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綠色發展走出脫貧新路徑

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高帆 楊振輝)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淅川縣堅持綠色為底,短、中、長三線產業相結合,短線圍繞食用菌、蔬菜、光伏產業等短平快產業;中線發展林果業;長線做大做強旅遊業,唱響短、中、長扶貧產業“三重奏”。貧困群眾如何從三線產業中享受到產業扶貧帶來的效益?產業扶貧如何發揮“造血式”效應?淅川縣將貧困群眾與企業、新型經營主體、村集體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利益聯結,通過三權分置、保底分紅、資產收益、返租倒包等多元化模式實現量身訂製帶貧模式,真正將貧困群眾嵌入產業發展當中,讓貧困群眾見實效,讓扶貧產業持續發展。

短、中、長產業“合奏”填補產業發展“空白期”

8月9日,淅川縣老城鎮黑龍泉村,劉根太和妻子正在門前的杏李基地內修剪果樹的枝條。“今年賣了8萬多斤,收入十幾萬元,跟去年差不多。”劉根太的妻子羅京娥告訴記者,靠著杏李2017年這個7口之家脫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2012年開始學著種杏李。但是杏李前三年不能掛果,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直到去年才真正開始見到效益。”羅京娥說,沒有果收的時候,他們就在地裡套種花生、中藥材等能夠短期見效的作物。今年又養殖了250只鵝,來彌補林果業週期長帶來的“空白期”。

在淅川縣厚坡鎮崗西村,貧困戶張東風靠著小龍蝦產業日子越來越有了盼頭。“去年秋天挖塘,冬天投苗,春天蝦都長到六七錢大了。”張東風扳著指頭算道:“挖塘和買蝦苗花了8000多元,今年已經賣了兩茬蝦,收入1萬多元,塘裡還有300多斤蝦。”在崗西村,貧困戶通過入股的方式,成立專業合作社,藉助水產大戶的技術力量,發展小龍蝦產業。塘裡養殖小龍蝦,塘堤上種植軟籽石榴和中藥材,朝著提供漁需、餐飲、龍蝦配送等一條龍服務的方向邁進,短、中、長三線產業有效結合。憑藉著小龍蝦生長週期短,見效快的優勢,淅川如今在崗西村的帶動下,全縣共發展小龍蝦2.5萬畝,貧困戶戶均1畝蝦,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同樣的產業結合也正在荊紫關鎮廟嶺村進行著,利用全村丘陵面積大的優勢,村支部牽頭成立了林果專業合作社,與群眾簽訂合同,統一負責技術、管理和銷售,收益按2∶8分成,帶動全村420戶群眾發展大櫻桃800畝、薄殼核桃2200畝。去年以來,發展林下經濟,套種油用牡丹、白朮、何首烏、黃姜、花生等經濟作物2400畝,實現了38戶貧困戶“林果經”全覆蓋,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針對村裡留守婦女群體大、富餘勞動力多的現狀,該村建立起了扶貧車間,加工鞋業,先後安排就業60餘人,其中貧困人口16人,月人均務工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走出了一條“林果經”結合、短中長並舉的產業發展之路。

走訪淅川,無論是在毛堂、西簧、荊紫關等山區,還是在滔河、盛灣、大石橋等庫區,各個鄉鎮的產業藍圖正逐漸趨於清晰,實現從零到有、從弱到強的突破。在產業的選擇上,中線林果業搭配短期林下養殖、小龍蝦、食用菌;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開闢公益崗位,納入產業務工,短中長的搭配填補了產業發展的空白期,讓貧困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效益。

群眾、企業、政府“合奏”多元帶貧模式實現攜手共贏

“產業選准以後,調動帶貧主體和貧困戶的積極性,實現多方共贏,才能確保扶貧產業的動力和發展活力。根據產業發展實際,量身訂製帶貧幫扶模式,實現群眾、企業、政府之間的合作共贏是關鍵。”淅川縣縣長楊紅忠說,淅川緊緊握住土地流轉這把“金鑰匙”,通過把農戶零碎的土地統一流轉給帶貧龍頭企業,由帶貧企業進行規模化種植,實現土地的保值增值;通過產業帶動,把貧困戶組織起來,參與產業基地管理,用土地創造收益,構建利益共同體,實現二者的雙贏。根據每個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將群眾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淅川通過三權分置、資產收益、返租倒包等帶貧模式將貧困群眾納入產業鏈條當中。

