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回忆往事浮尘

红河街又叫红河里,是甘肃省礼县红河乡政府所在地,先秦重器秦公簋就是在与红河街道一河之隔的王家东台出土的。

里,是古代地方行政组织,自周始,后代多因之,其制不一。《周礼》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秦朝实行郡县制时其国家行政管理层级为中央—郡—县—乡—亭—里;隋唐时“百户为里”。由此可见,作为秦人发祥地的红河街道即红河里之由来实已久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红河天台山被专家们确定为周天子祭天之处是有据可考的。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明代以前红河街一直被叫做横河里,清初被改称为慕义里;1940年慕义里与向化里(今石沟至草坝一带)合并为向义乡,横河街被改称为横河镇(上街叫清河村,下街叫横河村),并被确定为向义乡政府所在地,从慕义、向化、向义这三个名称中可以折射出清朝至民国时期国家的治国理念和国民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1949年8月礼县解放后,撤销向义乡,并将原向义乡分设为横河、源龙、草滩、石咀四个乡,其中横河乡政府设在横河镇;1952年横河、源龙、草滩、石咀四乡合并为横河乡,乡政府设在横河镇;1957年合作化时横河镇的上街清河村和下街横河村被合并为一个合作社,叫做八一社,八一社的称谓应该是当时国家和人民对军队崇拜的一种反映;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横河乡被更名为红河人民公社,八一社被更名为红河大队,因当地人发音时红、横不分,横亦被读作红,故将横字改成红字后,其读音和原来还是一样的,然而这一字之改却将当时国家倡导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形势反映的一清二楚;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时,红河公社被一分为二,水库以上的地方归属红河乡管辖,水库以下的地方新成立了一个草坝乡,红河大队被改称为红河村,红河乡政府设在红河村;2003年撤乡并镇时,草坝乡被撤销并入红河乡,乡政府仍设在红河村。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朝代更替,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地覆天翻。然而,不管历经了多少个朝代,不管国家的管理体制如何变更,不管红河街的名称如何变化,也不管红河的山川面貌如何改变,但有一点却从古至今始终都没有变,这就是当地人一直把红河街叫做红河里,并且叫的是那么随意、那么亲切。红河里这个名称似乎已经刻在了红河人的骨子里,融化在了红河人的血液里了。除此以外,红河里人在待人接物和婚丧嫁娶时十分讲究礼仪,譬如现在依然流行的用“三献饭”和“五献饭”之礼仪祭奠新逝世父母亲的仪式就完全是周礼中的那一套。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作为秦皇故里的红河街历史是多么久远,在秦早期的发展中她曾经发挥过的作用又是何等重要!

红河里位于发源于天水市秦城区杨家寺乡的杨廉川与发源于礼县固城乡尖山子的花石河交汇处的头起山前。头起山又名寺垛脑山,属岷峨山系之余脉,循山梁而上绵延不绝于千里之外,是为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分水岭。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头起山是红河街人的主山,从古至今人们就一直视头起山为神龙之首,因其山头低昂,呈伏首蓄势欲行天下之狀,故谓其名曰头起山,头起山之名一含龙将抬头之意,二表居住在街道上的人头一抬起就能望见之实;叫寺垛脑山者,则因山前台地上建有千年古剎方口寺,当地人把头叫垛脑,所以位于方口寺寺顶之山就被叫做寺垛脑山了。方口寺建在龙口之位置,本应叫龙口寺,但因叫龙口寺太过直白,而龙口方形,故名曰方口寺。寺名方口,既含蓄文雅,又不失其本意,实在绝妙至极!由此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人做事之完美通达、精益求精,而且还可以判断出寺垛脑山之名迟于头起山之名,盖因先有山后有街再有寺之故也。

