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貝殼

貝殼(shell)是指許多貝類、蚌類、海螺類等軟體動物所具有的鈣質硬殼。人類對貝殼的應用由來已久,

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就開始用打孔的貝殼製成裝飾品,這應該是人類最早的飾品。貝殼在遠古時代還曾經作為錢幣使用。現在貝殼被用來製作紐扣、珠子、弧面寶石、鑲嵌品、貝雕、盒子和傢俱的鑲嵌品等,應用更加廣泛。

科普 貝殼


一、貝殼的基本性質

(一) 物質組成

貝殼的無機成分主要為文石、方解石。貝殼主要由三層組成,其最外側為介殼質組成的錶殼層(殼皮),中間是由晶質碳酸鈣(通常是方解石)稜柱體組成並由介殼質粘結的晶質層(殼層)。這兩層都是由外套膜邊部的細胞分泌的,一旦形成後,其厚度不再增加。第三層,主要由疊覆的文石片狀晶體組成並由介殼質粘結,稱為珍珠質層(底層),它是由外套膜的全部外表面分泌的並在軟體動物存活期間隨時間增厚。暈彩是光從珍珠質層內部反射出時發生干涉效應的結果。習慣上,將貝殼內壁的珍珠質層稱為珠母(質)。


科普 貝殼

硨磲


(二) 化學成分

貝殼的化學成分與珍珠類似。無機成分:CaCO3,約佔 90%左右,以及少量的水(<1%);有機成分:碳氫化合物(天冬氨酸、穀氨酸、甘氨酸等),約佔 10%左右。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女口 Si、Al、Mg、Si、K、Fe、Rb、Cu、P 等。

(三) 結晶狀態

科普 貝殼

各種貝殼


無機成分:斜方晶系(文石),三方晶系(方解石),呈放射狀集合體。有機成分:非晶質。

(四) 光學性質

1.顏色

科普 貝殼


常見顏色:可呈各種顏色,一般為白、灰、棕、黃、粉等色。

2.光澤

油脂光澤至珍珠光澤。

3.光性特徵

集合體。

4.多色性

無。

5.折射率和雙折射率

折射率 1.530—1.685;雙折射率 0.155,集合體不可測。

6.紫外熒光

因貝殼種類而異。

7.吸收光譜

不特徵。

(五) 力學性質

1.解理

無。

2.硬度

摩氏硬度為 3~4。

3.密度

2.86(+0.03,-0.16)g/cm3。

(六) 放大檢查

層狀結構,表面疊復層結構、“火焰狀”結構等。

(七) 特殊性質

遇鹽酸起泡。

(八) 特殊光學效應

可具暈彩效應,珍珠光澤。

二、貝殼的品種

科普 貝殼

硨磲擺件


貝殼的品種很多,據稱有 11 萬多種。其中重要的可作飾品的貝殼有硨磲貝、鮑魚貝、三角帆蚌、背瘤麗蚌、馬蹄螺貝、黑蝶貝、白蝶貝、珍珠牡蠣貝等。

科普 貝殼

硨磲三陽開泰


三、貝殼的優化處理

(一) 覆膜處理

貝殼表面覆塗珍珠精液等材料,可仿珍珠,放大檢查,可見部分薄膜脫落,表面光滑無砂成光澤異常,內部呈層狀結構。

(二) 染色處理

貝殼可染成各種顏色,放大檢查可見粒層間或粒隙顏色集中。

四、貝殼的質量評價

科普 貝殼

硨磲花開富貴


優質的貝殼要求顏色豐富或潔白無瑕,珍珠光澤強,有強的伴色或暈彩,無裂紋或其他瑕疵,塊度(厚度)大,形狀好。

科普 貝殼

硨磲愛情鳥


五、貝殼的產地

科普 貝殼

硨磲碩果累累


貝殼生活在水域中,如大海、湖泊及大的河流之中,世界上水域發育的國家均有產出。

科普 貝殼

硨磲貔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