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雙前鋒和三中衛戰術,讓C羅成爲足壇的最大受益者?

雙前鋒和三中衛,本質強調的是中路層次,這的確就是成功球隊必修的兩個方面!為什麼這麼說呢?雙前鋒和三中衛,分別是從陣型前端和後端來完善中路層次。三後衛可以通過一邊衛內收實現也可以通過後腰沉肋部實現,同樣雙前鋒也有類似的替代法。這屆世界盃強調的中鋒+後插上中場也好,中鋒+偏置的二前鋒也好,都是在陣型前端對雙前鋒的一種模擬。

為什麼說雙前鋒和三中衛戰術,讓C羅成為足壇的最大受益者?

2008年德國用波多爾斯基做偏置二前鋒,靠的是中鋒克洛澤壓力下的做球(事實上某些場合裡還有巴拉克分擔了中鋒職能),讓我想起就在那一年,德國vs葡萄牙的比賽中落敗一方葡萄牙的例子,事實上同樣是這一點的例證。該場前三十分鐘葡萄牙事實上依靠能力極強的佩佩壓制了克洛澤,博辛瓦打通了右路,但五中場的配置裡C羅更偏向邊鋒+中場(當時他的意識遠未臻化境)。德科個人能力強,但無法帶動中場毒瘤穆蒂尼奧(對,那時起就是毒瘤),而且失去馬尼切的德科在前場同樣難有作為(前場的直傳不夠好)還反倒帶壞節奏,單中鋒努諾•戈麥斯孤立,葡萄牙的所謂433陣型變成中場一鍋粥而且互相礙事。如此一來即便克洛澤被佩佩吃死,但巴拉克只要稍微向前輔助克洛澤,德國馬上就輕易擊垮葡萄牙的後場,帶來兩球領先。

為什麼說雙前鋒和三中衛戰術,讓C羅成為足壇的最大受益者?

但機緣巧合的是穆蒂尼奧在30分鐘受傷下場(沒記錯的話,正是跟巴拉克的一次對撞),替換上場的梅雷萊斯瞬間帶來了比賽形勢的改變:依靠替補上來的體力和體格,梅雷萊斯將葡萄牙陣型變為442(或者說4222)後開始把C羅徹底推上鋒線。佩佩,博辛瓦,拉邊的德科和體力充沛的梅雷萊斯這幾個強點,撐起了雙前鋒陣型並讓葡萄牙在十分鐘內扳回一球。這就是雙前鋒的價值,而C羅在那時就已經體現了自己作為前鋒的意義更大。雙前鋒和三中衛戰術,讓C羅成為足壇最大的受益者!

為什麼說雙前鋒和三中衛戰術,讓C羅成為足壇的最大受益者?

進攻端重視額外的壓制力,防守端重視錯落站位,這就是雙前鋒和三後衛的精髓:中路層次。也因此,雙前鋒和三後衛在邏輯上天然自洽,完美契合。你可以不通過純粹的352陣型來實現(人員特點不一定符合)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而一切還要歸結於,你需要足夠多的個人強點分佈在陣型中,來支撐這樣的打法。三後衛和雙前鋒不一定非要拘泥於3中場這樣的陣型,4中場同樣可以打出這樣的內容。另外必須在兩頭都要有強點才能打,如果沒有兩頭沒有強點作為支撐,是空談,打不出效果來!

為什麼說雙前鋒和三中衛戰術,讓C羅成為足壇的最大受益者?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