红河里的街道为南北走向,北通天水市秦城区杨家寺乡,南分两路,一路通礼县盐官十字路,一路通礼县固城乡,整条街道像一人字。人行街上,头上顶蓝天,脚下走人字,故人们形象地将红河街道称为天人合一之康庄大道,先祖们崇尚自然、向往并追求与天地万物同生共荣、和谐共处的思想境界与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老街顺头起山山势从北向南迤逦而建,北高南低,长一公里,状如弯弓,正所谓街如弯弓山似弦,不出师傅就出官。街之北段叫上街,街之南段叫下街,弓背处叫中街。街道为拱形路面,两条鹅卵石砌成的露天排水沟将主街道与人行道之路面一分为三,两条人行道旁边是清一色板门店铺,白墙灰瓦,参差有致。店铺台阶皆为凿制考究的石条砌成,其房屋建造一律为前店铺后庭院,店铺一侧隔出一过道通往后院,庭院内多为五间上房,左右两侧各三间偏房,上房地基高于偏房。大多数人家的上房为四门八窗、起脊瓦兽,五间主房的居中三间为正堂,左右各一间为厢房,其中一间或为厢房或为厨房;正堂内的居中一间摆放梨木或核桃木制作的八仙桌、太师椅,许多人家的桌面光亮如镜,墙上悬挂中堂、四条屏,桌上摆放灯壁、香炉、香筒、蜡台;左手一间为厅堂延伸部分,一般放置精工制作的面柜等家具,右手一间通间盘一火炕,靠正墙一面为炕箱,炕箱上安置一对梨木炕柜,白天被子和绣花枕头被整整齐齐地叠放在炕柜之上;炕席上一般铺一片羊毛毡,炕前露席的地方常年放置一做工考究的梨木架铜火盆,火盆被擦的油光锃亮,红彤彤的炭火旁煨着一只陶制小茶罐、烤着黄葱葱的玉米面馍或锅盔,男主人或女主人盘腿坐在火盆后面边为客人或家人熬罐罐茶边翻烤馍馍,茶的香味和着馍的香味充溢于整个房间,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谈笑着、一边不时地从主人手中接过烤热的馍馍和煮好的浓茶享用着;用彩色墙纸糊的炕围子上贴有黑色的五福捧寿的剪纸,窗纸一律为白色有光纸,窗格中贴剪纸或彩绘窗花。院子多用鹅卵石铺砌,院子里正对堂屋两个窗子台阶前的小花园里栽植着牡丹或其他花卉。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里人自古以来就将燕子视为神鸟和吉祥物,无论大人小孩对燕子从不伤害,每到春天谁家堂屋的房梁上有燕子垒了窝,这家人就会高兴一年,邻居们也会将羡慕的眼神投给他们。这种崇燕情节,正契合了《史记*秦本记》中女修吞玄鸟(燕子)卵而生大业的历史记载,也进一步证明了秦人以玄鸟作为图腾崇拜的历史事实。

2002年5月在乡政府主持下老街两旁的房屋全部被拆除,后按乡上的统一规划、分户修建成了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房,一楼做店铺,二楼住人,后院较大的人家依然修有主房,其家具摆设一如从前。街道拓宽硬化后两边的排水沟建成了暗渠,东西向的十几条小巷道也逐一硬化,主街道上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街道拓宽了、平坦了、延长了,房子也洋气了,但年龄稍长的人却都觉得心里有些不太舒服,经常感到心里空落落地好像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街上的居民中95%以上为赵姓,另有吕、杨、黄、高、薛、董、李、罗、张诸姓人家,但多为单家独户,据此可知,赵姓人家为红河街老户,其余各姓人家皆为后来迁入之户。因红河街人的主山头起山低于客山高家沟梁(一名堡子山),故红河街素有“发客不发主”之说,迁入红河的外姓人家很快地家业就会兴旺发达起来。

赵姓人家中居住在上街的叫大二家,居住在下街的叫小二家,大二家房分高、辈分也高,小二家房分低、辈分也低。大二家后裔至近代分支为六个房头,依次叫做上磨里、大家道、后头院、旧城里、中街里、南面子,其中旧城里一支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迁到了白家沟(上庄子),一部分迁到了六图(下庄子);小二家后裔至近代分支为四个房头,依次叫做大房(下磨里)、二房(下商户家)、三房(上店里、下店里)、四房,四房后来迁移到了礼县宽川乡。

