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明朝水手異國飄零,一個不成文約定讓他們的血脈延續至今


非洲肯尼亞拉穆群島上,至今還居住著一千多個村民,膚色介於黃色和黑色之間,相貌明顯帶有亞裔祖先的特徵,他們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後裔。

據說當年鄭和率領船隊第四次遠赴西洋時,有艘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觸礁沉沒,船上20多人爬上了拉穆群島中的帕泰島,並來到了島上的上加村,剛開始村民們不願意接納他們,但中國水手中的一名勇士幫助上加村滅除了附近的一條大蟒蛇後,這些中國水手終於被上加村接納,之後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繁衍至今。

上加村的“中國女孩”夏瑞福經過DNA測試後,被認為是具有中國血統的肯尼亞人。夏瑞福說,在上加村人之間有個不成文的約定,中國水手娶了黑人妻子後,生了女兒後必須將女兒嫁到生了兒子的中國水手家中,這樣可以保持正統中國血脈的延續。


上加在15世紀中期被焚燬,焚燬的原因可能是戰亂和缺少淡水。在斯瓦希里語中,Shanghai中的h並不發音,因此“上家”的讀音和“上海”完全一樣。上海從唐朝起稱為“華亭”,元朝統治者到1291年始建上海縣。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是從當時的上海縣太倉出海口出發的,許多水手就是上海太倉本地人,符合取名“上家”這一紀念故鄉的說法。

圖為上加村遺址。在這一面牆的頂端有個獅子雕塑。這種建築風格與當地相異,頗有些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上加村遺址外還有座古墳的風格和當地的風格迥異,它也很可能屬於當年的中國水手。

肯尼亞"鄭和沉船地" 挖到明朝錢幣永樂通寶。

2005年7月,夏瑞福應邀從肯尼亞來到中國太倉,參加了太倉舉行鄭和下西洋600週年慶祝活動。同年9月赴南京學習中醫,攻讀醫學博士。

圖為拉穆群島附近發現的六耳雙龍陶甕。

2015年,十年寒窗苦讀的夏瑞福不僅拿到了中醫臨床的學士學位,而且獲得了中西醫結合兒科碩士學位,她還希望繼續深造,攻讀博士。

拉穆鎮拉穆博物館拍攝的拉穆地區發現的中國瓷器展品。

當年中國水手上岸時帶來的瓷器、絲綢等,要麼用來與當地人交換生活用品,要麼便成了傳家之寶。夏瑞福說,她家的中國古碗便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現僅存一個,是由她姥姥傳給她媽媽的。“小時候,姥姥就常給我講關於中國沉船的故事,並說我們就是這些中國水手的後裔。”。如今,這隻古碗也成了她們是中國人後裔的見證之一。每當有記者前去家中採訪,夏瑞福的媽媽便會向人們介紹這隻古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