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的角度看,買保險是否划算?

鮑清


划算與否,看對比,同時也看選擇。

那保障型保險來說,如果出事,那麼肯定是划算的,比如交了1萬保費,賠了10萬,世界上可能沒多少“投資”比得上這個。

但是如果不出險呢?1萬元就全部“打水漂”了。從這個角度看,好像又非常的不划算。

出不出風險,沒人能預測,但是對投保人來說,卻可以用有限的資金鎖定巨大的風險,就像有些富人買醫療險,其實生病好像人家也能看得起病,但是富人的思維確實我用有限的錢搞定了可能發生的巨大花費。

再看投資型保險,其實之所以分開說,是因為這類保險的保障能力不強,更多的是投資屬性。比如前兩年很火的萬能險,投連險,說實話,確實划算,無風險收益率都在百分之七百分之八,比銀行理財划算,比P2P安全,而且期限還各種都有,少則一個月,多則幾年,比較適合小白,但是這類產品目前的收益就不高了。目前看,相比餘額寶和定存還有優勢,所以,關鍵還是看和誰比吧。


大貓財經


划算過,但現在不划算。

前幾年保險業KPI衝動比較重,大家一張嘴拼的都是保費規模。也就是賣了多少保險。賣個重疾險意外險,其實都挺累的,還得體檢還得溝通,佣金也很高,看看保單現金價值就知道了。

那可以賣理財險啊。這成為中國保險公司最有創造性的產品,壽險公司做的,一般叫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財險公司裡以幾家著名的公司弄到了試點為代表,開始做非壽險投資產品,一般可以理解為財險的萬能險。

行外人可以直接理解為,理財險。

而且,這個理財險,很多是一年可退保,退保不收手續費的。

啥意思呢?一般人買個保險合同,都是五年十年,如果提前退保怎麼辦,不好意思你將遭受巨大的損失。

用戶不就不愛買了嗎?那怎麼吸引用戶呢?開發一年期產品唄。一年期產品,保監會要沒批怎麼辦呢?那就一年退保不收手續費唄——不笨的話都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對不對?

然後,大量的保險公司,就開始賣一年期理財產品,對,還有三個月的。據說有的公司都來不及把產品投出去,白籌集了資金。。

那時候的利息能到多少呢?最高8.5%是有記錄的,我私人瞭解的據說10%也有。

而且剛性兌付,保證不拖欠。

不幸的是,從16年開始,以寶萬之爭為一個關鍵時點,保監會開始嚴卡類似產品,先是逼著中短期存續保險裡的一年期以下立即停售,1-3年的也大幅度縮量,你可以看看今年壽險的財報裡,有大量的保費下滑和負增長的消息。財險的相關試點產品也面臨較大的利差損風險。

說句人話就是,今年的理財險利率都不行了。3.3%誰愛買誰買去。。反正投資肯定不划算啊。


程蟬


保險按功能上分為三大類:

1). 臭名昭著的開門紅-坑人不划算

少則三十年多則八十年,用1.75%-2.5%的保底複利+不確定的分紅,把大家的資金套牢,還美名約抵禦通脹、價值投資,大家記住,資金需要流通才會產生價值。

以2017款某紅為例:

以10年交,每年交5萬的紅利保為例,其理財的功效,根本沒法比。

紫色標註- 自己理財-50萬本金,10年定投,60年後,4.5%複利理財投資,資產可以達到606萬;

藍色標註-紅利保-50萬本金,10年定投,60年後,4.5%的複利投資,增值到157萬。

紅色標註-紅利保-50萬本金,10年定投,60年後,4.5%利益,每年領取祝福金、教育金、紅利,等等,則利益才89萬。

以上,看完之後,會不會覺得上了個大蛋?為什麼業務員吹的天花亂醉的理財險,撥開外皮後,簡直醜陋至極?

那麼我再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一款理財險被保險公司代理人層層剝皮後,需要30年左右,現金價值才會等同於你所有交的錢!

記住推銷保險理財的人有兩種:

要麼沒文化,根本不會計算利益!

要麼有文化心黑,唯利是圖!



2). 消費型保險-超划算

消費型保險,保費低,保障高,提成少;

自然不會受保險代理人待見;他們最多給你推推學平險,目的,也是為了獲客,推銷其他類型保險。

代理人他們甚至會,處處詆譭消費型保險。什麼停售啊?什麼有風險啊?反正他沒從你這賺錢,就不會說個好字,他賺錢了,稻草都可以說成金條。

3). 返還型保險-不划算

買保險的目的,不是為了返本,增值,而是需要給未來的不確定風險一個保障。

你看中的是返本增值,而保險公司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你們最大的疏忽就是通貨膨脹:

二十年前:投保重大疾病十萬保額夠了,現在還夠麼?

現在投資三十萬保額重大疾病是夠了?但三十年後,你覺得還夠麼?

以20歲為例,現在你交的保費,分20年交,假如交了20萬,保到70歲,那時候把你交的20萬再付點利息,就算利息10萬,總計30萬給你,你覺得那時候的錢還有多大用途呢?


真的漢子2018


保險一直以來是我們心中過不去的坎。

因為老覺得買保險不划算,但是事實是否真的不划算呢?

下面就以投資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如果以保險為投資理財,那我勸你趁早滅了心中的想法吧。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看看各大保險公司的公司理念,都是以保障為主,而不是以理財為主。

並且保險公司有一群人叫精算師,專門精算每一個保險品種,他們發佈的每個產品都是經過許多精算師反覆測算過的,基本沒有我們佔便宜的可能。

所以想從保險公司中獲得看似極好的理財收益,實屬不易。

如果以轉嫁未來未知的分險而買保險,是正確的投資。

可能很多人覺得賣保險的都是騙子。交了哪麼多錢,又沒生病,感覺不划算等等。

但是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假如我們患病了呢,我們有錢支付高額的醫療費嗎?沒有錢的話該怎麼辦。

所以對於未來這種未知的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轉嫁於別人-保險公司。

總結

如果把投資保險作為投資理財,則極為不划算,但是如果把保險作為轉嫁未來風險的手段,則非常划算。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喜歡了就點個贊,關注我吧!


