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5268786
五帝也是一筆糊塗賬,不同的古代經典中,給出的五帝說法統計起來不下五種。
這其中,最主要說法有兩種——
第一種出自《呂氏春秋》,為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第二種出自《大戴禮記》,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對於五帝的解釋,歷史學家楊寬先生在《中國上古史導論》中提出了非常有趣的說法。
上古時期中國的圖景,主要有兩支力量互相爭霸,其中一支被大家稱作東夷,其中的佼佼者是建立商朝的一支;在西方的一支是古羌人,其中孕育出了周人。
東西兩支不同的民族,各自都有著自己的神話,所以早先的神話體系是有兩套的。
據楊寬論述,太昊、帝嚳和舜都是東夷傳說中的主神,是商代神靈、帝系祖先高祖夋的別名,在《山海經》中,這位主神又被稱為帝俊;
而黃帝、顓頊、堯本是西羌神話中的主神;
另有一位少昊,據說是東夷民族土地之神的別稱。
周滅商後,兩個種族的文化開始碰撞融合,神話體系也碰撞在一起,造成了很多混淆。
這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文化融合的過程經常會展現出複雜性和反邏輯性,譬如佛教西來,到了《西遊記》中東方天庭和西天居然和諧共存,《封神演義》還將如來佛祖搞成了多寶道人。基督教西來,現如今雲南昆明曹溪寺的羅漢堂裡,也擺出了一尊“耶穌羅漢”,讓人哭笑不得。
周代發生的時期與之類似,比如《呂氏春秋》是呂不韋組織秦國當地學者編寫的,反映的是秦人的一些觀念,秦人雖在西方,但秦王室祖上為東夷民族,所以將東方的主神太昊壓在炎帝、黃帝頭上,將少昊壓在顓頊頭上;
而《大戴禮記》則更反應出周人的看法,將西方主神黃帝和顓頊放在帝嚳之上,將堯置於舜之上。
五帝的多種說法,在楊先生的著作中,反映了上古神系碰撞的一些痕跡。
夜小紫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沒有定論,他們是傳說中把勞動人民的經驗和智慧加以總法,集中,創造了不少偉大的英雄人物形象,如伏羲,神農,黃帝,嫘祖,倉頡等,把各種創造發明都歸他們身上,再用以指導自已的生活實踐,便社會不斷向前推進,向前發展,這就是神話的積極意義。
史料記載,五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有三種說法;①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世本》《大戴記》,《史記.五帝本記》);②太皞(伏羲),炎帝(神農),黃帝少嗥,顓頊(《禮記.月令》);③少昊(皞),顓項,高辛(帝嚳),唐堯,虞舜,(《尚書序》皇甫謐,《帝王世紀》)。據近人研究,他們是中國原始社會未期部落或聯盟的領袖,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五位天帝,《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賈公顏疏:五帝者,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熛怒,中央皇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