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企业在衰落,反而韩国企业逐渐壮大?

T.P.D.


在消费电子领域中,不能否认日系科技品牌式微,销量与份额都有所下降。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机、电脑行业中,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的品牌占据着前列,日系品牌的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原本占据优势的电视市场,日系品牌开始被韩国对手拉开距离,并被中国企业所追赶。部分日本企业开始退出国际舞台,其海外资源被日本之外的企业所接管,比如东芝白色家电业务出售给美的集团、电视产品花落海信电器,富士康收购日系电子巨头夏普等等,虽然日系品牌在消费电子领域衰落,但是在专业市场中,日本技术积累还是比较强悍,日本制造的影响力并没有衰减,反而在进一步扩大。

根据MSCI全球指数里面四大地区上市公司从2000年至今的利润份额变动显示,日本企业的份额一直都保持在10%左右,反而是欧洲企业的份额在不断下降。在半导体芯片核心制造设备光刻机上,这个市场过去10年容量没有增长,荷兰的ASML抢去很多的市场份额,而日本的尼康、佳能还能保持住经营利润。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日本的丰田2017年盈利创造了日本企业的净利润新高。不得不说,日本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竞争力在全球范围还是非常高。

一向以技术为王、工匠精神等著称的日本科技企业,目前还掌握着占据优势的技术和相应的运营制度,只是日企也面临着创新不足、终身雇佣制等带来的问题。而韩国经济正在与日本相互脱离,他们之间相互互补,韩企的发展其实在很大程度仰仗于中国,并且对进入国际市场充满了饥饿感。


天方燕谈


“日中而昃,月盈则亏”很符合现在日本的状况。而且日本的衰落是相比于自己以前,不然一个上升,一个下落反差自然就出来了。

日本“强迫症”般的“匠心精神”,只会让其变得疲倦,陷入瓶颈。日本的辉煌在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单是在亚洲,放眼望去全世界的日本品牌都是独占鳌头的。05年的时候,日本大阪的竹中制造公司,155个雇员,竟然能垄断全球的15英尺长的螺钉(用于核工业)

因为日本货的质量实在是严谨出了常规,精细化到了“极致”。但现在,日本似乎是“极盛反衰”了,夏普一直在裁员和卖楼自保,松下接连亏损,以前风靡一时的东芝也被后起之秀挤兑开了……

其中原因有几点:

1.在质量之路,“一道走到黑”。质量虽然重要,但是设计感很多都在以以往的基础上一改再改。(就像为什么现在纯手工定制的衣服少了,因为款式不多)

《创新者的窘迫》里提到

曾经成绩傲人公司只会寻求产品的“精益求精”,但发展来的新技术不过是‘延续性技术’。真正的技术被忽视,这些老牌公司机会将拱手让人。

2.不及时改变方针,日本过于发展传统行业。如电影领域,日本的市场都没有世界市场的1%。通信设备领域,所占比例更是几乎为零。

3.再加上人口问题,从1995年开始,日本的总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就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了。

就如李光耀当初看破的那样,

日本经济长期的处于低迷状态的主因就是“
人口骤减”,不愿意接纳“移民政策”。

而因为当发达国家正处于瓶颈期的时候,发展中国家自然就如春笋般往上冒。可以参考中国和美国的现状。

韩国的三大经济支柱在于造船业,电子制造业和电子工业。但怎么就觉得除了电子工业的三星撑了韩国一片天之外其余都是凭借化妆品的感觉呢……

其实只能说韩国发展很大程度上仰仗着中国,去年韩国半导体出口的78%都是出口到了中国,旅游业我国也是买了大部分的单。但是限韩令一下,韩国急剧缩水。

由此看来,日本的衰落是自身问题,韩国企业的壮大是外交问题。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目前的地位还是牢固的,但韩国的创新确实很有发展前景。


