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大人,永远无法理解孩子的世界。”

当然,一个孩子去理解大人的世界也没那么容易,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习惯称这个过程为成长

而讲述成长最好的季节是夏天,窗外明亮盎然、内心躁动苦闷。

上周,小编就遇上了这样一部影片,一个关于“一夏长大”的故事。

《西小河的夏天》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之所以关注到这部影片,是因为作为一部处女作,它起点蛮高的。

2017年釜山电影节上它杀出重围,成为唯一一部获奖的华语影片

导演周全,因为和李安有着相似的美国求学经历,相似的摄像风格,被许多同行称为“小李安”。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凭借这部影片,他还获得了贾樟柯的赞赏:

从片子里能看到一个导演对故土的热爱、对人物内心的精准拿捏、对节奏和环境的熟练掌控。

刷了几家电影院的排片,小编终于看到了这部影片。要说观影感受嘛,感觉像是喝了一杯白开水

别人家的电影都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这部电影,导演却直接上了生活的原材料

剧情上没有过多的设计,几乎是照搬了生活的原型。

看似漫无目的地叙述着生活的琐事,却又溪水潺潺的浸入观众的内心。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西小河的夏天》颇有导演自传的味道,故事设定在导演的故乡,除了没有采用方言外,影片几乎原汁原味的还原了南方小城“小桥流水人家”的模样。

影片中,85后小男孩顾晓阳更像是导演的影子,在1998年的夏天,他经历成长的疼痛感。

顺便又用10岁孩子的视角,窥伺了大人们的世界

自传式的影片注重是自我表达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从《西小河的夏天》流水账般的叙事中,小编总结了下,导演的核心思考可以归结为三句话。

第一句:当我是个孩子的时候,很孤独。

1998年对于顾晓阳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全程转播世界杯足球赛,顾晓阳的偶像皮耶罗将征战第16届世界杯。

这极大地鼓舞了小粉丝“10号球衣”的梦想。

顾晓阳的学校要组建一支新足球队,他兴致勃勃的拿到了申请表。

10岁的他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梦想。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但是,他该如何跟父母沟通、争取呢?

顾晓阳出生在一个家风严谨的家庭。

父亲是他学校的教导主任,严师严父双重身份加持,让顾晓阳在父子关系里,一直处于绝对服从的状态。

父亲命令禁止,踢足球是不可能的,学业为主。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顾晓阳的妈妈是越剧团演员,事业处于上升期,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

1998的夏天,这个家庭即将双喜临门。

做了10年的教导主任的爸爸,终于等到了升职为副校长的机会;

妈妈更是有望追逐梅花奖,盼望着功成名就之后为家里换套大房子。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而顾晓阳彻底被忽略了。

看似严谨的家风之下,顾晓阳的内心却是在“放养模式”下成长的,缺乏陪伴,孤独苦闷。

被父母剥夺了踢球的自由之后,他在学校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常常形单影只

的在台门的院子里等待父母回来。

至于那张申请表,连同对足球的热爱,被他藏在了床底的百宝箱里。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拿出来遐想、膜拜。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这位85后导演作为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他有意在刻画这一代人童年里的孤独感。

父母各自忙碌,缺失兄弟姐妹的相伴成长,小伙伴基数大幅减少……

孤独,成了他们成长路上必然面对的课题。

第二句:成长,不只是小孩子的事情。

影片其实在暗示一个观点,生活就像小城里流动的西小河,没有人的处境是永恒不变的。

顾晓阳的成长是在发现父亲暧昧的婚外情之后。

六一儿童节那天,他撞见父亲和新来的沈老师抱在一起。小小的世界观受到了重创,内心的叛逆也开始萌芽。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父子之间的关系逐渐从绝对服从,变成了一场子对父的暗自叫板

顾晓阳率先采取的反抗方式是踢足球,他不再压抑自己的爱好,主动找了同住一台门的郑爷爷拜师,恳请他帮助自己练习足球。

这个夏天,两人相互陪伴,互相弥补了内心的情感缺失。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郑爷爷接晓阳放学,陪晓阳训练足球,带晓阳去看世界杯,听晓阳倾诉心里的秘密,甚至跟着晓阳一起去“捉奸”。

