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企業在衰落,反而韓國企業逐漸壯大?

T.P.D.


在消費電子領域中,不能否認日系科技品牌式微,銷量與份額都有所下降。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機、電腦行業中,來自中國、美國、韓國的品牌佔據著前列,日系品牌的存在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原本佔據優勢的電視市場,日系品牌開始被韓國對手拉開距離,並被中國企業所追趕。部分日本企業開始退出國際舞臺,其海外資源被日本之外的企業所接管,比如東芝白色家電業務出售給美的集團、電視產品花落海信電器,富士康收購日系電子巨頭夏普等等,雖然日系品牌在消費電子領域衰落,但是在專業市場中,日本技術積累還是比較強悍,日本製造的影響力並沒有衰減,反而在進一步擴大。

根據MSCI全球指數里面四大地區上市公司從2000年至今的利潤份額變動顯示,日本企業的份額一直都保持在10%左右,反而是歐洲企業的份額在不斷下降。在半導體芯片核心製造設備光刻機上,這個市場過去10年容量沒有增長,荷蘭的ASML搶去很多的市場份額,而日本的尼康、佳能還能保持住經營利潤。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日本的豐田2017年盈利創造了日本企業的淨利潤新高。不得不說,日本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競爭力在全球範圍還是非常高。

一向以技術為王、工匠精神等著稱的日本科技企業,目前還掌握著佔據優勢的技術和相應的運營制度,只是日企也面臨著創新不足、終身僱傭制等帶來的問題。而韓國經濟正在與日本相互脫離,他們之間相互互補,韓企的發展其實在很大程度仰仗於中國,並且對進入國際市場充滿了飢餓感。


天方燕談


“日中而昃,月盈則虧”很符合現在日本的狀況。而且日本的衰落是相比於自己以前,不然一個上升,一個下落反差自然就出來了。

日本“強迫症”般的“匠心精神”,只會讓其變得疲倦,陷入瓶頸。日本的輝煌在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單是在亞洲,放眼望去全世界的日本品牌都是獨佔鰲頭的。05年的時候,日本大阪的竹中製造公司,155個僱員,竟然能壟斷全球的15英尺長的螺釘(用於核工業)

因為日本貨的質量實在是嚴謹出了常規,精細化到了“極致”。但現在,日本似乎是“極盛反衰”了,夏普一直在裁員和賣樓自保,松下接連虧損,以前風靡一時的東芝也被後起之秀擠兌開了……

其中原因有幾點:

1.在質量之路,“一道走到黑”。質量雖然重要,但是設計感很多都在以以往的基礎上一改再改。(就像為什麼現在純手工定製的衣服少了,因為款式不多)

《創新者的窘迫》裡提到

曾經成績傲人公司只會尋求產品的“精益求精”,但發展來的新技術不過是‘延續性技術’。真正的技術被忽視,這些老牌公司機會將拱手讓人。

2.不及時改變方針,日本過於發展傳統行業。如電影領域,日本的市場都沒有世界市場的1%。通信設備領域,所佔比例更是幾乎為零。

3.再加上人口問題,從1995年開始,日本的總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就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了。

就如李光耀當初看破的那樣,

日本經濟長期的處於低迷狀態的主因就是“
人口驟減”,不願意接納“移民政策”。

而因為當發達國家正處於瓶頸期的時候,發展中國家自然就如春筍般往上冒。可以參考中國和美國的現狀。

韓國的三大經濟支柱在於造船業,電子製造業和電子工業。但怎麼就覺得除了電子工業的三星撐了韓國一片天之外其餘都是憑藉化妝品的感覺呢……

其實只能說韓國發展很大程度上仰仗著中國,去年韓國半導體出口的78%都是出口到了中國,旅遊業我國也是買了大部分的單。但是限韓令一下,韓國急劇縮水。

由此看來,日本的衰落是自身問題,韓國企業的壯大是外交問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目前的地位還是牢固的,但韓國的創新確實很有發展前景。


鎂客網


政治是基礎,經濟是上層建築。

日企較巔峰時期的衰落因為其近年來在政治領域不夠強有力甚至可以算失敗,而韓企的崛起是因為韓國在政治上的圓滑。我們來對比日本和韓國與目前世界二大經濟體:美國、中國之間分別的關係。

