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回憶往事浮塵

紅河街又叫紅河裡,是甘肅省禮縣紅河鄉政府所在地,先秦重器秦公簋就是在與紅河街道一河之隔的王家東臺出土的。

裡,是古代地方行政組織,自周始,後代多因之,其制不一。《周禮》雲:“五家為鄰,五鄰為裡”;秦朝實行郡縣制時其國家行政管理層級為中央—郡—縣—鄉—亭—裡;隋唐時“百戶為裡”。由此可見,作為秦人發祥地的紅河街道即紅河裡之由來實已久遠,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紅河天台山被專家們確定為周天子祭天之處是有據可考的。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明代以前紅河街一直被叫做橫河裡,清初被改稱為慕義裡;1940年慕義裡與向化裡(今石溝至草壩一帶)合併為向義鄉,橫河街被改稱為橫河鎮(上街叫清河村,下街叫橫河村),並被確定為向義鄉政府所在地,從慕義、向化、向義這三個名稱中可以折射出清朝至民國時期國家的治國理念和國民的理想追求與價值取向;1949年8月禮縣解放後,撤銷向義鄉,並將原向義鄉分設為橫河、源龍、草灘、石咀四個鄉,其中橫河鄉政府設在橫河鎮;1952年橫河、源龍、草灘、石咀四鄉合併為橫河鄉,鄉政府設在橫河鎮;1957年合作化時橫河鎮的上街清河村和下街橫河村被合併為一個合作社,叫做八一社,八一社的稱謂應該是當時國家和人民對軍隊崇拜的一種反映;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橫河鄉被更名為紅河人民公社,八一社被更名為紅河大隊,因當地人發音時紅、橫不分,橫亦被讀作紅,故將橫字改成紅字後,其讀音和原來還是一樣的,然而這一字之改卻將當時國家倡導政治掛帥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形勢反映的一清二楚;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時,紅河公社被一分為二,水庫以上的地方歸屬紅河鄉管轄,水庫以下的地方新成立了一個草壩鄉,紅河大隊被改稱為紅河村,紅河鄉政府設在紅河村;2003年撤鄉並鎮時,草壩鄉被撤銷併入紅河鄉,鄉政府仍設在紅河村。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朝代更替,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地覆天翻。然而,不管歷經了多少個朝代,不管國家的管理體制如何變更,不管紅河街的名稱如何變化,也不管紅河的山川面貌如何改變,但有一點卻從古至今始終都沒有變,這就是當地人一直把紅河街叫做紅河裡,並且叫的是那麼隨意、那麼親切。紅河裡這個名稱似乎已經刻在了紅河人的骨子裡,融化在了紅河人的血液裡了。除此以外,紅河裡人在待人接物和婚喪嫁娶時十分講究禮儀,譬如現在依然流行的用“三獻飯”和“五獻飯”之禮儀祭奠新逝世父母親的儀式就完全是周禮中的那一套。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作為秦皇故里的紅河街歷史是多麼久遠,在秦早期的發展中她曾經發揮過的作用又是何等重要!

紅河裡位於發源於天水市秦城區楊家寺鄉的楊廉川與發源於禮縣固城鄉尖山子的花石河交匯處的頭起山前。頭起山又名寺垛腦山,屬岷峨山系之餘脈,循山樑而上綿延不絕於千里之外,是為黃河、長江兩大水系之分水嶺。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頭起山是紅河街人的主山,從古至今人們就一直視頭起山為神龍之首,因其山頭低昂,呈伏首蓄勢欲行天下之狀,故謂其名曰頭起山,頭起山之名一含龍將抬頭之意,二表居住在街道上的人頭一抬起就能望見之實;叫寺垛腦山者,則因山前臺地上建有千年古剎方口寺,當地人把頭叫垛腦,所以位於方口寺寺頂之山就被叫做寺垛腦山了。方口寺建在龍口之位置,本應叫龍口寺,但因叫龍口寺太過直白,而龍口方形,故名曰方口寺。寺名方口,既含蓄文雅,又不失其本意,實在絕妙至極!由此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古人做事之完美通達、精益求精,而且還可以判斷出寺垛腦山之名遲於頭起山之名,蓋因先有山後有街再有寺之故也。