镁客网


政治是基础,经济是上层建筑。

日企较巅峰时期的衰落因为其近年来在政治领域不够强有力甚至可以算失败,而韩企的崛起是因为韩国在政治上的圆滑。我们来对比日本和韩国与目前世界二大经济体:美国、中国之间分别的关系。

日本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3,但是政治上的矮子,影响力极为有限。常年依附于美国导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美国话语权十分有限,并且在美国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更是与对日本的经济中竭力希望获取更多的利益,而非扶植。反观韩国,在军事安全方面抱紧美国的大腿,在经济上却全面倒向中国,最先与中国签订自贸协议,可谓两不得罪。

人口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

日本的少子化已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铺天盖地的鼓励生育政策以及宣传,都充分说明了日本对人口的稀缺。在本土人口增长极度放缓,又不开放移民政策的情况下,配合日本高福利的社会政策。导致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直接让日本错失了很多依靠消费需求和人力堆积而催生的产业。日本制造,这个曾经辉煌的名字,就这样不再被时代所眷顾,在消费者市场,这种趋势确实有所显现,不敢说败局已定,但确实非常艰难;而在企业或者专业市场,日本制造的影响力并没有衰减,反而在进一步扩大。

完善的社会体系导致日本错失移动互联网的良机

在消费电子领域中,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机、电脑行业中,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的品牌占据着前列,日系传统品牌均未占有一席之地。完善的社会体系和线下购物体验,又让日本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力很晚。时至今日,日本年轻人还有很大比例的通讯通过邮件而非微信之类的通讯工具,可见其对移动互联网的敏锐度之地。直接导致日本错失了这一轮风口的良机。


毛琳Michael


韩国三星占韩国GDP25%,说明韩国经济对三星有多依赖,三星兴则韩国兴,三星衰则韩国衰,而日本有很多选择,至少在制造业上领先韩国,丰田本田造车技术就是韩国现代,起亚追不上的榜样。

三星主要赢利点在手机,芯片,屏幕,电子上,只要手机销售不行,很容易就衰退,不向日本各公司都有独门绝学,不容易被取代,所以韩国人均收入比不了日本的均富。

三星在韩国的一枝独秀,证明三星抓住了移动互联大方向,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才能做到手机出货量世界第一。

可现在移动互联竞争进入内容时代,三星却落伍了,首先在中国遭遇滑铁卢,销量可忽略不计,因为三星没有让人不忍割舍的操作系统,超级APP,所以不如苹果,阿里,腾迅,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市值高,说明三星没有后劲。

移动互联内容竞争,比的是创新,创造,创意,需要年青人的想像力。

日本在移动互联时代好比四十岁的人,从不屑到紧张到追赶,因不重视年青人,而失去了机会,造成目前无一日本移动互联网大公司存在。

韩国好比三十岁的人,抓住了移动互联制造,进入不了内容,因为没有文化底子,大男主义,进入不了第二轮竞争,所以三星虽然赢利屡创新高,市值却不如苹果,阿里,腾迅。

中国好比十八岁的年轻人,在手机制造,内容应用,新技术日新月异,不仅有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种全新的移动支付,还有华为,小米这样的制造内容技术公司,更有今日头条,抖音这种技术与内容结合的新媒体,还有滴滴,美团,共享单车这种新事物,还有中国独创的盒马鲜生类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

所以现在中日韩国在未来移动互联主战场上,中国在创新,韩国在守成,日本在守旧。


光芒万丈34957


即使已经过了二十年,一些中年消费者在提到、看到、用到日本品牌的电器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赞叹:真好。

然而科技行业或者说消费电子领域中,“日系品牌式微” 的说法和论调这些年来就没有停止过。更多的时候,这些日本消费电子品牌都成了商学院案例中,惨被国产和韩国品牌超越、逆袭的悲情配角。

日系品牌们的消费市场滑铁卢

一是,销量与份额的迅速下降。

在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机、电脑行业中,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的品牌占据着前列,日系品牌的存在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原本占据优势的电视市场,日系品牌开始被韩国对手拉开距离,并被中国企业所追赶。