日本經濟總量雖然位居世界第3,但是政治上的矮子,影響力極為有限。常年依附於美國導致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對美國話語權十分有限,並且在美國經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更是與對日本的經濟中竭力希望獲取更多的利益,而非扶植。反觀韓國,在軍事安全方面抱緊美國的大腿,在經濟上卻全面倒向中國,最先與中國簽訂自貿協議,可謂兩不得罪。

人口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基石

日本的少子化已經對社會發展產生了不可忽略的影響,鋪天蓋地的鼓勵生育政策以及宣傳,都充分說明了日本對人口的稀缺。在本土人口增長極度放緩,又不開放移民政策的情況下,配合日本高福利的社會政策。導致日本的人口老齡化直接讓日本錯失了很多依靠消費需求和人力堆積而催生的產業。日本製造,這個曾經輝煌的名字,就這樣不再被時代所眷顧,在消費者市場,這種趨勢確實有所顯現,不敢說敗局已定,但確實非常艱難;而在企業或者專業市場,日本製造的影響力並沒有衰減,反而在進一步擴大。

完善的社會體系導致日本錯失移動互聯網的良機

在消費電子領域中,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機、電腦行業中,來自中國、美國、韓國的品牌佔據著前列,日系傳統品牌均未佔有一席之地。完善的社會體系和線下購物體驗,又讓日本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發力很晚。時至今日,日本年輕人還有很大比例的通訊通過郵件而非微信之類的通訊工具,可見其對移動互聯網的敏銳度之地。直接導致日本錯失了這一輪風口的良機。


毛琳Michael


韓國三星佔韓國GDP25%,說明韓國經濟對三星有多依賴,三星興則韓國興,三星衰則韓國衰,而日本有很多選擇,至少在製造業上領先韓國,豐田本田造車技術就是韓國現代,起亞追不上的榜樣。

三星主要贏利點在手機,芯片,屏幕,電子上,只要手機銷售不行,很容易就衰退,不向日本各公司都有獨門絕學,不容易被取代,所以韓國人均收入比不了日本的均富。

三星在韓國的一枝獨秀,證明三星抓住了移動互聯大方向,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才能做到手機出貨量世界第一。

可現在移動互聯競爭進入內容時代,三星卻落伍了,首先在中國遭遇滑鐵盧,銷量可忽略不計,因為三星沒有讓人不忍割捨的操作系統,超級APP,所以不如蘋果,阿里,騰迅,谷歌,微軟,亞馬遜,臉書市值高,說明三星沒有後勁。

移動互聯內容競爭,比的是創新,創造,創意,需要年青人的想像力。

日本在移動互聯時代好比四十歲的人,從不屑到緊張到追趕,因不重視年青人,而失去了機會,造成目前無一日本移動互聯網大公司存在。

韓國好比三十歲的人,抓住了移動互聯製造,進入不了內容,因為沒有文化底子,大男主義,進入不了第二輪競爭,所以三星雖然贏利屢創新高,市值卻不如蘋果,阿里,騰迅。

中國好比十八歲的年輕人,在手機制造,內容應用,新技術日新月異,不僅有支付寶,微信支付這種全新的移動支付,還有華為,小米這樣的製造內容技術公司,更有今日頭條,抖音這種技術與內容結合的新媒體,還有滴滴,美團,共享單車這種新事物,還有中國獨創的盒馬鮮生類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

所以現在中日韓國在未來移動互聯主戰場上,中國在創新,韓國在守成,日本在守舊。


光芒萬丈34957


即使已經過了二十年,一些中年消費者在提到、看到、用到日本品牌的電器時,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一聲讚歎:真好。

然而科技行業或者說消費電子領域中,“日系品牌式微” 的說法和論調這些年來就沒有停止過。更多的時候,這些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都成了商學院案例中,慘被國產和韓國品牌超越、逆襲的悲情配角。

日系品牌們的消費市場滑鐵盧

一是,銷量與份額的迅速下降。

在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機、電腦行業中,來自中國、美國、韓國的品牌佔據著前列,日系品牌的存在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原本佔據優勢的電視市場,日系品牌開始被韓國對手拉開距離,並被中國企業所追趕。

