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衛萬里長城的方法,長城並不只是一道牆

古代守衛萬里長城的方法,長城並不只是一道牆

萬里長城是沿長城分段設兵營派兵駐守的,兵營其實就是城堡,有些緊連著長城扼守著各個進出通道,有些有一段距離,城堡與長城一起組成了一條防禦體系,各個城堡平時分別負責守衛管轄的那段長城,根據地形特點,敵人難以進攻的險峻地勢少布守兵,平坦的地形多布兵,騎兵駐紮於適中的地方,一旦有事迅速支援守備部隊,

古代守衛萬里長城的方法,長城並不只是一道牆

戰牆是主城牆前面的工事。在較平坦的地段,構築得較高、較厚,通常為5米,整個牆面成梅花形交錯配置三層0·3米見方射孔,士兵處於戰牆之後可大大減少了傷亡程度。每隔100米留一個小門方便出擊,戰牆構造有點象迷宮,前後重疊,重疊的間隙可過人,從敵方任何角度觀察戰牆是封閉的。戰牆主要能迫敵提前展開,平坦地段的戰牆稱衝處,分成三級,高危地段城牆每垛5人,低危地段每垛1人,

古代守衛萬里長城的方法,長城並不只是一道牆

城臺是長城沿線建於險峻地勢上的防守據點,間距不定,能以火力控制著墻側和墻腳。每座城臺平時4人,戰時10人,臺上備足石頭,備足一個月糧食和飲水,城臺配木梆一套,夜晚巡邏敲打表示平安無事,敵臺平時30人,戰時60人,每五座敵臺設一把總,十座敵臺設一千總負責指揮。從山海關到居庸關有敵臺3千座,守禦長城重點不在長城,而是《孫子兵法》奇正思想,守城者為正拖住敵人,機動部隊為奇出擊與敵人交戰,或包抄敵人的後路,就可以制止敵人長驅直入

古代守衛萬里長城的方法,長城並不只是一道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