二是,日本企业开始退出国际舞台,其海外资源被日本之外的企业所接管。

2015 年,东芝正式宣告彻底结束在日本以外世界彩电市场的自主研发、销售和经营。同时,创维数码 12 月 21 日同时公告宣布与东芝达成协议,收购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的 PT. Toshiba Consumer Products Indonesia 全部股份。

进入 2016 年,3 月 30 日,鸿海精密同意以 3880 亿日元(约合 34.6 亿美元)收购日系电子巨头夏普。而早在 2015 年 7 月,夏普就将美洲(除巴西外)的电视业务出售给了海信。

只是有时,哪怕已经退守日本本土市场,这些日企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笔记本电脑领域,已经退守日本本土的 VAIO 与富士通、东芝开始计划合并业务,抱团取暖。不过,东芝最近宣布暂时保留笔电业务,当然,这是后话。

以上都是日系品牌在消费电子领域衰落的冰山一角,在更泛的领域和一个更广的维度,这些日本消费电子品牌的衰落则更加明显。

破产、卖大楼等调侃与索尼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财务丑闻等也出现在多家知名日本企业的新闻中;裁员、赤字等对于某些日企来说已经不是新闻。

日本制造真的要完?

在消费电子领域,除了相机之类的特定行业,这些日本品牌们的表现确实不够亮眼。不管是消费者们的直观感受,还是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都在印证这一点。

日本制造,这个曾经辉煌的名字,就这样不再被时代所眷顾,而即将成为老旧、跟不上节奏的另一种说法?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该问题——在消费者市场,这种趋势确实有所显现,不敢说败局已定,但确实非常艰难;而在企业或者专业市场,日本制造的影响力并没有衰减,反而在进一步扩大。

在日本品牌销量低迷的智能手机行业中,日本品牌的存在感并不薄弱,原因之一就是在各个手机新品发布会上,索尼的图像传感器和电池、夏普和 JDI 的屏幕等都会被作为有高端加成的卖点而被反复提及。这种高端背书的背后,则隐藏着这些日本企业在专业领域的转型。

同样以索尼为例,在财务状况最为艰难的时刻,索尼包含数码图像传感器在内的半导体业务便扮演起了现金牛的角色。

并在已经占据优势的前提下,索尼于去年 7 月宣布融资 300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50 亿元)以发展旗下的芯片制造业务。在当时,得益于苹果以及三星智能手机对于索尼图像传感器的需求,索尼将在未来三年将自己的销售额提高到 1.5 万亿日元(约 753 亿元人民币)。并在几个月后,索尼坐实了一则传闻已久的消息:将以 19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9.9 亿元)的价格收购东芝的传感器业务。

虽然说来讽刺,索尼最新发布的、近几年最好看的 2015 年财报显示,索尼的各项业务均在盈利,除了一直在亏损的移动业务和原本是中流砥柱的部件业务(含图像传感器业务)。

对于这一业务的亏损,索尼的解释是 “来自于相机模组业务及电池业务长期资产减值的记入、折旧摊销费用以及研发费用的增加。”

但在一系列的前期投入下,索尼在图像传感器业务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在手机 CMOS 这个市场,索尼的市场占有率早已超过 45%。之前熊本地震让索尼一家 CMOS 工厂被迫停产,进而引发下游厂家的恐慌,这也说明了索尼在这个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在最近结束的 22 届白玉兰奖上,在获得各项提名的 12 部电视剧中,有 9 部都采用了索尼摄影机拍摄。

(某电视剧拍摄现场出现的索尼耳机,来自于正 1978)

(9·3 阅兵现场出现的索尼 F65 摄像机)

再加上自己的影视公司、消费影视内容的电视以及售价超过 30 万的彩色监视器,可以说索尼在影视领域具有全产业链的优势,而这是别的公司无法比拟的。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现在还在多线、多市场出击的索尼并不像一家传统日本企业。但不止索尼,其余的日本企业也在企业和专业市场寻求突破。

