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天下第一稅關在哪?

天下第一關,大家都知道是山海關。但如果加一個“稅”字,天下第一稅關在哪,你知道嗎?就在北京城。

北京有著名的九門,其中的崇文門大名鼎鼎。天下第一稅關,指的就是崇文門。很多清宮劇裡都會出現一個神秘的機構——崇文門稅關。因為和珅的原因,很多人以為崇文門稅關是乾隆時才有的,其實不是。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天下第一稅關在哪?

崇文門在元朝稱為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明英宗朱祁鎮在位初年,也就是公元1439年,把元朝北京的十一座城門削減為九門,其中就有崇文門。英宗的兒子憲宗繼位後,宣佈京師九座城門都要課稅,崇文門負責所有稅款的集中收納。憲宗的兒子孝宗在現在的崇文門外大街附近設立京師稅務衙門,雁過拔毛,雞過留蛋。明朝皇帝的小金庫,很多就是崇文門稅關賺來的錢。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天下第一稅關在哪?

京師九門,為什麼偏偏在崇文門統一稅款呢?北京附近產糧少,大量糧食都需要走通惠河漕運,從南方產糧區運到北京的大通橋。而距離大通橋最近的城門,就是崇文門。

清朝定都北京後,到處缺錢,自然不會放棄崇文門稅關這個大錢袋子,沿襲明朝的稅制。清朝和明朝一樣,京師糧食都仰仗江南漕糧運輸,崇文門自然就成了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無論是來趕考的讀書人,還是來北京做大小買賣的,耍把式賣藝的,江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進京,多數都要經過走酒車的崇文門。

不要小看崇文門稅關,紫禁城裡的皇帝、皇太后和娘娘們的日常開銷,都要從崇文門收的稅金抽大頭。崇文門要是斷了稅,不管你是雍正還是乾隆,鈕祜祿太后還是烏喇那拉皇后,統統都要喝西北風。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天下第一稅關在哪?

因為需要大量用銀子,清朝對崇文門稅關前所未有的重視,不管你是什麼官,要過崇文門必須留下買路錢。清朝是滿蒙聯姻,但就是蒙古王爺過來,也絲毫不買你的賬,趕緊交錢。蒙古王爺進京往往會帶著大量貨物來京賺點零花錢,有些商販瞅準商機,從蒙古王爺低價買進稀奇貨,再高價賣出。

想的挺美,崇文門稅務衙門早就防你這一手了。稅關規定不管你在這裡是買大宗貨物,還是零敲碎賣,都要交稅,如果發現有不交稅的,絕不寬貸!只要發現你偷逃崇文門的稅,逮到之後,輕的罰10倍,重的沒入全部財產。如果數量太駭人,那就只能請你去順天府衙門走一趟了。這其實很正常,小民百姓敢和乾隆搶飯吃,乾隆和他一屋子的七姑八婆能不急眼嗎?

崇文門的稅重不重?不管洋貨土貨,到了崇文門,先收從價的5%,這叫落地稅。然後再收從價稅,如果是洋人運的洋貨,收3%。洋人運的土貨,收5%。你所能想到的貨物,崇文門都要收稅,一根黃瓜半截蔥,都別想矇混過關。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天下第一稅關在哪?

崇文門稅關的油水實在太肥了,能管理崇文門稅關的,都是皇帝信任的王公大臣。和珅當了八年的“崇文門稅務總管行營事務監督”,任何能撈的都不會放過。不要說和珅撈夠了,就是和珅的奴才劉全,在崇文門也是威風八面,撈了二十多萬兩銀子。劉全只不過吃和珅從牙縫裡剔出來的殘羹剩飯,就撈二十多萬,你想和珅能撈多少?和珅在崇文門“棺材裡伸手——死要錢”,把膽子也練肥了,最終修煉成史上最大貪官。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天下第一稅關在哪?

和珅還算講究的。到了嘉慶、道光以後,朝政敗壞,有些管崇文門的官,挖空心思對往過客商敲詐錢財。有人帶一隻放自己洗換衣服的箱子,稅關不讓過,說留下八兩銀子再滾。還有的漏稅,罰多少倍就看大人們高不高興了。到了光緒年間,崇文門落下一個響亮的綽號——鬼門關!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天下第一稅關在哪?

當時有一句流行的話,套用了李白的名句: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管崇文門。你如果能在崇文門稅關管三年,下半輩子就不用愁了。當然,一般人是沒機會當的。

清朝末期,交通變得多樣化,崇文門不再那麼重要了。再加上民國遷都南京,崇文門稅關就閒置了下來。1930年10月,崇文門稅關正式被撤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