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斑的關鍵在於調臟腑,三招教你不做黃臉婆!

祛斑的關鍵在於調臟腑,三招教你不做黃臉婆!

有一種皮膚問題,不痛不癢,卻令人無比煩惱。

嗯,我說的這個問題就是面部色斑。

美容意義上的祛斑,一般指的是黃褐斑,又稱肝斑,因其多呈對稱、蝶形分佈於面頰部,所以又稱蝴蝶斑。

在歷代中醫的文獻典籍中,多將其記載為「面䵟」「䵟黯」「面皯」「面塵」「黧黑斑」等等。

「(色斑)初起色如塵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澤,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蓮子、芡實,或長、或斜、或圓,與皮膚相平。」

——《醫宗金鑑》

至於原因,現代醫學的觀點,通俗來講就是認為身體代謝廢物的速度趕不上合成的速度,逐漸積累之後,被皮膚細胞極不情願地吸收,在特定的條件下顯現在表皮,形成我們熟知的色斑。

在中醫看來,拋去祖傳黃褐斑這個方面不講,後天的形成,其實是人體內部環境的一個忠實反應,正所謂

「有諸於內,必形於外」嘛。

所有的皮膚問題,都應該往深層次挖掘,找到最根本的原因。

黃褐斑的成因

「(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丈夫)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

——《內經·上古天真論》

臉色變暗、黃褐斑的情況,如果是女性35、男性42歲左右出現,才算得上是正常現象,是身體機能開始下滑造成的必然現象。

但是目前來看,這個問題似乎有了年輕化的勢頭,特別是在一些二十來歲的女性身上時有見到。而臨床上,長色斑的人,多數都逃不開下面這幾種體質:

1、肝鬱氣滯

身心是會相互的影響的,內心的垃圾和雜質總是憋在體內得不到排解,時間一長,就會導致本應條達、柔順、舒暢的肝臟功能受損。

肝氣鬱滯,一方面會導致火邪內生,灼傷陰血,燻蒸面部,從而使色斑叢生;另一方面,如果氣行不暢的話,血液的正常運行就沒有足夠的動力,或不能將代謝的廢物正常輸送,或不能將營養物質有效傳達,造成血瘀和血虛兩種結果。

故《太平聖惠方》言:「氣血不和,或澀或濁,不能榮於皮膚,故變生黑䵟」。

一般來說,肝鬱氣滯的人,斑色為深褐,邊緣不整,大小不一,分佈於眼周和臉頰處。

其他症狀:

煩躁不安、胸脅脹滿、經前乳房脹痛、月經不調、口苦咽乾、舌紅苔薄等表現。

若血瘀嚴重的話,斑色一般為灰褐或者黑褐色,連接成片,並伴有月經色暗、有血塊、痛經、舌暗紅有瘀斑等。

2、脾虛溼盛

身體營養物質的生成傳輸和水溼的代謝排出都是脾主導。

很多臉上長斑的人,其實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對脾過於辜負,導致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報復」結果。比如飲食不規律,貪吃生冷辛辣肥甘厚膩,過度的思慮,經常懶著不動,都會傷害到脾。

營養物質傳輸不到面部,反而內生了一大堆汙七八糟的痰飲溼濁堵在體內,皮膚又怎能潔白無瑕、光彩照人。

這種情況下的色斑,一般是灰褐色的,分佈在兩顴、眼下、鼻周、口周等處。

其他症狀:

疲乏無力、食慾不佳、沒精神、月經色淡、白帶量多、舌苔淡、舌體胖、有齒痕等。

3、腎氣虧虛,陽氣不足

「腎精貴乎專澀,膀胱常欲化氣者也。若快情縱慾,失志傷腎,過投丹石,因其虛實,由是寒熱見焉。方其虛也,虛則生寒……面色黧黑。」

——《嚴氏濟生方》

一部分面色晦暗發黑、長斑的人,由於性事不節、恣情縱欲,或者飲水不節、常常過量過涼,或者熬夜晚起、生活不規律,或者保暖措施不當、寒邪入體,從各個方面耗損自己的腎氣。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導致陽氣衰微,陰寒內外夾擊,經脈不通,代謝垃圾大量沉澱,自然會如此。

有人可能在臉部沒有過多的表現,卻發現自己的其他地方突然冒出了很多小黑點,也是這個因素導致。

這種情況下的色斑,顏色一般會比較深,甚至是全然的黑色,人的面色也比較灰暗,多以鼻子為中心形成雲片狀的汙晦色斑。

其他症狀:

手足不溫、容易感冒、腰膝痠軟、疲乏無力、嗜睡、健忘、小便清長、舌淡胖、舌苔白等症狀。

三大方法,和斑說再見

外用方:

莬絲子潔面

祛斑的關鍵在於調臟腑,三招教你不做黃臉婆!

生菟絲子30克,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半小時,放至適合溫度後,用藥汁潔面,每天一次,連續半個月。

《神農本草經》認為菟絲子性平味辛,能「補不足,益氣力,肥健,汁去面皯。」對於面色暗沉、長斑的人來說,用煎煮菟絲子所得藥汁潔面,是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珍珠茯苓粉

祛斑的關鍵在於調臟腑,三招教你不做黃臉婆!

珍珠細粉15克,白茯苓粉30克,去皮杏仁15克,白蜜適量,混合均勻後敷臉。

食療方:

氣鬱、溼盛

絲瓜絡、白菊花各10克,玫瑰花3朵,紅棗5枚,加入適量水大火煮半個小時即可,每天一次,飯後飲用。

血虛且容易生虛火

可用綠茶、龍眼肉、枸杞子各6克,沸水沖泡,代茶飲。

陽虛體質

用公丁香、玫瑰花、酒黃精、桑葚各6克,沸水沖泡,代茶飲。

穴位方:

艾灸血海

祛斑的關鍵在於調臟腑,三招教你不做黃臉婆!

每天堅持艾灸兩側血海各15分鐘,或按摩5~10分鐘,可以起到活血生血的作用,改善血虛血瘀引起的色斑。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從膝蓋骨內側的上角,股內側肌隆起處

按揉太沖

祛斑的關鍵在於調臟腑,三招教你不做黃臉婆!

此為肝經原穴,調控著肝經的總體氣血。

肝氣淤滯時按壓會痛,每天按揉5分鐘。

堅持十天半個月,肝鬱氣滯引起的色斑可以漸漸淡去。

太沖穴:足背側,第一、二趾蹠骨連接部位中(拇趾、次趾夾縫向腳背方向兩橫指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