同为日本消费电子的门面,松下则在消费业务之外,凭借着电池技术的优势,与特斯拉展开合作,独占了特斯拉的电池供应。而且,在特斯拉一直亏损的时候,松下却赚得盆满钵满。

前面一直以负面形象出场的东芝,最近的一则新闻为:

东芝与西部数据 Western Digital 合作,将于未来 3 年共投资 1.5 万亿日元,为目前位于日本的快闪存储器厂房增产。其目标为到 2017 财年,将 3D 存储器的生产提升至占市场份额一半,并于 2018 财年增至逾 80%。日后,两家公司合营的日本三重县四日市厂房的产能,将为韩国三星电子旗舰工厂的约两倍。

关于日本企业从消费者市场转向企业级市场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不少我们熟知的日本品牌都在往普通消费者不熟悉的领域延伸。

东边不亮,西边亮

爱范儿之前也总结过,在消费电子这个红海市场中,这些日本企业无法像苹果那样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用高售价换取高利润;也无法像中国厂商这样不断地压低成本用低价和份额换取活下去的权力。既然两头不占,他们从红海撤离去到现在看来还是蓝海的企业市场也就不难理解,虽然从这些日本企业的财报数据来看,这条路依然艰辛。

FT 一篇文章指出,即使这些日本企业是被迫转向企业市场的,他们也依然能保持活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经济在很多方面仍保持着高度的创新能力。自 1949 年以来,日本已获得 23 项诺贝尔奖——大都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全球排名前 10 的企业专利持有者中,日本企业占据 7 席。

与之相对的是,日本的弱点一直在于将这些聪明的创意商业化方面。曾在丰田工作、现任日本乐天执行副总裁的百野健太郎相信,随着老牌企业领悟开放的需求,而新一代初创企业以更具想象力的方式利用智力资本,这种状况正在快速改变。

实际上,已经有企业是这么做的了。以往索尼出过不少看起来很炫酷、但实际使用问题也很大的黑科技产品。后来,索尼设立了未来实验室,这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公开某些产品的原型,通过收集公众的想法意见来规划产品的发展方向是否妥当。

这样的做法或许会让一些过于超前的想法被扼杀,但创新只要领先一步就够了,领先两步的是疯子。领先一步的能取悦消费者,疯子却很可能作死自己。

今年五月初,《时代》评选出 50 款影响时代的产品,东芝 DVD、任天堂游戏机、索尼 PlayStation 主机、Walkman 播放器、特丽珑电视等日本企业产品均有出现。

一定程度上,这些产品肩负着一个时代,作别了一个时代,又开启一个时代。这些经典产品记录的不止技术变革,它们各自在销量上的滑铁卢或大获成功、面世前众人的期待和退场后大家的落寞,这些细微的点有机地构成了生活的线,生活的线条勾勒在一起,则组成了时代的面。


去哪儿


为什么日本企业会衰退?我觉得一是人口方面的问题,即是少子化,老龄化。日本的社会文化,使一个职员必须努力工作,拼命加班是常事。80,90年代,日本听得最多的就是,过劳死。工作压力太大,致使在家庭生活方面就有缺失。于是,人们的生育,欲望就降低了。社会就快速的进入了老龄化。企业里面,新陈代谢,近乎停滞,暮气沉沉,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另一方面一位,这个民族的聪明,与精诚合作,使他们在世界上,好多领域所向无敌。比如家电方面,有松下,日立,东芝,索尼,三洋,NEC等等,整个欧美,只剩一个飞利浦勉强在支撑而已。即使在目前的摄影器材市场方面,也是被日本四大品牌,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在垄断。如今全世界的摩托车市场,也是日本四大品牌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的天下!既然轻松就能,打败其他国家的竞争者,所以日本的公司,都充满了盲目自大的情绪,外部世界基本已经无敌人可言!于是他们玩技术就,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很多,产品的功能过剩,增加了成本,却没带来效益。这就给竞争者带来了机会。日本企业的傲慢,与反应迟钝,让他们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最明显的就是发展最迅猛的,通信市场,无论是模拟时代,还是智能手机时代。韩国,一个智商与文化都与日本相近的国家,一直在憋着一股劲,努力赶超日本!终于,他们抓住了这些机会,在好几个领域赶上甚至超越了日本的水平。