紅河裡的街道為南北走向,北通天水市秦城區楊家寺鄉,南分兩路,一路通禮縣鹽官十字路,一路通禮縣固城鄉,整條街道像一人字。人行街上,頭上頂藍天,腳下走人字,故人們形象地將紅河街道稱為天人合一之康莊大道,先祖們崇尚自然、嚮往並追求與天地萬物同生共榮、和諧共處的思想境界與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老街順頭起山山勢從北向南迤邐而建,北高南低,長一公里,狀如彎弓,正所謂街如彎弓山似弦,不出師傅就出官。街之北段叫上街,街之南段叫下街,弓背處叫中街。街道為拱形路面,兩條鵝卵石砌成的露天排水溝將主街道與人行道之路面一分為三,兩條人行道旁邊是清一色板門店鋪,白牆灰瓦,參差有致。店鋪臺階皆為鑿制考究的石條砌成,其房屋建造一律為前店鋪後庭院,店鋪一側隔出一過道通往後院,庭院內多為五間上房,左右兩側各三間偏房,上房地基高於偏房。大多數人家的上房為四門八窗、起脊瓦獸,五間主房的居中三間為正堂,左右各一間為廂房,其中一間或為廂房或為廚房;正堂內的居中一間擺放梨木或核桃木製作的八仙桌、太師椅,許多人家的桌面光亮如鏡,牆上懸掛中堂、四條屏,桌上擺放燈壁、香爐、香筒、蠟臺;左手一間為廳堂延伸部分,一般放置精工製作的面櫃等傢俱,右手一間通間盤一火炕,靠正牆一面為炕箱,炕箱上安置一對梨木炕櫃,白天被子和繡花枕頭被整整齊齊地疊放在炕櫃之上;炕蓆上一般鋪一片羊毛氈,炕前露席的地方常年放置一做工考究的梨木架銅火盆,火盆被擦的油光鋥亮,紅彤彤的炭火旁煨著一隻陶製小茶罐、烤著黃蔥蔥的玉米麵饃或鍋盔,男主人或女主人盤腿坐在火盆後面邊為客人或家人熬罐罐茶邊翻烤饃饃,茶的香味和著饃的香味充溢於整個房間,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談笑著、一邊不時地從主人手中接過烤熱的饃饃和煮好的濃茶享用著;用彩色牆紙糊的炕圍子上貼有黑色的五福捧壽的剪紙,窗紙一律為白色有光紙,窗格中貼剪紙或彩繪窗花。院子多用鵝卵石鋪砌,院子裡正對堂屋兩個窗子臺階前的小花園裡栽植著牡丹或其他花卉。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裡人自古以來就將燕子視為神鳥和吉祥物,無論大人小孩對燕子從不傷害,每到春天誰家堂屋的房樑上有燕子壘了窩,這家人就會高興一年,鄰居們也會將羨慕的眼神投給他們。這種崇燕情節,正契合了《史記*秦本記》中女修吞玄鳥(燕子)卵而生大業的歷史記載,也進一步證明了秦人以玄鳥作為圖騰崇拜的歷史事實。

2002年5月在鄉政府主持下老街兩旁的房屋全部被拆除,後按鄉上的統一規劃、分戶修建成了磚混結構的兩層小樓房,一樓做店鋪,二樓住人,後院較大的人家依然修有主房,其傢俱擺設一如從前。街道拓寬硬化後兩邊的排水溝建成了暗渠,東西向的十幾條小巷道也逐一硬化,主街道上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街道拓寬了、平坦了、延長了,房子也洋氣了,但年齡稍長的人卻都覺得心裡有些不太舒服,經常感到心裡空落落地好像丟失了什麼重要的東西一樣。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街上的居民中95%以上為趙姓,另有呂、楊、黃、高、薛、董、李、羅、張諸姓人家,但多為單家獨戶,據此可知,趙姓人家為紅河街老戶,其餘各姓人家皆為後來遷入之戶。因紅河街人的主山頭起山低於客山高家溝梁(一名堡子山),故紅河街素有“發客不發主”之說,遷入紅河的外姓人家很快地家業就會興旺發達起來。

趙姓人家中居住在上街的叫大二家,居住在下街的叫小二家,大二家房分高、輩分也高,小二家房分低、輩分也低。大二家後裔至近代分支為六個房頭,依次叫做上磨裡、大家道、後頭院、舊城裡、中街裡、南面子,其中舊城裡一支中的一部分人後來遷到了白家溝(上莊子),一部分遷到了六圖(下莊子);小二家後裔至近代分支為四個房頭,依次叫做大房(下磨裡)、二房(下商戶家)、三房(上店裡、下店裡)、四房,四房後來遷移到了禮縣寬川鄉。

