置攝像頭的傳感器,只不過iPhoneX用來人臉建模,而VSLAM三維掃描相機用於場景建模。而VSLAM是因其採用了RGBD深度相機模塊,比激光SLAM有著低成本的優勢,在特定場景內滿足精度的要求,非常適合房產中介行業應用。

貝殼找房的VR看房與指揮家的定製VR看房到底有什麼區別?

(VSLAM技術的三維掃描相機應用流程)

既然是相機,就需要定點拍照採集數據。可以在現場通過ipad操控需要拍攝的畫面,然後後期將拍攝的目標場景或物體的深度圖像上傳到雲端,通過雲端將對這些數據進行降噪、特徵點提取,將圖像中的深度、紋理等基本信息一一匹配,結合相機的相關參數,重建出3D場景的模型。

貝殼找房的VR看房與指揮家的定製VR看房到底有什麼區別?

(虛擬場景製作流程)

而在定製化VR地產虛擬樣板房的製作中,需要對虛擬場景進行建模,場景並不真實存在。諸如“王者榮耀”裡的塔,就是個虛構的建築。對於沒有實體樣板房也沒有實體建築的開發商來說,只有虛擬場景能夠滿足購房者提前看房的需求。就如指揮家在上海所做的陽光城·檀越101,將正在建造的項目提前面向受眾進行展示,每平米超過10萬的豪宅也能夠提前蓄客。

區別二

自由度不同丨3自由度到6自由度的區別

在貝殼找房的VR地產使用場景中,使用者需要將手機放到VR盒子裡,然後通過旋轉頭部逐漸在房間內移動。

而手機盒子只能實現三個方向的自由度:

貝殼找房的VR看房與指揮家的定製VR看房到底有什麼區別?

上圖是VR頭顯,用手機盒子只能實現Picth、Yaw和Roll三個旋轉方向的自由度,而空間方向的x、y、z並無法移動,也就是沒有空間定位追蹤。3自由度跟6自由度的區別,其實就是,3自由度你只能站在原地看房,而6自由度,你可以走進房間。

貝殼找房的VR看房與指揮家的定製VR看房到底有什麼區別?

(圖為指揮家所做的萬科湖心島虛擬樣板房)

在2017年年底HTC VIVE推出了採用inside-out追蹤技術,支持六自由度(6DoF),可實現大空間(world-scale)定位的VR一體機,擺脫了有線的束縛,提供了更好的沉浸體驗。

在6自由度的移動體驗中,通過瞬間移動的方式能夠讓用戶選擇自己要跳轉的位置點。確定後在保持人物膠囊體的旋轉量的情況下瞬移到該位置,在視覺上表現為同一觀看角度的視角放大。這樣即避免了暈動症又可以保證用戶不會丟失方向感。

基於空間定位技術及6自由度的沉浸感體驗中,我們在虛擬世界中可以實現更為真實的交互體驗。

比如通過VR設備中的手柄上的按鈕,點擊虛擬空間相應的交互按鍵完成交互。比如在VRoom這款產品內,指揮家嘗試採用讓交互按鈕立體化,以適應新的交互背景。平面hover狀態變成了立體的物品overlap狀態。供用戶選擇的菜單照片也變成了縮微模型。

以切換沙發為例,傳統方式是點擊平面按鍵後出現選擇菜單,然後點擊相應的圖片選擇沙發。而在VRoom設計方案中,用手柄觸碰立體的魔方按鈕後出現三個小沙發模型,然後選擇小沙發進行切換。在虛擬的空間中,能夠互動幾乎是體驗過的人感到最為驚奇的一點。這種功能應用到家裝家居中,絕對能迸發出更有意思的產品來。在九牧廚衛的VR虛擬樣板房中,按鍵交互實現又有了新的功能,比如可隱藏的升降抽油煙機,一碰即可打開的櫃門,虛擬空間內,更好的體驗未來的家。

貝殼找房的VR看房與指揮家的定製VR看房到底有什麼區別?

(貝殼找房VR體驗)

區別三

客戶群體不同丨實體真實房源與在建期房

同為地產服務,但細分開來,服務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貝殼找房更多的則是為二手房源和房屋中介服務,通過線上APP看房,在APP內撥打房源銷售的電話,點擊語音說明,以便更全面的瞭解房屋的信息。移動式的分享方式,在較微樓書相比線上傳播也更為全面。而微樓書這種符合開發商樓盤的定製化需求,目前仍是樓盤售樓主力軍。

而指揮家VR的產品VRoom所應用的更多的則是在建期房。因為某些原因,小區還未建設完畢,然而為了“高週轉”需要不斷提高銷售的速度。想要3套風格不同的樣板房,在虛擬世界中,顯得更為簡單。只需要簡單的扣動下VR手柄上的扳機,地中海風格的豪宅與中式豪宅,1秒即可切換。

不論是為C端看房者提供便利的貝殼找房,還是希望使用科技案場虛擬營銷技術提高去化率的房產開發商,出發點其實都是將傳統的房地產行業與現代科技行業進行融合。便利置業顧問的同時,也便利了看房者。科技產品的進步,也是整個時代的進步。房產,亦或是其他傳統行業的產品,相信有了科技的介入與融合,未來都將老少皆宜,學習零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