耐用安全看两田


日本企业之溃败,始于家电行业。

2009年,先锋电子陷入经营困难,将Pioneer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苏宁电器。

2016年,陷入巨额亏损的夏普卖身富士康。

索尼也好不到哪去,在2008至2015年的8个财年里,累计亏损1.15万亿日元(695亿人民币)。

最惨的莫过于三洋,先变卖部分业务,又整体卖给松下,最后又被松下卖给了海尔和投资基金。

日本引以为傲的汽车产业,也不容乐观。

2016年4月20日,日本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承认油耗造假。

不到一个月内,日本第二大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承认燃效数据造假。就连称霸全球的丰田,蝉联4届冠军后,在2016年被大众超越,让出了全球销售第一的宝座。

日本企业的集体溃败,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亦见端倪。1996年,日本上榜企业多达99家,与美国并驾齐驱;2006年减少至70家;2016年仅剩52家,比20年前,锐减了近一半。

短短20年,日本企业经历了什么,为何呈现集体溃败的趋势?

1、日企的技术偏执狂,创新过度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发明和市场的新结合”,在经济领域能够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才是有效创新,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那只能属于科学家实验室里的游戏。

日本制造企业对技术有着偏执的追求,为了让产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导致日本制造在价格上失去了国际竞争力。技术过盛导致产品性价比降低,市场售价往往高出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譬如夏普,一直致力追求与众不同,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很强,会制造只有夏普才做得出来的特殊面板,例如四原色液晶电视Quattron、氧化铟镓锌面板。这种“不标准”的产品越多,就越难卖给外面的顾客。

对一般消费者也是如此,夏普常附加一些抬高成本、却是伪需求的功能。例如四原色电视的色差精细,但是与其他品牌的差距,不一定大到消费者愿意多花钱的地步。又如夏普推出一款机器人自动吸尘器,还附有语音功能,一些单身女性觉得很可爱,但多数人觉得这样的功能只是想抬高售价而已。

在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的年达,夏普误判了全球电子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一失足成千古恨,卖身富士康。

2、缺少用户思维,营销意识淡薄

日本大企业营销意识淡薄导致失场失利。日本企业重技术而轻市场,以技术决定市场,导致产品和市场严重脱节。缺乏合作意识导致企业难破发展瓶颈,日本有着浓厚的匠人文化,强悍的研发人员可以在技术领域攻无不克,这既养成了日本企业的技术自信也导致了他们的盲目自大,以致缺乏合作意识。

立石泰则所著的《死于技术:索尼衰亡》一书中就提到,技术是索尼成名立万的根本。但最后,索尼的衰亡也是过度依赖于技术。长久以来,日本消费电子品牌都痴迷于技术的提升,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则。但在当下,消费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技术的“超进化”被置于一旁。只要保持足够的表面噱头,就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真正隐藏于产品内部的技术创新,反而容易被忽略。

在中国大陆消费市场,很少看到日本消费电子品牌的花样营销。在营销上真不如小米、魅族、乐视等消费电子品牌的强势,日本消费电子品牌的衰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产业链层面看,产业链快速下沉、细分化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个性化分支产品的出现,让习惯集中化研发、生产的日本消费电子品牌难以跟上形势。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后来者替代,让日本消费电子品牌深陷泥淖无法自拔。

3、终生雇佣制,日企不能承受之痛

大企业员工的终生雇佣制也是日本企业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

以往,在提到日本企业的“员工一般会在一家公司干到老”,我们都认为这一制度可以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员工忠诚度。但实际上,不少日本企业都被“国企病”拖累着——在这些日资企业,“铁饭碗”、“论资排辈”及“领导说了算”等机制非但没有提高员工忠诚度,反而使一些员工在混日子。

既不能开除那些不合格的员工,又要指望所有的员工都能认真工作,这就得靠员工的“自觉性”了。但既然不认真工作不会被开除,并且也对收入没有多大影响,那我为什么要累死累活地拼命工作呢?