二是,日本企業開始退出國際舞臺,其海外資源被日本之外的企業所接管。

2015 年,東芝正式宣告徹底結束在日本以外世界彩電市場的自主研發、銷售和經營。同時,創維數碼 12 月 21 日同時公告宣佈與東芝達成協議,收購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的 PT. Toshiba Consumer Products Indonesia 全部股份。

進入 2016 年,3 月 30 日,鴻海精密同意以 3880 億日元(約合 34.6 億美元)收購日系電子巨頭夏普。而早在 2015 年 7 月,夏普就將美洲(除巴西外)的電視業務出售給了海信。

只是有時,哪怕已經退守日本本土市場,這些日企的日子也同樣不好過。筆記本電腦領域,已經退守日本本土的 VAIO 與富士通、東芝開始計劃合併業務,抱團取暖。不過,東芝最近宣佈暫時保留筆電業務,當然,這是後話。

以上都是日系品牌在消費電子領域衰落的冰山一角,在更泛的領域和一個更廣的維度,這些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衰落則更加明顯。

破產、賣大樓等調侃與索尼緊緊地綁在了一起;財務醜聞等也出現在多家知名日本企業的新聞中;裁員、赤字等對於某些日企來說已經不是新聞。

日本製造真的要完?

在消費電子領域,除了相機之類的特定行業,這些日本品牌們的表現確實不夠亮眼。不管是消費者們的直觀感受,還是統計機構的統計數據,都在印證這一點。

日本製造,這個曾經輝煌的名字,就這樣不再被時代所眷顧,而即將成為老舊、跟不上節奏的另一種說法?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該問題——在消費者市場,這種趨勢確實有所顯現,不敢說敗局已定,但確實非常艱難;而在企業或者專業市場,日本製造的影響力並沒有衰減,反而在進一步擴大。

在日本品牌銷量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中,日本品牌的存在感並不薄弱,原因之一就是在各個手機新品發佈會上,索尼的圖像傳感器和電池、夏普和 JDI 的屏幕等都會被作為有高端加成的賣點而被反覆提及。這種高端背書的背後,則隱藏著這些日本企業在專業領域的轉型。

同樣以索尼為例,在財務狀況最為艱難的時刻,索尼包含數碼圖像傳感器在內的半導體業務便扮演起了現金牛的角色。

並在已經佔據優勢的前提下,索尼於去年 7 月宣佈融資 300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150 億元)以發展旗下的芯片製造業務。在當時,得益於蘋果以及三星智能手機對於索尼圖像傳感器的需求,索尼將在未來三年將自己的銷售額提高到 1.5 萬億日元(約 753 億元人民幣)。並在幾個月後,索尼坐實了一則傳聞已久的消息:將以 19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9.9 億元)的價格收購東芝的傳感器業務。

雖然說來諷刺,索尼最新發布的、近幾年最好看的 2015 年財報顯示,索尼的各項業務均在盈利,除了一直在虧損的移動業務和原本是中流砥柱的部件業務(含圖像傳感器業務)。

對於這一業務的虧損,索尼的解釋是 “來自於相機模組業務及電池業務長期資產減值的記入、折舊攤銷費用以及研發費用的增加。”

但在一系列的前期投入下,索尼在圖像傳感器業務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在手機 CMOS 這個市場,索尼的市場佔有率早已超過 45%。之前熊本地震讓索尼一家 CMOS 工廠被迫停產,進而引發下游廠家的恐慌,這也說明了索尼在這個行業中的影響力和地位。

在最近結束的 22 屆白玉蘭獎上,在獲得各項提名的 12 部電視劇中,有 9 部都採用了索尼攝影機拍攝。

(某電視劇拍攝現場出現的索尼耳機,來自於正 1978)

(9·3 閱兵現場出現的索尼 F65 攝像機)