解放前,順街道與楊廉川之間平行著修有一條水渠,當地人叫埝渠,埝渠裡面引入的是楊廉川水,埝渠上面修有九座水磨;在過了與街道垂直流淌的花石河通往費家莊的大路左手引花石河水也修有一條埝渠,在這條埝渠上面修有三座水磨。紅河街人修的這十二座水磨,依次叫做上磨(2座立輪磨)、平輪磨、中磨、草灘磨、雙輪磨(2座立輪磨)、下磨(2座立輪磨),老場磨、涼爺家磨,費家磨,其中的幾座水磨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還在為當地人磨麵粉。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地區山頭上多堡子,街上多土城,城外多土墩。城、堡、墩都是用夯土築成,用於防匪防盜之用。紅河街上的主城叫橫河城,主城內靠頭起山的一側還有一座小城叫舊城,舊城也叫糖房院,主城城外上塄上有一座新城叫大家道城;與楊廉川隔河相望的堡子山上,即高家溝樑上有一座全街人共用的堡子,叫高寧堡;用夯土築成的土墩共有三座,一座位於下磨、一座位於老場磨、一座位於六圖村,土墩上建有瓦房。

紅河街人的埝渠、水磨、城堡、墩,除了高寧堡與涼爺磨還有一些痕跡以外,其餘皆已蕩然無存、了無蹤影,留下的只是殘存在老人們茶餘飯後對往事回憶中的一些片段和感嘆。

解放前,紅河街上建有私塾一處,叫老場裡書房,由清末秀才趙熙瑞(1858—1930)舉辦,其所教學生之中先後考中秀才的11人,考中舉人的1人,民國後考上大學的2人,考上中學和師範的100多人。1941年,即向化鄉和慕義鄉合併為向義鄉後的第二年,由鄉政府主持在橫河街上修建了向義小學;1949年至1950年向義小學因戰事停辦,1951年覆校並更名為橫河小學;1958年橫河小學更名為紅河小學;三年困難時期,即1959年至1961年紅河小學停課關門,1962年實行“三自一包”後,學校門又開了,老師們到各家各戶動員適齡兒童入學,學校裡又傳出了朗朗書聲;1966年文革開始後,在停課鬧革命的潮流中,紅河小學再次關門;1967年復課鬧革命時不僅小學開門上課,而且還成立了兩年制的紅河公社初級中學,原紅河小學座東向西一進三院的校舍,前院和二院劃給了紅河小學,第三院劃給了紅河中學,兩所學校同走一個校門。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1974年紅河中學擴建,緊挨校園東面紅河大隊第八生產隊的八畝農田被劃給了紅河中學,在新劃的校園裡面座北向南新修了兩棟教室、三間灶房和一個操場,並將校門開在了南面,從此紅河小學與紅河中學正式分開了。1976年紅河中學開設了高中班,1979年高中部撤銷,從此紅河中學成了三年一貫制的獨立初中。1987年紅河小學搬遷到了中磨隔壁的園藝場,並更名為紅河鄉中心小學,紅河小學原校址全部劃歸紅河中學,後原中小學校舍全部拆除,座東朝西新修了一棟教學樓,操場坐落在了教學樓後面,校門由南向改為西向,建在了原紅河小學校門舊址之上。

解放前後,紅河街先後是橫河裡、慕義裡、向義鄉、橫河鄉、紅河公社、紅河公社革命委員會、紅河公社經濟管理委員會、紅河鄉人民政府所在地,街上還設有衛生所、獸醫所、供銷社、糧站、郵電所、食品組、木器廠。改革開放以後,紅河公社經濟管理委員會改稱為紅河鄉人民政府,衛生所和獸醫所分別更名為衛生院和畜牧防疫站,供銷社、糧站、食品組、木器廠撤銷,新設立了信用社、派出所、電管站、工商所等單位,後工商所撤併鹽官。

每逢一、四、七的日子是紅河街的集日,逢集這一天四鄉八村的人們齊集紅河街,整條街道從早到晚便被各種貨物和人流擠得滿滿當當,水洩不通。除了街道兩旁的所有門店都開張以外,整個街道沿著兩邊人行道也被擺滿了貨物,並隔段分為百貨市場、食品市場、蔬菜市場、畜禽市場、山貨市場,各種物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三年困難時期,集市銷聲匿跡,實行“三自一包”政策後,集市恢復,文革開始後,集日由一、四、七改為逢十,一個月只有三個集日,改革開放以後,集日又恢復成了一、四、七。趕集的人除了互通有無之外,大多數人只是來街上逛遊一趟,在人流與貨攤之間擠一擠、轉一轉,和熟人打打招呼,閒諞幾句,舒緩一下勞作帶來的困頓與疲乏,到了下午又一個個急匆匆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街人不僅世代以務農為主,而且十分重視工商業的發展,輕視遊手好閒者和不務正業者,解放前街上開有當鋪、酒坊、醋房、粉坊、染坊、腳戶坊、藥房、客店、牙行,鬥行,著名的有聚源當、糖房院、黃酒房、普濟堂、上店、下店、楊家店、山貨莊、染坊裡、車戶家等等。種植的農作物種類主要有小麥、玉米、土豆、黃豆、禾田、糜谷、蕎麥,餵養的家畜家禽主要有馬、牛、驢、騾、羊、豬、雞。改革開放以後,外出求學、求職、打工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人多了,經濟發展格局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