解放前,顺街道与杨廉川之间平行着修有一条水渠,当地人叫埝渠,埝渠里面引入的是杨廉川水,埝渠上面修有九座水磨;在过了与街道垂直流淌的花石河通往费家庄的大路左手引花石河水也修有一条埝渠,在这条埝渠上面修有三座水磨。红河街人修的这十二座水磨,依次叫做上磨(2座立轮磨)、平轮磨、中磨、草滩磨、双轮磨(2座立轮磨)、下磨(2座立轮磨),老场磨、凉爷家磨,费家磨,其中的几座水磨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为当地人磨面粉。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地区山头上多堡子,街上多土城,城外多土墩。城、堡、墩都是用夯土筑成,用于防匪防盗之用。红河街上的主城叫横河城,主城内靠头起山的一侧还有一座小城叫旧城,旧城也叫糖房院,主城城外上塄上有一座新城叫大家道城;与杨廉川隔河相望的堡子山上,即高家沟梁上有一座全街人共用的堡子,叫高宁堡;用夯土筑成的土墩共有三座,一座位于下磨、一座位于老场磨、一座位于六图村,土墩上建有瓦房。

红河街人的埝渠、水磨、城堡、墩,除了高宁堡与凉爷磨还有一些痕迹以外,其余皆已荡然无存、了无踪影,留下的只是残存在老人们茶余饭后对往事回忆中的一些片段和感叹。

解放前,红河街上建有私塾一处,叫老场里书房,由清末秀才赵熙瑞(1858—1930)举办,其所教学生之中先后考中秀才的11人,考中举人的1人,民国后考上大学的2人,考上中学和师范的100多人。1941年,即向化乡和慕义乡合并为向义乡后的第二年,由乡政府主持在横河街上修建了向义小学;1949年至1950年向义小学因战事停办,1951年复校并更名为横河小学;1958年横河小学更名为红河小学;三年困难时期,即1959年至1961年红河小学停课关门,1962年实行“三自一包”后,学校门又开了,老师们到各家各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学校里又传出了朗朗书声;1966年文革开始后,在停课闹革命的潮流中,红河小学再次关门;1967年复课闹革命时不仅小学开门上课,而且还成立了两年制的红河公社初级中学,原红河小学座东向西一进三院的校舍,前院和二院划给了红河小学,第三院划给了红河中学,两所学校同走一个校门。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1974年红河中学扩建,紧挨校园东面红河大队第八生产队的八亩农田被划给了红河中学,在新划的校园里面座北向南新修了两栋教室、三间灶房和一个操场,并将校门开在了南面,从此红河小学与红河中学正式分开了。1976年红河中学开设了高中班,1979年高中部撤销,从此红河中学成了三年一贯制的独立初中。1987年红河小学搬迁到了中磨隔壁的园艺场,并更名为红河乡中心小学,红河小学原校址全部划归红河中学,后原中小学校舍全部拆除,座东朝西新修了一栋教学楼,操场坐落在了教学楼后面,校门由南向改为西向,建在了原红河小学校门旧址之上。

解放前后,红河街先后是横河里、慕义里、向义乡、横河乡、红河公社、红河公社革命委员会、红河公社经济管理委员会、红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街上还设有卫生所、兽医所、供销社、粮站、邮电所、食品组、木器厂。改革开放以后,红河公社经济管理委员会改称为红河乡人民政府,卫生所和兽医所分别更名为卫生院和畜牧防疫站,供销社、粮站、食品组、木器厂撤销,新设立了信用社、派出所、电管站、工商所等单位,后工商所撤并盐官。