再加上自己的影視公司、消費影視內容的電視以及售價超過 30 萬的彩色監視器,可以說索尼在影視領域具有全產業鏈的優勢,而這是別的公司無法比擬的。

當然,在很多人看來,現在還在多線、多市場出擊的索尼並不像一家傳統日本企業。但不止索尼,其餘的日本企業也在企業和專業市場尋求突破。

同為日本消費電子的門面,松下則在消費業務之外,憑藉著電池技術的優勢,與特斯拉展開合作,獨佔了特斯拉的電池供應。而且,在特斯拉一直虧損的時候,松下卻賺得盆滿缽滿。

前面一直以負面形象出場的東芝,最近的一則新聞為:

東芝與西部數據 Western Digital 合作,將於未來 3 年共投資 1.5 萬億日元,為目前位於日本的快閃存儲器廠房增產。其目標為到 2017 財年,將 3D 存儲器的生產提升至佔市場份額一半,並於 2018 財年增至逾 80%。日後,兩家公司合營的日本三重縣四日市廠房的產能,將為韓國三星電子旗艦工廠的約兩倍。

關於日本企業從消費者市場轉向企業級市場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裡也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來說,不少我們熟知的日本品牌都在往普通消費者不熟悉的領域延伸。

東邊不亮,西邊亮

愛範兒之前也總結過,在消費電子這個紅海市場中,這些日本企業無法像蘋果那樣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用高售價換取高利潤;也無法像中國廠商這樣不斷地壓低成本用低價和份額換取活下去的權力。既然兩頭不佔,他們從紅海撤離去到現在看來還是藍海的企業市場也就不難理解,雖然從這些日本企業的財報數據來看,這條路依然艱辛。

FT 一篇文章指出,即使這些日本企業是被迫轉向企業市場的,他們也依然能保持活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經濟在很多方面仍保持著高度的創新能力。自 1949 年以來,日本已獲得 23 項諾貝爾獎——大都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顯示,過去 10 年,全球排名前 10 的企業專利持有者中,日本企業佔據 7 席。

與之相對的是,日本的弱點一直在於將這些聰明的創意商業化方面。曾在豐田工作、現任日本樂天執行副總裁的百野健太郎相信,隨著老牌企業領悟開放的需求,而新一代初創企業以更具想象力的方式利用智力資本,這種狀況正在快速改變。

實際上,已經有企業是這麼做的了。以往索尼出過不少看起來很炫酷、但實際使用問題也很大的黑科技產品。後來,索尼設立了未來實驗室,這項目的主要目的是向公眾公開某些產品的原型,通過收集公眾的想法意見來規劃產品的發展方向是否妥當。

這樣的做法或許會讓一些過於超前的想法被扼殺,但創新只要領先一步就夠了,領先兩步的是瘋子。領先一步的能取悅消費者,瘋子卻很可能作死自己。

今年五月初,《時代》評選出 50 款影響時代的產品,東芝 DVD、任天堂遊戲機、索尼 PlayStation 主機、Walkman 播放器、特麗瓏電視等日本企業產品均有出現。

一定程度上,這些產品肩負著一個時代,作別了一個時代,又開啟一個時代。這些經典產品記錄的不止技術變革,它們各自在銷量上的滑鐵盧或大獲成功、面世前眾人的期待和退場後大家的落寞,這些細微的點有機地構成了生活的線,生活的線條勾勒在一起,則組成了時代的面。


去哪兒


為什麼日本企業會衰退?我覺得一是人口方面的問題,即是少子化,老齡化。日本的社會文化,使一個職員必須努力工作,拼命加班是常事。80,90年代,日本聽得最多的就是,過勞死。工作壓力太大,致使在家庭生活方面就有缺失。於是,人們的生育,慾望就降低了。社會就快速的進入了老齡化。企業裡面,新陳代謝,近乎停滯,暮氣沉沉,對市場變化,反應遲鈍。另一方面一位,這個民族的聰明,與精誠合作,使他們在世界上,好多領域所向無敵。比如家電方面,有松下,日立,東芝,索尼,三洋,NEC等等,整個歐美,只剩一個飛利浦勉強在支撐而已。即使在目前的攝影器材市場方面,也是被日本四大品牌,佳能尼康索尼奧林巴斯在壟斷。如今全世界的摩托車市場,也是日本四大品牌本田,雅馬哈,鈴木,川崎的天下!既然輕鬆就能,打敗其他國家的競爭者,所以日本的公司,都充滿了盲目自大的情緒,外部世界基本已經無敵人可言!於是他們玩技術就,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很多,產品的功能過剩,增加了成本,卻沒帶來效益。這就給競爭者帶來了機會。日本企業的傲慢,與反應遲鈍,讓他們錯過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最明顯的就是發展最迅猛的,通信市場,無論是模擬時代,還是智能手機時代。韓國,一個智商與文化都與日本相近的國家,一直在憋著一股勁,努力趕超日本!終於,他們抓住了這些機會,在好幾個領域趕上甚至超越了日本的水平。


