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女兒拉板車帶90多歲的母親游中國 兩萬多公里走壞37雙鞋


百善孝為先,孝順的表達也視不同環境不同人有著不同的表達。對於60多歲的退休教師謝淑華來說,讓母親親眼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就最好的孝順。

謝老師家的經濟條件挺好,幾輛私家車。但是90多的母親特別暈車,“以前也開車帶著母親旅遊,但是暈車吐的不行”。於是謝老師從新聞得到啟發,用板車拉著母親遊全國。圖為長沙市人民西路,謝淑華將媽媽許美榮老人從人力車上扶下來,帶她去看湘江。

從徐州豐縣出發, 43天后,行走3500多里,車隊順利抵達北京。當到達天安門廣場、走進毛主席紀念堂時,看到媽媽滿臉的興奮,謝淑華終於舒了一口氣,“我的心裡從沒有那麼滿足過,因為我從沒有見過媽媽那樣開心,笑容那麼燦爛。”


在去北京路上,母親知道謝老師的腳上磨出了血泡,提出要不走了,回家。“當時我就跪在媽媽面前,我說當年您吃樹皮、吃柳條,拉扯我們姊妹5個吃了那麼多苦,只要您身體好,願意出來走走,我就願意拉著 您。”“要知道,那個年代,吃都吃不飽,更何況媽媽一直堅持供我們上學。”謝淑華出生於1951年,到了上學的年齡,周邊幾百個孩子,很少有人上學, 她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就這樣,離開北京,她們的目標就海南島,實現母親看海的心願。每天5點動身,一天走十幾個小時,路況好的時候可以一天最多可以走75公里,一般會走50公里。

一路上,她們也遇到很多好心人。抵達石家莊時,當地一家醫院的院長曾經免費為她們做過體檢,“我媽媽的心臟和骨密度比我的還好。”;抵達武漢後,就有多名志願者一路陪同遊玩武漢的各個景點。所到之處都圍了好多人來看望。

謝老師說,拉著人力“房車”,帶母親步行上萬里路,自己原來的風溼性關節炎、中度脂肪肝、腱鞘炎等疾病症狀,找醫生也沒看好,如今竟然奇蹟般消失。母親也感嘆:“這一路看了少林寺、岳陽樓,走走看看,風景很好,就是辛苦了孩子。我心疼女兒走路辛苦,但是看到她越走越健康,又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