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首經典元曲,相信大家大多沒見過,讓大家欣賞一下

王國維說過,一代有一代之文學。

唐詩宋詞元曲。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間流傳,它是富有生活氣息的文學樣式。散曲是元代的新體詩。散曲能繼承五代、兩宋的詞運,在元代韻文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

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並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幾首經典元曲,相信大家大多沒見過,讓大家欣賞一下

雙調•大德歌

關漢卿

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

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

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鬥銜泥。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裡綠楊堪繫馬。

困坐南窗下,數對清風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誰畫,瘦巖巖羞帶石榴花。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雪紛華,舞梨華,再不見煙村四五家。

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

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南呂•四塊玉•別情

關漢卿

自送別,,心難捨。

一點相思幾時絕,憑欄袖拂楊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雙調•碧玉簫

關漢卿

怕見春歸,枝上柳綿飛。

靜掩香閨,簾外曉鶯啼。

恨天涯錦字稀,夢才郎翠被知。

寬盡衣,一搦腰肢細。

痴,暗暗的添憔悴。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

.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

正清樽斟潑醅,有白衣勸酒杯。

官品極,到底成何濟?

歸,學取淵明醉。

關漢卿,大約生於金末,卒於元,元戲曲作家。號己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賈仲明《錄鬼簿》弔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其戲曲作品大多暴露封建統治的黑暗腐敗,表現古代人民特別是青年婦女的苦難遭遇和鬥爭精神,人物性格鮮明,結構完整,情節生動,曲詞本色而精煉。對元雜劇和後來戲曲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作雜劇今知有六十餘種,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單刀會》等,是他的代表作。

幾首經典元曲,相信大家大多沒見過,讓大家欣賞一下

仙呂•寄生草•飲

白樸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

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

曲埋萬丈虹霓志。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雙調•慶東原

白樸

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

那裡也能言陸賈。

那裡也良謀子牙。

那裡也豪氣張華。

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白樸(1226―1306後),元戲曲作家。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先生。在元雜劇的創作中,白樸具有重要的地位。歷來評論元代雜劇,都稱他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為元雜劇四大家。他善於利用歷史題材,敷演故事,因舊題,創新意,詞采優美,情意深切綿長,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幾首經典元曲,相信大家大多沒見過,讓大家欣賞一下

越調•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南呂•四塊玉•嘆世

馬致遠

兩鬢皤,中年過,圖甚區區苦張羅。

人間寵辱都參破。

種春風二頃田,遠紅塵千丈波。

倒大來閒快活。

帶月行,披星走,孤館寒食故鄉秋。

妻兒胖了咱消瘦。

枕上憂,馬上愁,死後休。

馬致遠(約1250―1321後),元戲曲作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馬致遠以字行於世,名不詳。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漢宮秋》是馬致遠早期的作品,也是馬致遠雜劇中最著名的一種。劇作文詞豪放有力,內容顯示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但也帶有逃避現實、嚮往仙道的思想傾向。散曲有輯本《東籬樂府》。

幾首經典元曲,相信大家大多沒見過,讓大家欣賞一下

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養浩(1270年—1329年),漢族,字希孟,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後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與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並稱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幾首經典元曲,相信大家大多沒見過,讓大家欣賞一下

雙調•小聖樂

元好問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

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

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

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

命友邀賓玩賞,對芳尊淺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幾首經典元曲,相信大家大多沒見過,讓大家欣賞一下

中呂•山坡羊·道情

宋方壺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

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簞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宋方壺,生卒年不詳,名子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曾築室於華亭鶯湖,名之曰“方壺”,遂以為號。約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寫入明之後。現存套數五套、小令13首。

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