耐用安全看兩田


日本企業之潰敗,始於家電行業。

2009年,先鋒電子陷入經營困難,將Pioneer的品牌使用權出售給蘇寧電器。

2016年,陷入鉅額虧損的夏普賣身富士康。

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個財年裡,累計虧損1.15萬億日元(695億人民幣)。

最慘的莫過於三洋,先變賣部分業務,又整體賣給松下,最後又被松下賣給了海爾和投資基金。

日本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也不容樂觀。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車製造商三菱汽車承認油耗造假。

不到一個月內,日本第二大輕型汽車生產商鈴木汽車也承認燃效數據造假。就連稱霸全球的豐田,蟬聯4屆冠軍後,在2016年被大眾超越,讓出了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

日本企業的集體潰敗,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亦見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業多達99家,與美國並駕齊驅;2006年減少至70家;2016年僅剩52家,比20年前,銳減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業經歷了什麼,為何呈現集體潰敗的趨勢?

1、日企的技術偏執狂,創新過度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將創新定義為“發明和市場的新結合”,在經濟領域能夠與市場相結合的創新,才是有效創新,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那隻能屬於科學家實驗室裡的遊戲。

日本製造企業對技術有著偏執的追求,為了讓產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導致日本製造在價格上失去了國際競爭力。技術過盛導致產品性價比降低,市場售價往往高出其他企業同類產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譬如夏普,一直致力追求與眾不同,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很強,會製造只有夏普才做得出來的特殊面板,例如四原色液晶電視Quattron、氧化銦鎵鋅面板。這種“不標準”的產品越多,就越難賣給外面的顧客。

對一般消費者也是如此,夏普常附加一些抬高成本、卻是偽需求的功能。例如四原色電視的色差精細,但是與其他品牌的差距,不一定大到消費者願意多花錢的地步。又如夏普推出一款機器人自動吸塵器,還附有語音功能,一些單身女性覺得很可愛,但多數人覺得這樣的功能只是想抬高售價而已。

在科技創新風起雲湧的年達,夏普誤判了全球電子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一失足成千古恨,賣身富士康。

2、缺少用戶思維,營銷意識淡薄

日本大企業營銷意識淡薄導致失場失利。日本企業重技術而輕市場,以技術決定市場,導致產品和市場嚴重脫節。缺乏合作意識導致企業難破發展瓶頸,日本有著濃厚的匠人文化,強悍的研發人員可以在技術領域攻無不克,這既養成了日本企業的技術自信也導致了他們的盲目自大,以致缺乏合作意識。

立石泰則所著的《死於技術:索尼衰亡》一書中就提到,技術是索尼成名立萬的根本。但最後,索尼的衰亡也是過度依賴於技術。長久以來,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都痴迷於技術的提升,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則。但在當下,消費電子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技術的“超進化”被置於一旁。只要保持足夠的表面噱頭,就能夠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真正隱藏於產品內部的技術創新,反而容易被忽略。

在中國大陸消費市場,很少看到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花樣營銷。在營銷上真不如小米、魅族、樂視等消費電子品牌的強勢,日本消費電子品牌的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從產業鏈層面看,產業鏈快速下沉、細分化是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個性化分支產品的出現,讓習慣集中化研發、生產的日本消費電子品牌難以跟上形勢。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技術被後來者替代,讓日本消費電子品牌深陷泥淖無法自拔。

3、終生僱傭制,日企不能承受之痛

大企業員工的終生僱傭制也是日本企業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

以往,在提到日本企業的“員工一般會在一家公司幹到老”,我們都認為這一制度可以保障員工權益、提高員工忠誠度。但實際上,不少日本企業都被“國企病”拖累著——在這些日資企業,“鐵飯碗”、“論資排輩”及“領導說了算”等機制非但沒有提高員工忠誠度,反而使一些員工在混日子。

既不能開除那些不合格的員工,又要指望所有的員工都能認真工作,這就得靠員工的“自覺性”了。但既然不認真工作不會被開除,並且也對收入沒有多大影響,那我為什麼要累死累活地拼命工作呢?

