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氏核雕傳承人之一,天工開物,匠心獨運

風箏之都濰坊,也是核雕技藝的發源地之一,今天的主人公李建剛老師便出生在這裡。李建剛,福建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濰坊市核雕協會專業委員會理事,都氏核雕第四代傳承人之一,一個個頭銜處處彰顯著他的藝術光芒。

1979年出生的他從小就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喜愛美術和手工,動手能力極強,這也是他以後從事藝術手工業的原因之一,從小與藝術的這份緣分使他選擇了福建師範大學藝術系。在大學生活中,他接觸了各種藝術門類,逐漸對藝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都氏核雕傳承人之一,天工開物,匠心獨運

畢業之後他從事了多個行業,幾經輾轉,發現自己還是對核雕這項手工技藝興趣濃厚,以興趣為出發點做一件事成功最容易,只要是關於核雕這方面的書籍,他看到就愛不釋手,平時有時間他常蒐羅核雕的有關資料。2004年他有幸結識了當代核雕大師都傳恭老師,並有幸拜在門下,跟隨老師潛心學習核雕技藝之後,他才真正體會到了方寸之間,盡顯大千的核雕世界,都老的諄諄教誨時時刻刻激勵著他的核雕生涯之路,至今對他也造成了很深的影響。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他獲得了成功,作品《古代轎車》在2015年第九屆中國(濰坊)風箏產品博覽會暨第四屆濰坊工藝美術節中獲得金獎,這是他獲得的第一個大獎,他特別記憶猶新。

慢慢的他獲得的榮譽越來越多,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依託眾多老師前輩的大刀闊斧風格加以現代的精工寫實,逐步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元素,在歷屆的各級展會上屢獲獎項,深得各界收藏家與文玩愛好者的喜愛,2018年7月,他受邀參加亞太手工藝文化周精品博覽會。

他說,核雕之美,是大千世界的濃縮,是核雕工匠的心靈世界,每一顆核雕作品的完成都匯聚了核雕人豐富的想象空間,用鬼斧神工這個詞語形容一點都不過分。桃核的紋理都不盡相同,如何在毫無規律的紋理上做文章,這需要豐富的技藝經驗和獨具匠心的構思,從事核雕十幾年以來,他總覺得時光如梭,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坐在工作臺前雕刻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會過去,核雕這份事業,他會夜以繼日的做下去。

都氏核雕傳承人之一,天工開物,匠心獨運

天工開物,匠心獨運,祝福他的藝術道路越走越遠,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