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真有“桃花源”,不过那里真的很遥远!

原来真有“桃花源”,不过那里真的很遥远!东晋时的大文学家陶渊明以一篇《桃花源记》,让无数读者痴想那一片“世外桃源”究竟在何方?

文中,陶渊明为读者描绘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形态,在那里没有君王,没有战争,没有贫穷,更没有欺诈,人们互相帮助,自在安乐。一千多年以来,这篇不足400字的美文,让无数人痴迷畅想心目中的那一片“桃花源”!然而现实中却似乎又处处皆不是桃园,难道这只是作者的理想社会,而在现实中根本就没有真实原型吗?

原来真有“桃花源”,不过那里真的很遥远!陶渊明作此文的背景是东晋末年,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东晋权臣刘裕杀了晋安帝,改立晋恭帝,从而实现了完全控制朝廷的目的。此间,刘裕曾召陶渊明担任著作佐郎,而陶渊明不愿再到尔虞我诈的官场上混生活,于是便称病不去赴任,并由此留下了“陶征士”的美名。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皇帝,国号为宋,东晋灭亡。而就在这一年,陶渊明写出了这篇千古名作《桃花源诗并序》。

原来真有“桃花源”,不过那里真的很遥远!随着此文的面世,人们对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展开了无尽地遐想。多数人认为它的创作原型是湖南的桃源县,因为这里风景优美,千百年来,留下了无数的千古佳话和墨宝遗迹。更主要的是桃园地域名称的发展变化似乎也符合陶渊明的说法,桃园在东汉时设县,初名阮南县,属武陵郡。隋到唐和五代,又撤县而划并为武陵县的一部分,到了宋代又设为桃源县。基于此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遗迹,很多学者都认为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桃花源指的就是这里。

但也有人认为,桃花源应该指当时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生活情景,由于那时武陵地区的苗人正处于向私有制社会过度的阶段,生产力低下,所有那里没有显贵和富户,自然也就没有剥削和压迫。

原来真有“桃花源”,不过那里真的很遥远!另外,在今天的连云港市区也有两个叫武陵的地名:一个是《魏书》中记载的武陵郡,遗迹犹存,在今赣榆县的沙河城子村;另一个是云台山脉的宿城西山麓,至今留有武陵古邑的地名。特别是后面这个宿城山凹,被认为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比较接近,陶渊明后裔陶澍曾向道光皇帝讲诉过高公岛、宿城一代的太平景象,并将此地说成是与桃花源无异的人间仙境。

原来真有“桃花源”,不过那里真的很遥远!其实,无论是哪里都不可能完全与陶渊明心目中和文中的桃花源完全一致,因为他心中的桃花源是在他对当时社会现实极度失望的状态下,将某一偏僻之所进行加工、想象创造出来的,可能永远只存在于陶渊明以及我们的想象之中。(文∕讲史论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