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一聊到小米,不管什麼時候都會分三大派系的網友存在:一類是崇拜型,沒有小米就沒有今天性價比手機,或許今天還是用著三星那種高價低配的產品。二類是對理智型,對於小米好的小米產品,還是不留餘地的誇讚,對欠缺的產品也是不留餘地的批評。 另一類第三類就是純黑型,不管小米做什麼事,發佈什麼產品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當然不排除裡面有職業的水軍。

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其實不僅僅是小米,所有的企業都面臨這樣的尷尬,只是小米這個平臺影響力太大了,所以容易“樹大招風”,早做到第三類的消失的話,首先你得不賺錢,然後要無限量的滿足。。。對於一起企業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看透了後其實也就是一個自然規律了。。。

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那麼你關於雷軍又瞭解多少呢?其實一開始只知道小米手機,並不太瞭解雷軍,畢竟第一部小米手機2是圖個便宜買的,那時候剛剛上班,確實只夠消費得起這個價位的產品,小米興起的時候也正是“山寨機”盛行的時候(尼彩不曉得大家記得不),用高端機的外觀,低端機的品質和售價圈了不少錢,但靠欺騙換來的永遠不能長久,小米的問世正式給這些“山寨機”畫上句號。因為買山寨機的初衷無非就是便宜,而小米做到了便宜的基礎上還有品質。這也就是雷軍的偉大之處。看懂了人們的需求。

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關於雷軍的簡歷相信大家看到是比較驚訝的,1969年12月出生於湖北仙桃,畢業於武漢大學。出任多個公司高層管理,並且身兼數職,相信這就是我們奮鬥的終極目標吧。實際上雷軍的職業旅途並不是那麼的“一帆風順”。。。

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借用@馬剛 老師找到的的分析圖就說的很到位,雷軍其實在職場上有過不少坎坷,馬老師一句說的很好“我覺著雷軍沒啥突出優點(跟一般互聯網公司的CEO比),唯一突出的、也是別人比不了優點是,用短跑的勁頭長跑20多年,天天雞血➕興奮劑,這太可怕了,到了性格偏執的程度了吧”;是的我們能夠看到不僅僅是雷軍打雞血式的工作,就連小米員工傳達的精神也是如此。雷軍的領導文化已經深入小米精髓中。

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最後一次“失敗”應該是2015年~2016年間小米遇到滑鐵盧,跌出前五名,銷量暴跌百分之三十的情況下,幾乎讓人們差點忘記了小米的存在;雷軍沒有放棄,而是痛定思痛,找問題,現貨擴展線下小米之家店,成立質量部門,並提出後續的戰略目標““用望遠鏡看創新,用顯微鏡看品質”。“創新決定我們能飛多高,而品質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等名句。同樣遇到這種境遇的樂視倒下了,諾基亞倒下了,HTC倒下了,小米倒下了又站起來了!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小米從跌倒站起來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呢?

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雷軍創立小米,華為可能也就不會創建一個榮耀子公司,然後OV的價格在翻一番,如果你認為如果沒有小米也會有一個類似的手機公司出來挑起性價比重任?事實真如此嗎?印度就是很好的例子,並不是沒有廠家做,而是做不好。國內不是也有很多跟著小米屁股後面打著“性價比”的旗號嗎?他們又能得到多少網友的認可呢?小米手機=手機+MIUI10+強大生態鏈網;有多少網友是因為買了小米的智能家居產品後索性買了一部小米手機的。這就是用戶粘性。雷軍的清晰戰略目光,讓小米一次一次創造了“奇蹟”。

成長有坎坷!雷軍其實經歷了9次失敗,才換來今天小米的輝煌

雷軍這個人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小米的企業文化,雷軍個人人格魅力在於勤奮肯幹,不服輸的幹勁,目前小米企業正是如此,激情活力團隊,一次一次告訴我們什麼是創新精神;雷軍帶領小米的成功,像世界證明了,中國手機甩掉“山寨機”的罵名;率先將利潤透明化,並承諾小米手機硬件淨利潤率不超過5%,因為小米不想做蘋果想做BAT,才有了我們今天能夠輕易買到各種高性價比產品的今天。那我們拋開所有的品牌“恩怨”以後,是不是要感謝小米,感謝雷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