有些責任心強的員工,即使看不慣這種工作氛圍,想跳槽,也很難。因為,其他公司不辭退員工,也沒有員工辭職,沒有留下崗位空缺,沒法錄用你。這就導致大量的員工被固定在自己並不喜歡、也並不怎麼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無法發揮專長,造成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員工一旦跳槽,工齡將在新單位從頭算起。這就導致,員工在跳槽後收入往往不增反減,因此,員工不敢輕易跳槽。

而那些能接受這種體制的人,就不大會去鑽研創新。畢竟只要工齡越長工資就會越高,既然年輕人幹得再多、幹得再好也很難升職,很難漲工資,那我為什麼要努力?

終身僱傭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成為日本大企業的樊籠,磨滅了絕大多數員工的激情,產生了極大的惰性。

4、日企對華方針戰略的失敗

日本以家電為龍頭的對華投資從一開始到後來的方針一直就是失敗的,不願意合資倒逼中國“窮則思變”,於是有了海爾、長虹、康佳、TCL、創維和順德的家電產業群。如果日本一開始就跟中國合資,日本其實是可以通過合資一直佔領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且可以在世界市場上跟中國一起共進退的。

在中國的另一個失誤就是日本企業基本沒有長遠戰略,其在中國的投資只是將中國視為一個廉價的生產基地,沒有長遠戰略佈局。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雙贏思維,甚至呈現出抗拒本土化的傾向。

儘管日企是第一批來中國淘金的跨國企業,但他們來中國的原因,並不是認識到了中國市場未來的巨大潛力,而是在簽署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後的無奈選擇—必須到海外進行生產加工,以降低由於日元升值抬升的經營成本。在2000年之前,他們普遍低估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在2000年之後,他們又普遍誇大中國市場的經營風險。

戰略上的短視,使得日企在面對中國消費者時,普遍輕視品牌管理,瀰漫著盲目的自信情緒。對內則發展出相對封閉的企業文化,普遍不願意擢升中國員工擔任管理層,高層中很少有中國人或華人,在關鍵決策上依賴日本人內部溝通,導致決策緩慢,典型如日企在手機市場的集體潰敗,其產品更新速度僅為歐美和韓國企業的三分之一。研發上也同樣如此,與歐美等跨國企業相比,日企在華設立研發中心的積極性、深度、力度和廣度都遠遠不及。

“一流產品銷日本,二流產品銷歐美,三流產品銷中國”,是長期以來中國人對日本企業的普遍感覺,部分日企在中國存在狹隘傲慢的心態,奉行歧視性經營和雙重標準。比如在中國生產的某些豐田車只配兩個氣囊,而在國外市場上投放的車則普遍配有5個氣囊—這不僅是商業道德的缺失,也是對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漠視。

總之,在中國的日企都是一副隨時拔腳就走的心態,把中國的國家風險無限放大。時至今日,日本企業的指導思想一直如此,這也是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越走越窄的根本原因。如果在中國市場一直如20年前那樣稱霸,日本家電企業不會如現在那麼悲涼。

5、日本整個國家的文化就是不鼓勵創業

互聯網源於創新,源於突破舊有體制,獨立創業。但在日本,整個國家的文化就是不鼓勵創業。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日本幾乎被蘋果、雅虎、Facebook、谷歌、亞馬遜等公司壟斷,日本也幾乎沒有本土的互聯網企業可以與之抗衡。

日本的風險投資人不會輕易將資本撒向創業者,在他們看來,一家公司的信譽與品牌、創始人的資歷更重要,而產品是否足夠創新有前景則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創業者從0到1的跨越相對更為艱難。