有些责任心强的员工,即使看不惯这种工作氛围,想跳槽,也很难。因为,其他公司不辞退员工,也没有员工辞职,没有留下岗位空缺,没法录用你。这就导致大量的员工被固定在自己并不喜欢、也并不怎么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无法发挥专长,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员工一旦跳槽,工龄将在新单位从头算起。这就导致,员工在跳槽后收入往往不增反减,因此,员工不敢轻易跳槽。

而那些能接受这种体制的人,就不大会去钻研创新。毕竟只要工龄越长工资就会越高,既然年轻人干得再多、干得再好也很难升职,很难涨工资,那我为什么要努力?

终身雇佣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日本大企业的樊笼,磨灭了绝大多数员工的激情,产生了极大的惰性。

4、日企对华方针战略的失败

日本以家电为龙头的对华投资从一开始到后来的方针一直就是失败的,不愿意合资倒逼中国“穷则思变”,于是有了海尔、长虹、康佳、TCL、创维和顺德的家电产业群。如果日本一开始就跟中国合资,日本其实是可以通过合资一直占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跟中国一起共进退的。

在中国的另一个失误就是日本企业基本没有长远战略,其在中国的投资只是将中国视为一个廉价的生产基地,没有长远战略布局。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双赢思维,甚至呈现出抗拒本土化的倾向。

尽管日企是第一批来中国淘金的跨国企业,但他们来中国的原因,并不是认识到了中国市场未来的巨大潜力,而是在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后的无奈选择—必须到海外进行生产加工,以降低由于日元升值抬升的经营成本。在2000年之前,他们普遍低估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在2000年之后,他们又普遍夸大中国市场的经营风险。

战略上的短视,使得日企在面对中国消费者时,普遍轻视品牌管理,弥漫着盲目的自信情绪。对内则发展出相对封闭的企业文化,普遍不愿意擢升中国员工担任管理层,高层中很少有中国人或华人,在关键决策上依赖日本人内部沟通,导致决策缓慢,典型如日企在手机市场的集体溃败,其产品更新速度仅为欧美和韩国企业的三分之一。研发上也同样如此,与欧美等跨国企业相比,日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积极性、深度、力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及。

“一流产品销日本,二流产品销欧美,三流产品销中国”,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日本企业的普遍感觉,部分日企在中国存在狭隘傲慢的心态,奉行歧视性经营和双重标准。比如在中国生产的某些丰田车只配两个气囊,而在国外市场上投放的车则普遍配有5个气囊—这不仅是商业道德的缺失,也是对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漠视。

总之,在中国的日企都是一副随时拔脚就走的心态,把中国的国家风险无限放大。时至今日,日本企业的指导思想一直如此,这也是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越走越窄的根本原因。如果在中国市场一直如20年前那样称霸,日本家电企业不会如现在那么悲凉。

5、日本整个国家的文化就是不鼓励创业

互联网源于创新,源于突破旧有体制,独立创业。但在日本,整个国家的文化就是不鼓励创业。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日本几乎被苹果、雅虎、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公司垄断,日本也几乎没有本土的互联网企业可以与之抗衡。

日本的风险投资人不会轻易将资本撒向创业者,在他们看来,一家公司的信誉与品牌、创始人的资历更重要,而产品是否足够创新有前景则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创业者从0到1的跨越相对更为艰难。

