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交警」上崗首日抓拍闖紅燈125宗

“AI交警”上崗首日抓拍闖紅燈125宗

一直以來,交警非現場執法的查處對象只能是車,而不能精準打擊違法行為人,以致各種躲避行政、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處理,隱患也得不到消除。而從今年5月開始,深圳交警開始在全國率先啟用“AI刷臉”執法,對“特殊行業人員”闖紅燈行為進行治理。

據瞭解,AI交警上崗首日,共抓拍特殊行業人員闖紅燈58宗、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道行駛67宗。所謂“特殊行業人員”,指的是本次深圳交警應用的AI人臉抓拍系統所能識別的對象。目前為止,該系統只針對此前已經入庫的特殊行業人群,比如快遞、外賣,燃氣等從業者,暫時還做不到全民準確、實時監督及抓拍,但這仍算邁出了象徵性的一步。

特殊行業人群違法闖紅燈被設備抓拍後,深圳交警經人臉識別系統自動比對,違法行為人身份信息即被推送至執法平臺進行人工審核確認,確認完成後,系統將自動提取違法行為人在交警備案登記的手機號碼,併發送違法處罰告知信息。收到違法信息後,當事人若對自身交通違法無異議,可通過深圳交警微信服務號、APP客戶端、微信及支付寶“城市服務”等渠道自行繳款。如有異議,可到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機動訓練大隊違法處理窗口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下一步,在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情況下,深圳交警“刷臉”執法將逐步擴展到泥頭車、無牌假牌車管理、交通違法處理窗口監管、交通事故“頂包”等各個執法方面。深圳交警通過刷臉執法實現人車對應,在深圳構建一張“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執法網絡,實現對深圳重點人、重點車的精準交通管理。

AI是如何“終結”公共交通亂象的?

本次深圳上線的AI警察主要針對外賣、快遞等“特殊行業人員”的闖紅燈行為,而早在去年4月,深圳就在新洲蓮花路口試點投用了一套人臉識別闖紅燈抓拍設備,該設備用攝像頭自動拍攝行人闖紅燈行為,並在安全島上的大屏幕即時播放。

據瞭解,該系統由雲天勵飛打造,通過檢測行人闖紅燈行為,對人臉進行提取、識別,通過實時搜索比對,查找同個人是否多次闖紅燈,並課通過數據對接,落實違法人員身份,對違法人員進行大屏顯示相應信息。

這套系統雖然引起了保護行人隱私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制止行人闖紅燈、保障交通安全方面卓有成效。數據顯示,該系統啟用半年期間,共抓拍行人闖紅燈違法行為約13930宗;而該路口行人闖紅燈違法行為從每小時約150宗,下降到每小時8宗,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AI技術除了能有效解決公共交通中“人”的問題外,對“車”的問題也有一套辦法。

亂停車一直以來都擾亂著路面交通,雖然大部分車主亂停車後都會收到交警部門開出的罰單,但問題在於,事後處罰並不能立馬讓路面交通恢復通常,而且不少駕駛者屬於“無意識交通違章”,即他們在停車時根本不知道該位置不能停車。

針對這樣的情況,武漢火車站上線了一套由宇視打造的“自主式交通違法提醒系統”。據瞭解,該系統直接由一顆裝有AI芯片的前端攝像機與LED顯示屏相連,攝像機在抓拍到違章行車、停車行為後,能夠直接在前端處理,並在秒級時間內將結果反饋到LED屏幕上,提前干預、中止違章行為。該系統自應用於武漢火車站以來效果明顯,交通違章抓拍從之前的每月一百次左右下降到每月二十次左右;與此同時,高峰時期的車輛通行量從每小時的1800輛提升至2200輛。

讓公共交通“更上一層樓”,AI還能做些什麼?

外賣、快遞人員亂穿行、行人闖紅燈和車輛亂停放,只是公共交通問題中的冰山一角,公共交通存在的痛點還有交通擁擠、交通安全、交通違法等等,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交通文藝也不斷湧現,比如共享單車的出現在給群眾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亂停放、使用不規範等問題也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但這些長久以來困擾著各個城市的交通問題,現正在逐漸被AI解決。

目前的中國很多城市交通擁堵很嚴重,很多十字路口的紅綠燈配時其實並不是最優的,AI基於深度學習的車輛精確感知檢測,可以精準的感知交通路口各個方向的車輛數量、流量和密度,從而可以給交通路口的最優配時提供準確依據。如果各個路口都用上這種車輛檢測技術,那對交通擁堵將是極大的緩解。

AI還能對交通事故及事件進行檢測,基於連續視頻可以分析車輛的行為,檢測如車輛停車、逆行等行為,發現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進行報警,這個技術之前在高速公路上應用非常廣泛,但由於存在較多的誤報,實際效果離真正的需求還有一段差距。未來藉助深度學習技術,能實現真正準確的交通事件檢測系統,真正的幫交通運營部門提供準確及時的報警信息。

當然,未來在AI及相關法律發展得足夠成熟時,汽車輔助駕駛甚至無人駕駛均能夠實現,屆時車輛信息還能與城市交通數據實時相連,人類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出行體驗,交通體系也將被重塑,但這一天的到來依然很遠,因此安防企業還是應該更關注眼前的問題。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