日本互聯網不發達的另一大原因還在於,日本的線下服務體系太過於完善。比如日本東京是線下實體店最為密集的城市,大街小巷遍佈著各種連鎖便利店,據資料顯示,日本7-11、全家、羅森便利店,總數超過5萬間,隨處可見的藥妝店,如松本清、杉藥局等,總數超過2萬間。遍佈各地的大型百貨與特色賣場以及自動售貨機,讓日本人在自己的生活圈與視野可及處,幾乎可以買到他的生活所需的物品,而日本人正是被這種線下優質的體驗與服務慣壞了,反而讓電子商務的體驗與服務無法超越線下實體店。

6、日本企業常年維持的良好形象的倒塌

還有一點,日本企業常年維持的良好形象的倒塌,也是一大因素。雖然說企業形象被破壞不一定是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但卻是推波助瀾,惡化了企業的生存環境。有時候企業的一些昏招,甚至讓企業破產消失都是有可能的。奧林巴斯和東芝都在這兩年遇到了重大財務醜聞,偷稅漏稅,偽造財務數據,使得企業的美譽度降低,也就導致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降低了。

既然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那國產家電廠商幹嘛還收購國外家電品牌呢?其實套用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企業的倒閉各有各的原因,但企業的資本都是相似的——收購國外家電品牌,或許承接了相關債務,但是收穫了經營渠道、品牌知名度、知識產權、各種現成的工廠車間、高素質的員工等等。既然我承受得起低價競爭,說明我這個企業抗風險能力大,收購又算得了什麼?利大於弊啊。

所以,以後的趨勢就是,各種行業都會出現國產品牌收購國外品牌的情況出現。在微觀上,很多都是一種偶然(誰能想到財務醜聞呢);在宏觀上,卻是一種必然。三洋、夏普、東芝這些曾經叱吒全球的日本驕傲,一個個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國貨。經濟實力的增加必然會導致這種併購的增加,現在我們看到的,不過是歷史滾滾車輪下的社會現實罷了。

7、固步自封,未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和投資

日本家電巨頭固步自封,未能踏著時代的節奏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和投資而大大傷了元氣。先有松下在錄像機上看不準世界潮流是VCD和DVD將會替代錄像機,在錄像機上過分投資,90年代的大連華錄就是其中之一。松下最大的失算是在等離子屏還是液晶屏上,決定巨資投入等離子屏。結果很快就證明松下是錯誤的。這下鼓舞了夏普,夏普便在液晶屏上投入幾萬億日元。素不知黃雀在後,液晶屏的優勢被韓國三星搶了過去,導致夏普一失足成千古恨,把整個企業轉讓給郭臺銘,百年老店就這樣玩完了。

而索尼本來無疑是日本家電企業中最有型,最時尚的一個,既有攝錄設備,又有IT設備,還玩時尚的音樂盒電影。可是在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擺平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利益,結果在內部紛爭中錯過了最佳時期,被美國蘋果搶得頭把交椅,成功地完成了商業模式的華麗轉身,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品牌商,把創意與終端完美結合,做出了巨大的市場。三星也沒落在後面,與蘋果平分了數碼時代的大蛋糕。日本企業基本都被這股時代的洪流甩下了車。

8、難以承受持續的低價競爭

對液晶的過渡投資加之價格戰,讓夏普走上了被收購的命運。

從表面上看,中國品牌所掀起的一連串低價競爭是引發日企危機的導火索。能經得住打擊的企業,第一條就是能接受持續的低價競爭。很多人覺得低價就是廉價,意味著質量變差、品控變差、感受變差。但這種低價確實帶動了中低消費市場,其次又讓高高在上的大品牌不得不應對這種低價競爭,從而打造出更便宜且質量更好的產品來。就拿小米手機來說,它的出現就極大促進了安卓手機市場的競爭態勢。當然產品好不好,我們另當別論。小米的出現確實拉低了安卓手機的平均價格,尤其是高端手機。

企業最怕的便是價格戰,因為這會導致利潤急劇下降。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競爭力,這也是日企的強項。但很不幸的是近幾年發達國家市場惡化,日企又未能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反倒讓韓企鑽了空子。同時在最發達市場和最大市場失去支撐後,日企的衰落便不可避免了。