每逢一、四、七的日子是红河街的集日,逢集这一天四乡八村的人们齐集红河街,整条街道从早到晚便被各种货物和人流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除了街道两旁的所有门店都开张以外,整个街道沿着两边人行道也被摆满了货物,并隔段分为百货市场、食品市场、蔬菜市场、畜禽市场、山货市场,各种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三年困难时期,集市销声匿迹,实行“三自一包”政策后,集市恢复,文革开始后,集日由一、四、七改为逢十,一个月只有三个集日,改革开放以后,集日又恢复成了一、四、七。赶集的人除了互通有无之外,大多数人只是来街上逛游一趟,在人流与货摊之间挤一挤、转一转,和熟人打打招呼,闲谝几句,舒缓一下劳作带来的困顿与疲乏,到了下午又一个个急匆匆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街人不仅世代以务农为主,而且十分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轻视游手好闲者和不务正业者,解放前街上开有当铺、酒坊、醋房、粉坊、染坊、脚户坊、药房、客店、牙行,斗行,著名的有聚源当、糖房院、黄酒房、普济堂、上店、下店、杨家店、山货庄、染坊里、车户家等等。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主要有小麦、玉米、土豆、黄豆、禾田、糜谷、荞麦,喂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马、牛、驴、骡、羊、猪、鸡。改革开放以后,外出求学、求职、打工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人多了,经济发展格局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红河里人尊崇祖先,敬畏神灵,街上修建有两座家神爷庙、一座方神庙、一座马王爷庙、一座寺庙。上街里人修的家神爷庙位于大家道口,下街里人修的家神爷庙位于周家巷道里,由全街人供奉的方神庙修在旧城背后的塄上、马王爷庙修建在下磨旁边;修建在头起山前台地上的方口寺,则由方圆四十八庄人供奉祭拜。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人们前往家神爷庙烧香还愿的日子,这一天两个家神爷庙里香烟缭绕,烛光通明,凡是一年来曾祈求过家神爷庇护保佑之人家,都要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捧上香爉纸钱,抱上一只大公鸡去庙里祷告还愿。红河里人的家神爷据说灵验至极,不管你走到天南海北,定然是有求必应。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里的马王爷庙又叫五圣宫,庙里供奉的主神是红河一带的地域神秦王爷,位居秦王爷两边的分别是山神爷、土地爷和牛王爷、马王爷。由马王爷庙里供奉的神祗我们可以知道,红河一带正是当年非子牧马的地方。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里人喜欢文体活动,街上建有两座舞台,一个篮球场。位于周家巷道下街家神庙前的舞台和操场是供人们逢年过节唱戏、集会、打篮球用的,人们称其为戏楼场子,文革期间,红河大队址和合作医疗站就设在舞台右侧的大院里;位于方口寺对面路下三角川里的舞台,则是专为供奉在方口寺内的神灵们唱戏用的,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开始念经、并由会长出面约请省内外秦剧团在这里唱四天四夜的大戏。一年一度的方口寺庙会,是方圆四十八庄人的盛会,更是孩子们放飞心情的日子。新修的方口寺戏台现已被辟为红河乡文化大院,其结构、规模和功能比过去更完善、更气派,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除了庙会以外,全乡甚至全县的文体赛事有时都在这里举行。红河街上的高抬、社火、秦腔以及文革期间排练的样板戏都很有水平,也很有名气,经常参加县上调演并屡屡得奖,高抬在参加2007年陇南市春节社火调演时被评为特等奖。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红河街人中当教师的多,能工巧匠多,其中以木工最多,其次还有大夫、商人、画匠、泥塑匠、裱糊匠,泥水匠、瓦匠,铁匠,小炉匠,脚户,厨师,他们一个个都是种庄稼的好手,又是各行各业的能人,平时以务农为主,手艺活只在农闲时做,很多人能写会画、能掐会算,能捏会塑,能雕会刻,能扎会糊,不仅在当地被视为能人,而且艺名远播,行走他乡。红河街人喜欢作务花草,喜欢收藏字画,以家里能悬挂一幅或收藏几幅名人字画为自豪。街上有闻名全县的农民画家和农民雕塑家。

红河街人崇尚文化,注重礼仪,对过好一年之中的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匀和子节十分讲究。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化,日子总是伴随着一个个节日的到来而在一家家男女主人的精心呵护操持下,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过着。