老城鎮的杏李產業採取的是“保底分紅”的模式。林果業最重要的是銷路問題,這對於老城鎮發展杏李產業的貧困群眾來說已不是難題,該鎮在發展杏李產業之初就引入了淅川縣中線水源杏李林果有限公司,鎮上和村裡為企業協調土地流轉,招募貧困群眾為企業進行土地平整、管護等任務,企業負責提供苗木、技術培訓和產品回收,農戶負責種植、管護,協議約定3年後畝淨效益保底3000元,不足部分由企業補齊,超出部分由村委會、龍頭企業、農戶分別按5∶10∶85的比例分享淨收益。“保底分紅”模式不僅讓企業節省了地租、僱工、水電路配套等多項開支,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和產業發展的機會,也讓村集體有了更多收益,實現三方共贏。目前,淅川已採用這種模式建成千畝以上杏李產業基地12個,畝效益在6000元左右。

在九重鎮發展的軟籽石榴產業,通過土地“三權分置”,政府負責頂層設計,購買公共服務,落實產業發展資金等。以仁和康源為龍頭企業負責承貸、擔保、使用和償還產業貸款,在農戶土地上發展產業;同時保證地租支付期限、淨收益貧困戶得50%、企業得40%,產業基地貧困勞力上崗率不低於40%等。農戶拿土地入資,在獲得固定地租收益的基礎上,產業見效後,鄉鎮政府(村委會)、企業和農戶按1∶4∶5的比例約定各方權益,其中10%歸鄉鎮政府(村委會),40%歸龍頭企業,50%歸農戶。目前淅川縣渠首區域的九重、香花、厚坡三鎮,採取這種模式發展軟籽石榴,基地規模已達2萬餘畝,畝效益1.5萬元左右。

在金河鎮玉皇、東昇等8個行政村,農戶以土地入股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產業種植、管理等工作,公司負責苗木、農資、技術和銷售,將群眾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增加務工收入,使貧困群眾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資產收益”式轉換。產業見效後,農戶、公司和合作社按5∶4∶1分享淨收益。目前,該鎮發展油用牡丹近1萬畝,帶動1200戶群眾參與,僅每年務工增收7000元以上。

在淅川滔河、毛堂等鄉鎮,食用菌產業比較成熟,龍頭企業為了實現產業的規模化和智能化,租賃貧困戶土地進行食用菌大棚建設,貧困戶通過小額貸款或到戶增收資金向龍頭企業購買菌棒發展產業,企業在產業發展中負責技術服務、產品回收。為了保證貧困戶菌棒的質量,龍頭企業會利用技術和設備優勢,在菌棒出菇前代為管護。目前,淅川縣滔河、毛堂、西簧、老城、大石橋等五個鄉鎮採用這種“返租倒包”模式,發展香菇3000萬袋以上,帶動4000餘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

四種帶貧機制,明確了企業、政府、貧困戶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發展產業的前期投入、技術服務、市場銷售主要由企業來做,解決了貧困戶過去那種“單打獨鬥”帶有的風險問題。同時,貧困戶可以獲得地租、務工、分紅或經營收入,收入渠道由單一變多元,收益實現最大化、穩固化,解決了收入少、脫貧難的問題。對於企業而言,藉助產業基地配套等扶持政策快速壯大,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發展慢、帶貧積極性不高的問題,“一舉多贏”的局面為產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帶貧主體和貧困戶兩者之間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僅把帶貧主體做大產業和帶貧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挖掘出來,而且充分運用市場槓桿、利益槓桿這個最具吸引力的手段,使貧困群眾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自覺去參與產業發展、獲得更大收益,實現了帶貧主體與貧困戶利益上的雙贏。

“產業的發展投資大、週期長,作為政府,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做好貧困群眾的代言人,為企業解決發展難題,通過引入農業保險、鼓勵帶貧主體上市、研究靈活的融資機制、上冷鏈倉儲反季節銷售等有效辦法,降低帶貧主體和參與產業貧困戶的風險控制是我們的責任。”楊紅忠說,淅川縣政府、群眾、企業三方將各司其職,統籌合作,持續推進扶貧產業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