最終,在無法承受低價競爭,高端產品又賣不出去的情況下,日企的經營狀況不斷惡化。東芝與夏普都是因為面臨來自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導致利潤率降低而不得不出售家電業務。同樣的例子還有更早的IBM電腦業務,所謂的競爭更多的是市場的競爭,並不一定有技術就能活下去的。

歸根結底,無關技術,也無關經營,日企的問題就出在日本人本身。日本人失去了往日的創造力,既不願冒險開拓新領域,也不願放血自救實行結構改革。結果,當然是被蒸蒸日上、全力衝刺的國產品牌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9、公司高層沒有創新能力

最後說一點,日本的大企業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創業家族保持影響力的大企業,並不一定是家族企業,但創業家族在人事方面有決定權,比如豐田汽車,鈴木汽車,這種企業的強項是戰略決策速度快。也有軟肋,一旦決策錯誤可能導致致命傷。

另一類企業,就如東芝和夏普,其高層是從公司內部提拔上來的,每一屆總經理做3-4年,然後就換人,很難期待這些領導有什麼先見之明,因為他的責任和任務是在任期內少犯錯誤,所以,這一類企業的領導層通常沒有創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比起市場競爭,他們更擅長於在同事之間搞關係。

那為什麼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沒有落到東芝和夏普的地步呢?應該說,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問題,只是沒有暴露出來。另一方面,日本大企業的上層雖然無能,但其中層非常堅固,所以,最上層的領導像走馬燈似地換,短期看似乎並不影響其經營管理。關於這一點,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有非常精典的觀察,他指出:“儒學在日本的發展不是孝道,而是忠君。”也就是,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說日本社會完全是這樣,但有一定道理。忠誠是美德,但同時一個社會和一個企業要有修正領袖錯誤的能力,才能保證其可持續發展。否則,可能導致全軍覆沒。


猴子軍師


這不是衰退,而是產業轉移。這是是工業發展和世界格局的必然結果,隨著科技進步,工業發展技術過時和落後地位產業逐漸向欠發展地區轉移。

越是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那路的運營成本就越高,企業也就需要以更高更前沿的技術以保持運營的利潤,缺乏競爭力相對的落後產業無法和欠發達地區競爭。這樣的產業向後進地區轉移也就是必然結果。

比如服裝加工,從美歐轉到日本,然後到中國,現在到印尼和印度。

白家電也是如此美歐轉移到日本,日本轉移到韓國,現在是中國風頭正勁。

半導體行業也是這樣美歐到日本現在韓國風頭正勁。


雲過敬亭山


韓國是傾全國之力扶植幾大財閥,三星等五大財閥不但壟斷了韓國經濟,在世界上也舉足輕重。而日本財閥戰後就被解散了,只是曾經屬於一個財閥的企業有默契合作而已。韓國搞政官財一體,國家為財閥保駕護航,這一套比日本更徹底。日本93年自民黨一黨獨大體制終結以後,政局混亂,缺乏強人,原有的政商合作關係淡化解體。等小泉安倍出來,各大利益團體已經成為改革的巨大阻礙,他們也只能做些細枝末節的改變,比如郵政民營化,負利率政策等,真正的痼疾不敢碰。


俄聯邦海軍元帥


日企衰落和韓企壯大都是相對的,日企是改開以來最先進入中國的,當時的中日關係號稱一衣帶水,鄧小平訪日又燒了一把火;中韓建交晚於日夲,韓國成為四小龍也是東施效日之後的事,所以韓企在中國成氣候至少晚日夲10年。無論是日企還是韓企,在中國衰落都是早晚的事,中國用韜光養晦之策給他們挖得就是這個坑:將外企先請進來——再學過來——去外企產能化——產品白菜價——你退我佔有市埸——我不做主誰做主?天下雖大,捨我其誰?你再牛逼,離了我你能生產出產品嗎?你能生產的產品我全都能生產,而且質量不差白菜價!

“中國大爺,我惹不起我躲得起,行不?”

不過,日韓等也沒少黑中國的錢,生意場夲就是風水輪流轉的事,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