正月初一上午早饭之后,按照事先选择好的吉时吉地,全街道的男女老少为了祈福一年的好日子,人人身着节日盛装,赶着头戴红花、身佩红绸缎的马、牛、驴、骡,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喜气洋洋地去迎喜神,身手矫健的小伙子们在锣鼓声、爆竹声以及人们的喝彩声中骑在马、骡、驴背上朝着喜神降临的地方竞相奔跑,待跑到有障碍物的时候便掉头又往回跑,谁跑回来的最早谁就是第一个迎接到喜神的人,也就是比赛优胜者和本年度最幸运的人,人们就会将赞许和羡慕的目光齐刷刷地投给他和他的坐骑,将赞美和祝福的话语送给他和他的坐骑。其实,迎喜神就是当年秦先祖们举行的一年一度赛马活动的延续,千百年来它已经成了当地人约定俗成的自觉行动。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从迎喜神开始到正月十五,上下街的两台牛皮大鼓便被安放在上街口或大家道口和邮电所或信用社门前,和着两对铜钹,由技巧娴熟的年轻小伙子一天到晚轮流着敲打,全街人听着这熟悉悦耳的鼓乐声,吃着一年中少有的美食,喝着自家酿造的黄酒,心情便一直处在兴奋和喜悦之中;正月初三天黑前要送先人;正月初五要吃一顿馓饭,谓之“粘五福”;正月初九要给老天爷过生日、送天爷;正月十五晚上要闹花灯,而从正月初六开始社火会每晚就要组织秧歌队扭秧歌、跑旱船、舞龙、耍狮子;从正月初九以后就要组织秦腔班晚晚唱大戏,一直唱到正月十五;从正月十三开始要耍高抬,连续耍三天,到正月十五结束正月十六日要耍马社火,马社火的主要内容是蔓庄、游百病、跷病人、封神,至此春节庆祝活动方告结束。“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要炒爆米花和豌豆,还要炒面豌豆,备耕活动从此开始。三月三由出嫁的女儿给娘家去世的父母亲送单衣。春风这一天要给去世后未过三年的人扫墓。清明这一天祭祖、扫墓、立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耕活动从此开始。“四月八,娘娘庙里把香插”,这一天是已婚未育的妇女到送子娘娘庙里烧香求子的一天,也是上年通过祷告祈求后得了子女的人家前来还愿的日子。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五月五这一天,人们起的很早,姑娘们去河边洗头,大人们要趁着露水上山拔艾蒿、折柳条,回来后插在门窗上,小孩子们要戴手款、戴香包,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有些人家还要弄一些早熟的新麦粒用小石磨拉麦索、吃麦索。六月六,这一天要吃用新麦面做的麦蝉,要晾晒衣被、晾晒字画和书籍。七月七,女孩子们要乞巧。八月十五,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月饼、吃瓜果、吃团圆饭。九月九登高采菊赏秋景,给家神爷杀鸡还愿。十月一,给亡人送寒衣。十二月初八要给堂屋桌子下面和院子里的果树根部放置冰块,吃腊八粥,并开始考虑购置年货;腊八粥一吃,采买东西便再不斤斤计较。“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腊月二十三也叫小年,灶王爷一送,至年三十这几天便可百无禁忌,在庭院中动土除尘就不用再请阴阳先生看日子了,家家户户开始扫霉、里里外外打扫卫生,办置年货,购置祭祀用品,印制冥票、包纸、写纸,杀猪宰羊,蒸馒头,煮肉,挂粉条,煮黄酒,走油锅。给老人和小孩赶制新衣、縫新帽、做新鞋,糊墙、糊顶棚、糊窗纸,换挂中堂、换挂四扇屏、贴年画,男人们要理发、剃胡须,女人们要修眉、拔汗毛。腊月三十上午跟一趟抢集子,下午贴春联,接天爷、接灶爷、接先人,待先人供到堂屋八仙桌上后,开始献饭、献果品、点燃香烛纸钱,全家人一起三叩九拜作长揖,礼毕,准备吃年夜饭;年夜饭的主食一般为长面,含长久、长寿之意,年夜饭要有剩余,作为正月初一全家人的早餐之用,寓连年有余之意,饭前年长者先上炕,晚辈依次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给小孩子们给压岁钱;吃过年夜饭后,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去街上经商人家的门前“抢块”,大人们打扫卫生、洗锅抹灶,更换香火,在炕桌上摆放瓜果、面点、糖茶、烟酒,然后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炕上开始守岁;孩子们“抢块”回来后,开始在院子里燃放爆竹,这一夜家家灯火通明,户户欢声笑语,子夜时分,全街道爆竹如煮迎接新年,新的一年从兹开始。

陇南:「礼县红河文化」话说红河里

赵文博,男,汉族,礼县红河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书协会员、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陇南师专原党委书记,陇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有诗文集《大地流泉》、《红河情思》、《桓水乱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