日本互联网不发达的另一大原因还在于,日本的线下服务体系太过于完善。比如日本东京是线下实体店最为密集的城市,大街小巷遍布着各种连锁便利店,据资料显示,日本7-11、全家、罗森便利店,总数超过5万间,随处可见的药妆店,如松本清、杉药局等,总数超过2万间。遍布各地的大型百货与特色卖场以及自动售货机,让日本人在自己的生活圈与视野可及处,几乎可以买到他的生活所需的物品,而日本人正是被这种线下优质的体验与服务惯坏了,反而让电子商务的体验与服务无法超越线下实体店。

6、日本企业常年维持的良好形象的倒塌

还有一点,日本企业常年维持的良好形象的倒塌,也是一大因素。虽然说企业形象被破坏不一定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却是推波助澜,恶化了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时候企业的一些昏招,甚至让企业破产消失都是有可能的。奥林巴斯和东芝都在这两年遇到了重大财务丑闻,偷税漏税,伪造财务数据,使得企业的美誉度降低,也就导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降低了。

既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那国产家电厂商干嘛还收购国外家电品牌呢?其实套用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企业的倒闭各有各的原因,但企业的资本都是相似的——收购国外家电品牌,或许承接了相关债务,但是收获了经营渠道、品牌知名度、知识产权、各种现成的工厂车间、高素质的员工等等。既然我承受得起低价竞争,说明我这个企业抗风险能力大,收购又算得了什么?利大于弊啊。

所以,以后的趋势就是,各种行业都会出现国产品牌收购国外品牌的情况出现。在微观上,很多都是一种偶然(谁能想到财务丑闻呢);在宏观上,却是一种必然。三洋、夏普、东芝这些曾经叱咤全球的日本骄傲,一个个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国货。经济实力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这种并购的增加,现在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历史滚滚车轮下的社会现实罢了。

7、固步自封,未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投资

日本家电巨头固步自封,未能踏着时代的节奏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投资而大大伤了元气。先有松下在录像机上看不准世界潮流是VCD和DVD将会替代录像机,在录像机上过分投资,90年代的大连华录就是其中之一。松下最大的失算是在等离子屏还是液晶屏上,决定巨资投入等离子屏。结果很快就证明松下是错误的。这下鼓舞了夏普,夏普便在液晶屏上投入几万亿日元。素不知黄雀在后,液晶屏的优势被韩国三星抢了过去,导致夏普一失足成千古恨,把整个企业转让给郭台铭,百年老店就这样玩完了。

而索尼本来无疑是日本家电企业中最有型,最时尚的一个,既有摄录设备,又有IT设备,还玩时尚的音乐盒电影。可是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摆平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利益,结果在内部纷争中错过了最佳时期,被美国苹果抢得头把交椅,成功地完成了商业模式的华丽转身,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品牌商,把创意与终端完美结合,做出了巨大的市场。三星也没落在后面,与苹果平分了数码时代的大蛋糕。日本企业基本都被这股时代的洪流甩下了车。

8、难以承受持续的低价竞争

对液晶的过渡投资加之价格战,让夏普走上了被收购的命运。

从表面上看,中国品牌所掀起的一连串低价竞争是引发日企危机的导火索。能经得住打击的企业,第一条就是能接受持续的低价竞争。很多人觉得低价就是廉价,意味着质量变差、品控变差、感受变差。但这种低价确实带动了中低消费市场,其次又让高高在上的大品牌不得不应对这种低价竞争,从而打造出更便宜且质量更好的产品来。就拿小米手机来说,它的出现就极大促进了安卓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当然产品好不好,我们另当别论。小米的出现确实拉低了安卓手机的平均价格,尤其是高端手机。

企业最怕的便是价格战,因为这会导致利润急剧下降。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这也是日企的强项。但很不幸的是近几年发达国家市场恶化,日企又未能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反倒让韩企钻了空子。同时在最发达市场和最大市场失去支撑后,日企的衰落便不可避免了。

