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致勝,態勢爲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未來空戰究竟會是什麼樣的?老託堅定地認為,低速近距離的所謂“狗鬥”早已過時。隱身,信息,態勢,能量,這四者才是未來空戰最核心的要素。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圖1 戰機雷達探測範圍

戰機的雷達都裝在頭部,所以戰機先天就只能“朝前看”。圖1為美軍AN/TPG67雷達的探測能力示意圖。我們可以發現,影響戰機雷達探測能力的不僅是目標的距離,同時也會是目標與戰機方向的角度。所謂的“態勢”,就是攻擊方要儘可能地避開對方雷達探測能力較強的區域。可以的話,躲到對手身後是最佳的選擇。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圖2

圖2很清楚的反映了C波段雷達對不同RCS的目標在不同的角度所造成的雷達探測距離的差異。我們粗略來看,1平方米RCS的目標在法向上被發現距離是在與法向呈60度角時發現距離的一倍,分別為154公里和77公里。而77公里的距離意味著防守方已經進入了以AIM120為代表的中距彈的攻擊範圍了。如果攻擊方是一架RCS為0.01平方米的隱身戰機,呈60度角接近,那麼防守方的雷達發現距離會被進一步壓縮至24公里。24公里已經進入格鬥彈的攻擊範圍了,也就是說隱身戰機可以在接近的過程中就能形成多個射擊窗口。放棄多個射擊窗口,放著如今性能愈發卓越的中距彈,格鬥彈不用,還得捨棄隱身優勢愣要衝到幾百米的距離拿機炮跟人玩狗鬥,真是想想就可笑的理論........

實際空戰中,機載雷達會使用針狀波束滿足導彈制導要求。波束寬度一般為2度,波束轉換速度為每秒2個。掃描一個圖1所示的120X8度的三維空間,需要240個波束位置,那也就是說完成一次掃描需要2分鐘。戰機通常需要三次掃描確認目標,那麼確認一個目標就通常需要6分鐘。6分鐘足夠兩架對飛的亞音速飛機接近至百公里以內了,更何況是超音速狀態。在這個距離上誰能先敵發現就能取得更多的射擊窗口,取得巨大優勢。而先敵發現的秘訣,就如圖2所示,搶佔有利位置,爭取壓縮對手的發現距離。而同樣的攻擊夾角,隱身目標的被發現距離幾乎只有非隱身目標的3成,隱身的價值是不言而喻。兩張圖片所包含的信息足以說明為什麼“隱身致勝,態勢為王”。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圖3

如圖3所示,越戰中米格21的戰術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米格21在低空保持靜默在地面雷達的引導下接近至美軍F4編隊的側方甚至後方,加力拉起進入超音速,發射導彈後保持速度脫離。F4在這種打法下只能被動地躲避,倖存的戰機也根本無力追擊早已遠去的米格21。通過這個戰術,米格21打出了21:1的驚人交換比。但限於技術水準,米格21無法長時間維持加力,也無力在超音速段進行機動,所以當時這個戰術往往是一次性的衝擊,無法形成反覆補刀。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圖3

如今以F22為典範的五代戰機,其空戰中的能量特性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圖3,F22擁有在超音速段進行5G過載飛行的能力,而F15完全不具備相同能力。著也就意味著,F22能夠有能力保持保持超音速狀態反覆衝殺對手而對手將毫無還手之力。這也就是充沛的能量在空戰中所帶來的優勢。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圖4

如圖4所示,現代的空中截擊的戰法理論幾乎與越戰時的米格21的戰法如出一轍。在空戰中取得態勢的優勢,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戰法。

當然,如今的空戰戰場相較於越戰時期已經天差地別。預警機,電子戰,隱身技術,數據鏈等等的大量運用使得空戰的複雜性前所未見,戰機的信息化能力成為了空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點上走在最前列的依然是美軍。

F35的機動性廣為詬病。然而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F35所運用的綜合航電技術,分佈式傳感器設計,恰恰是我國殲20力求模仿和學習的技術。F35在空戰中的優勢在於,他幾乎不存在如圖2所示的問題。他的信息化能力使得他對於戰場態勢的感知能力是目前世界頂尖的水準。F35留給對手的攻擊角度很小,而自身的探測能力,電子戰能力卓越,以至於他打爆目前所有4代乃至4代半戰機根本毫無壓力。態勢感知能力的代差能有多麼巨大的差距?舉個例子:

最早,我們倒車只能通過後視鏡判斷車後情況。隨後出現了倒車雷達輔助駕駛員。再然後出現了倒車影像,極大提升了倒車的操控便捷性: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比倒車影像更進一步的是全息倒車影像: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如果F22依然是倒車影像技術,那麼F35妥妥的就是全息倒車影像技術。飛行員能獲得更全面的戰場信息,其做的判斷也就能更迅速,更精確。

換言之,F35追求的依然是態勢上的優勢,只是通過採用了更尖端的技術手段獲得態勢感知的優勢,核心依然是態勢。

F35的設計定位是聯合攻擊機,所以在氣動上為對地攻擊作出了較多的妥協,機動性並不突出。但一款攻擊機依然能打爆所有上一代戰機,這本身不就說明了由隱身技術,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代差是多麼的可怕嗎?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美軍顯然沒有料到中國殲20所能達到的技術水平,所以認為F35捨棄機動能力和超音速性能依然可以對中國空軍形成長期的壓制。但從這次朱日和閱兵中殲20飛行員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殲20同樣採用的與F35類似的分佈式傳感器技術,同時還強調了超音速性能,也就是說殲20的定位,應該更接近F22+F35。是最能體現未來空戰核心能力的設計。

老託認為,俄羅斯蘇57這種依然追求低速大迎角控制的戰機設計,是一種過時的設計思想。或者說低速狗鬥本身就過時了。如文章開頭所說,隱身,信息,態勢,能量四點才是決定未來空戰的關鍵要素。

隱身致勝,態勢為王!未來空戰就該這麼打

即便是隱身,蘇57依然是不合格的。誰能告訴我,他那對一眼能望到發動機風扇的直筒式發動機吊艙是如何實現正面隱身的??難道又是玄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