紅河裡人尊崇祖先,敬畏神靈,街上修建有兩座家神爺廟、一座方神廟、一座馬王爺廟、一座寺廟。上街里人修的家神爺廟位於大家道口,下街里人修的家神爺廟位於周家巷道里,由全街人供奉的方神廟修在舊城背後的塄上、馬王爺廟修建在下磨旁邊;修建在頭起山前臺地上的方口寺,則由方圓四十八莊人供奉祭拜。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人們前往家神爺廟燒香還願的日子,這一天兩個家神爺廟裡香菸繚繞,燭光通明,凡是一年來曾祈求過家神爺庇護保佑之人家,都要懷著十分虔誠的心情,捧上香爉紙錢,抱上一隻大公雞去廟裡禱告還願。紅河裡人的家神爺據說靈驗至極,不管你走到天南海北,定然是有求必應。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裡的馬王爺廟又叫五聖宮,廟裡供奉的主神是紅河一帶的地域神秦王爺,位居秦王爺兩邊的分別是山神爺、土地爺和牛王爺、馬王爺。由馬王爺廟裡供奉的神祗我們可以知道,紅河一帶正是當年非子牧馬的地方。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裡人喜歡文體活動,街上建有兩座舞臺,一個籃球場。位於周家巷道下街家神廟前的舞臺和操場是供人們逢年過節唱戲、集會、打籃球用的,人們稱其為戲樓場子,文革期間,紅河大隊址和合作醫療站就設在舞臺右側的大院裡;位於方口寺對面路下三角川裡的舞臺,則是專為供奉在方口寺內的神靈們唱戲用的,每年農曆三月二十開始唸經、並由會長出面約請省內外秦劇團在這裡唱四天四夜的大戲。一年一度的方口寺廟會,是方圓四十八莊人的盛會,更是孩子們放飛心情的日子。新修的方口寺戲臺現已被闢為紅河鄉文化大院,其結構、規模和功能比過去更完善、更氣派,洋溢著濃濃的現代氣息。除了廟會以外,全鄉甚至全縣的文體賽事有時都在這裡舉行。紅河街上的高抬、社火、秦腔以及文革期間排練的樣板戲都很有水平,也很有名氣,經常參加縣上調演並屢屢得獎,高抬在參加2007年隴南市春節社火調演時被評為特等獎。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紅河街人中當教師的多,能工巧匠多,其中以木工最多,其次還有大夫、商人、畫匠、泥塑匠、裱糊匠,泥水匠、瓦匠,鐵匠,小爐匠,腳戶,廚師,他們一個個都是種莊稼的好手,又是各行各業的能人,平時以務農為主,手藝活只在農閒時做,很多人能寫會畫、能掐會算,能捏會塑,能雕會刻,能扎會糊,不僅在當地被視為能人,而且藝名遠播,行走他鄉。紅河街人喜歡作務花草,喜歡收藏字畫,以家裡能懸掛一幅或收藏幾幅名人字畫為自豪。街上有聞名全縣的農民畫家和農民雕塑家。

紅河街人崇尚文化,注重禮儀,對過好一年之中的四大節、八小節、二十四個勻和子節十分講究。不管政治風雲如何變化,日子總是伴隨著一個個節日的到來而在一家家男女主人的精心呵護操持下,一絲不苟、認認真真地過著。