于是,郑爷爷成了晓阳成长的通行证,一方面能帮助自己入选足球队,另一方面又能帮助自己侦察父亲的婚外情。

但是,郑爷爷也在生活的长河里,他要面临的成长是与外界和解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年老执拗的郑爷爷,和所有守旧的老人一样,他拒绝新生活的到来。

他反对着老城改造,阻止着儿子将纺织厂迁去深圳,拒绝着和儿子一起去深圳生活。

但是,他也留不住过去,纺织厂生意萧条,老工友纷纷下岗。他独自住在台门,其实是想留下来,陪伴意外离世的孙子。

但是,三年间他连去孙子墓地的勇气都没有。

郑爷爷像是卡在时代变迁缝隙里的人,不肯走向未来,也回不到过去。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顾晓阳的爸爸暧昧的婚外情,进展的没有那么顺利。

他悄悄地跟沈老师制造着交集,在卫生间注意着装,策划着两人的约会。

但是,两人的年龄差距,直接暴露了他人近中年的尴尬,在这份暧昧的婚外情里,他不仅没有春风得意,反而暗自神伤。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他面对的成长是残酷的,各方势力都在加剧着他的

中年危机

作为一个父亲,他面对顾晓阳的逆反心理束手无策。

面对暧昧的婚外情,他的状态已经满足不了内心的躁动。

回归家庭,妻子即将功成名就,他畏惧女强男弱的家庭地位。

在事业上,他不会阿谀奉承,唾手可得的副校长职位岌岌可危。

这个夏天,成长不再只是小孩子的事情,而是台门里三代人,在这个夏天都要面对的课题。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第三句:生活就是一地的鸡毛,不同的是情感表达的方式。

导演在努力还原小城的生活方式时,更注重还原了小城人情感表达的方式。

面对丈夫的不忠,顾晓阳的妈妈是警觉的。她察觉丈夫下班后的异常,衣服上出现的可乐污渍,口袋里的女士手帕。

但是,她的处理方式是中国妻子惯用的隐忍。

当丈夫和沈老师的暧昧被儿子顾晓阳当面戳穿时,她不得不面对婚姻的隐形炸弹,苦闷,争吵,最终以家庭为重。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相比于情场失意,事业受挫才真正给了顾晓阳的爸爸一次暴击。

他一直渴望的副校长位子,被人顶替了。

这个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男人,终于在妻子面前袒露了自己的焦虑脆弱。崩溃的他蹲在西小河的岸边抽烟,向妻子抱怨着内心的酸楚,靠在妻子的腿痛哭。

风波之后,两人依旧是彼此情感的后盾。

所有的争吵在这一刻,和解了。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郑爷爷曾说:父子不合,天经地义

多年来,他和儿子的关系一直陷入僵局,但是他抵抗的不是离开故乡,去大城市发展的儿子,而是时代变迁的大趋势。

相反,儿子一直在帮助他和老工友,降低旧时代带来的经济损失,他高价收回纺织厂设备,给老工友丰厚退休金。

这个夏天,郑爷爷开始理解儿子的用心,也终于与外界和解。他接受了儿子的安排,去深圳了。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顾晓阳曾在足球场幻想过这样一个场景:他身披10号球衣,和小伙伴们参加足球比赛。

对方的守门员是他的爸爸,球进了,他赢了。

他觉得自己在与父亲的较量中,他赢了,至少赢得了叫板的勇气

父亲也开始关注顾晓阳的成长,尊重他的足球梦,同意在申请表上签字,陪着他参加足球队选拔。

顾晓阳和父亲虽然没有正式的调和,但是,无形中他们在父子关系里的角色都变了。

在成长的碰撞中,他们一个学会争取,一个学会尊重,两人慢慢趋向和解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看似只是一个关于孩子的成长故事,却又循序善诱的引出了台门里每个人的变化。

这个夏天,他们都长大了。

顾晓阳会不会怀念这个闷热、温暖、又充满烦恼的夏天呢?

难怪被叫“小李安”,处女作就惊艳我了

西小河的河水仍在潺潺流动,表面平静,却又暗潮涌动。成长的路上,他们会再遇暗涌,生活依旧是一地鸡毛。

但是,生活本就是一场漫长的磨合

每个人都在与自己、别人、外界碰撞,也都会在碰撞中学会成长。

最终,也都会与自己、与别人、与外界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