最终,在无法承受低价竞争,高端产品又卖不出去的情况下,日企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东芝与夏普都是因为面临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导致利润率降低而不得不出售家电业务。同样的例子还有更早的IBM电脑业务,所谓的竞争更多的是市场的竞争,并不一定有技术就能活下去的。

归根结底,无关技术,也无关经营,日企的问题就出在日本人本身。日本人失去了往日的创造力,既不愿冒险开拓新领域,也不愿放血自救实行结构改革。结果,当然是被蒸蒸日上、全力冲刺的国产品牌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9、公司高层没有创新能力

最后说一点,日本的大企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创业家族保持影响力的大企业,并不一定是家族企业,但创业家族在人事方面有决定权,比如丰田汽车,铃木汽车,这种企业的强项是战略决策速度快。也有软肋,一旦决策错误可能导致致命伤。

另一类企业,就如东芝和夏普,其高层是从公司内部提拔上来的,每一届总经理做3-4年,然后就换人,很难期待这些领导有什么先见之明,因为他的责任和任务是在任期内少犯错误,所以,这一类企业的领导层通常没有创新能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比起市场竞争,他们更擅长于在同事之间搞关系。

那为什么大部分日本的大公司没有落到东芝和夏普的地步呢?应该说,很多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相同的问题,只是没有暴露出来。另一方面,日本大企业的上层虽然无能,但其中层非常坚固,所以,最上层的领导像走马灯似地换,短期看似乎并不影响其经营管理。关于这一点,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有非常精典的观察,他指出:“儒学在日本的发展不是孝道,而是忠君。”也就是,日本人可以不孝,但不能不忠。不能说日本社会完全是这样,但有一定道理。忠诚是美德,但同时一个社会和一个企业要有修正领袖错误的能力,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否则,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猴子军师


这不是衰退,而是产业转移。这是是工业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发展技术过时和落后地位产业逐渐向欠发展地区转移。

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那路的运营成本就越高,企业也就需要以更高更前沿的技术以保持运营的利润,缺乏竞争力相对的落后产业无法和欠发达地区竞争。这样的产业向后进地区转移也就是必然结果。

比如服装加工,从美欧转到日本,然后到中国,现在到印尼和印度。

白家电也是如此美欧转移到日本,日本转移到韩国,现在是中国风头正劲。

半导体行业也是这样美欧到日本现在韩国风头正劲。


云过敬亭山


韩国是倾全国之力扶植几大财阀,三星等五大财阀不但垄断了韩国经济,在世界上也举足轻重。而日本财阀战后就被解散了,只是曾经属于一个财阀的企业有默契合作而已。韩国搞政官财一体,国家为财阀保驾护航,这一套比日本更彻底。日本93年自民党一党独大体制终结以后,政局混乱,缺乏强人,原有的政商合作关系淡化解体。等小泉安倍出来,各大利益团体已经成为改革的巨大阻碍,他们也只能做些细枝末节的改变,比如邮政民营化,负利率政策等,真正的痼疾不敢碰。


俄联邦海军元帅


日企衰落和韩企壮大都是相对的,日企是改开以来最先进入中国的,当时的中日关系号称一衣带水,邓小平访日又烧了一把火;中韩建交晚于日夲,韩国成为四小龙也是东施效日之后的事,所以韩企在中国成气候至少晚日夲10年。无论是日企还是韩企,在中国衰落都是早晚的事,中国用韬光养晦之策给他们挖得就是这个坑:将外企先请进来——再学过来——去外企产能化——产品白菜价——你退我占有市埸——我不做主谁做主?天下虽大,舍我其谁?你再牛逼,离了我你能生产出产品吗?你能生产的产品我全都能生产,而且质量不差白菜价!

“中国大爷,我惹不起我躲得起,行不?”

不过,日韩等也没少黑中国的钱,生意场夲就是风水轮流转的事,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