正月初一上午早飯之後,按照事先選擇好的吉時吉地,全街道的男女老少為了祈福一年的好日子,人人身著節日盛裝,趕著頭戴紅花、身佩紅綢緞的馬、牛、驢、騾,敲鑼打鼓,燃放爆竹,喜氣洋洋地去迎喜神,身手矯健的小夥子們在鑼鼓聲、爆竹聲以及人們的喝彩聲中騎在馬、騾、驢背上朝著喜神降臨的地方競相奔跑,待跑到有障礙物的時候便掉頭又往回跑,誰跑回來的最早誰就是第一個迎接到喜神的人,也就是比賽優勝者和本年度最幸運的人,人們就會將讚許和羨慕的目光齊刷刷地投給他和他的坐騎,將讚美和祝福的話語送給他和他的坐騎。其實,迎喜神就是當年秦先祖們舉行的一年一度賽馬活動的延續,千百年來它已經成了當地人約定俗成的自覺行動。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從迎喜神開始到正月十五,上下街的兩臺牛皮大鼓便被安放在上街口或大家道口和郵電所或信用社門前,和著兩對銅鈸,由技巧嫻熟的年輕小夥子一天到晚輪流著敲打,全街人聽著這熟悉悅耳的鼓樂聲,吃著一年中少有的美食,喝著自家釀造的黃酒,心情便一直處在興奮和喜悅之中;正月初三天黑前要送先人;正月初五要吃一頓饊飯,謂之“粘五福”;正月初九要給老天爺過生日、送天爺;正月十五晚上要鬧花燈,而從正月初六開始社火會每晚就要組織秧歌隊扭秧歌、跑旱船、舞龍、耍獅子;從正月初九以後就要組織秦腔班晚晚唱大戲,一直唱到正月十五;從正月十三開始要耍高抬,連續耍三天,到正月十五結束正月十六日要耍馬社火,馬社火的主要內容是蔓莊、遊百病、蹺病人、封神,至此春節慶祝活動方告結束。“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要炒爆米花和豌豆,還要炒麵豌豆,備耕活動從此開始。三月三由出嫁的女兒給孃家去世的父母親送單衣。春風這一天要給去世後未過三年的人掃墓。清明這一天祭祖、掃墓、立碑;“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春耕活動從此開始。“四月八,娘娘廟裡把香插”,這一天是已婚未育的婦女到送子娘娘廟裡燒香求子的一天,也是上年通過禱告祈求後得了子女的人家前來還願的日子。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五月五這一天,人們起的很早,姑娘們去河邊洗頭,大人們要趁著露水上山拔艾蒿、折柳條,回來後插在門窗上,小孩子們要戴手款、戴香包,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有些人家還要弄一些早熟的新麥粒用小石磨拉麥索、吃麥索。六月六,這一天要吃用新麥面做的麥蟬,要晾曬衣被、晾曬字畫和書籍。七月七,女孩子們要乞巧。八月十五,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吃月餅、吃瓜果、吃團圓飯。九月九登高採菊賞秋景,給家神爺殺雞還願。十月一,給亡人送寒衣。十二月初八要給堂屋桌子下面和院子裡的果樹根部放置冰塊,吃臘八粥,並開始考慮購置年貨;臘八粥一吃,採買東西便再不斤斤計較。“臘月二十三,打發灶爺上青天”,臘月二十三也叫小年,灶王爺一送,至年三十這幾天便可百無禁忌,在庭院中動土除塵就不用再請陰陽先生看日子了,家家戶戶開始掃黴、裡裡外外打掃衛生,辦置年貨,購置祭祀用品,印製冥票、包紙、寫紙,殺豬宰羊,蒸饅頭,煮肉,掛粉條,煮黃酒,走油鍋。給老人和小孩趕製新衣、縫新帽、做新鞋,糊牆、糊頂棚、糊窗紙,換掛中堂、換掛四扇屏、貼年畫,男人們要理髮、剃鬍須,女人們要修眉、拔汗毛。臘月三十上午跟一趟搶集子,下午貼春聯,接天爺、接灶爺、接先人,待先人供到堂屋八仙桌上後,開始獻飯、獻果品、點燃香燭紙錢,全家人一起三叩九拜作長揖,禮畢,準備吃年夜飯;年夜飯的主食一般為長面,含長久、長壽之意,年夜飯要有剩餘,作為正月初一全家人的早餐之用,寓連年有餘之意,飯前年長者先上炕,晚輩依次給長輩叩頭拜年,長輩給小孩子們給壓歲錢;吃過年夜飯後,小孩子們成群結隊去街上經商人家的門前“搶塊”,大人們打掃衛生、洗鍋抹灶,更換香火,在炕桌上擺放瓜果、麵點、糖茶、菸酒,然後一家人圍坐在堂屋炕上開始守歲;孩子們“搶塊”回來後,開始在院子裡燃放爆竹,這一夜家家燈火通明,戶戶歡聲笑語,子夜時分,全街道爆竹如煮迎接新年,新的一年從茲開始。

隴南:「禮縣紅河文化」話說紅河裡

趙文博,男,漢族,禮縣紅河人,甘肅省作協會員、書協會員、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詩詞學會會員,隴南師專原黨委書記,隴南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出版有詩文集《大地流泉》、《紅河情思》、《桓水亂彈》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