魏強強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讓大連先了解一下銀行、證券(投資)、保險三者的功能和職責:

銀行不用多說給到大眾的是靈活、方便,上午存進銀行下午需要就可以取出來,所以說銀行只是我們放錢的中轉站,可保本但不能保值(即跑贏通脹)。

證券(投資)是讓我們的財富變多變大,但也有可能變不見了。

保險給到人們的是未來的,比如重疾和意外,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但發生後是我們的家庭財務無法承受的,所以我們才需要將這兩個不確定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規劃這兩者是槓桿的原理(花1萬元轉移50萬可能更多或更少看投保人的年齡)。保險除了保病、保死還保老,所有就會有相對應的理財險,是所有的理財險都適合做養老規劃嗎?回答是肯定的“不是”!

瞭解這三者的職能後在回答上面的問題,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說買保險到底劃不划算,分兩種情況:第一 :一輩子沒病沒災,買保險是不划算的;第二:買重疾後三個月後(也就是第91天)在醫院檢查出患有所買重疾險包含的病種;買意外險,今天保單生效明天發生意外;這兩者所得到理賠數額絕對是我們所交保費的幾百倍甚至幾千倍,這可是所有投資項目都不可比擬的。


紅霞18038014516


如果不發生風險,買保險就不划算;

如果發生風險,買保險就很划算;

問題的關鍵是,誰也無法預測會不會發生風險。

汽車上配有氣囊,如果不發生碰撞,增加了成本,很不划算,買車時沒見誰說不要氣囊;

家裡的保險櫃,如果知道不會失竊,花錢買保險櫃純屬多餘,但有錢人家都有保險櫃存放貴重物品。

其實買不買保險與划算不划算可以這樣組合,假如以10分制來給划算賦分。

第一,沒買保險,也沒發生風險,最划算,得10分;

第二,沒買保險,發生風險,最不划算,得0分;

第三,買了保險,發生風險,比較划算,得8分;

第四,買了保險,沒發生風險,比較划算,得8分。

看明白了吧,如果沒買保險,就是冰火兩重天,要麼天堂,要麼地獄,有點賭徒的味道;但是如果買了保險,即使不能天堂,也絕不會下地獄,這是過日子的計劃。

因此,我們寧願有點不划算,也不願很不划算,這就是我們購買保險的理由。

我是小帥影視,保險界段子手,喜歡點個關注唄?


小帥影視


單從投資的角度看,買保險不合算……

1.保險公司收益太低,低的令人髮指,雖然天天說比銀行好,但實際結算時差距微乎其微。

2.用投資的角度看買保險合不合算……一定是不合算,保險突出的是保障功能,他只是兼具一部分理財功能。而這些所謂的理財保險:分紅保險,萬能保險,返還保險以及投資連接……都是投資收益微薄或賠的不要不要的,他是保險公司攬儲的一個噱頭,脫離了保障功能的保險產品絕不會是一個好產品,這家保險公司也就不會是一家好的保險公司……也很難成為一家百年老店。

簡單說明:

說過了1和2兩點後,並不是說保險就不好,保險公司也很難,也是企業,也要賺錢……開發一些與主業相關的產品來獲得盈利這本身無償不可,但恰恰就是這些所為的投資類保險產品損壞了‘保險者(保險公司及其行業)’與被保險者的誠信合作關係。

再者,保險培訓的不規範……讓業務員沒有對客戶保險收益‘如實告知’……當發生保險投資實際收益與當時保險時承諾的不一樣時,人們才會恍然大悟並痛恨保險公司及業務員。

如果你實在要投資保險來理財……還是建議你來投資一些養老保險做為今後生活的一些保障與補償。

……但18年的行業經歷告訴我,保費太貴(高於國外同行50%左右。

其他的就不談了!


大傻魚001


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風險融資。劃不划算,就看用多少成本去獲得資金,並且是不是一定能獲得。如果用較少的錢去獲得十倍,,幾十倍的資金,肯定是划算的。投資保險,就要先知道保險有什麼用。第一,它能保住賺錢能力。定期壽險加上意外傷害險,保障身故或傷殘時,能夠以極小的代價獲得年收入的十倍20倍的現金補償。家人的生活得以繼續。第二,它能保住既得利益。


宣哥寶寶


我認為,從投資角度看不划算,有這個想法的人也不要買保險產品,去買理財產品去。因為他壓根就沒有搞清楚保險的本質,保險的本質是保障,不是理財。買保險就是消費,消費型的保險產品槓桿率相對返還型保險要高很多。捨不得花錢的可以買返還型或分紅型,但最多拿回本金,這還是不計算貶值的情況。

所以,要拿來投資賺錢的話就別買保險,你會後悔的。保險公司宣講保險有三大功能,其實我認為保險就只有一個功能,雪中送炭的槓桿功能。


李天龍1


【答案是否定的,肯定不划算】

首先保險顧名思義是一種保障機制,是一種保險行為。

保險分為社會保障險和商業保險。社會保障險就是單位給我們交的五險,養老險、醫療險、失業險、工傷險、和生育險。社保從投資的角度看,顯然是不適合的。

那麼我們再來看商業保險,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我們給車買的保險就屬於財產保險,還有盜搶險和家財險,用投資的角度看好像也不太合適。最後再來看人身保險,它又分為傳統的和新型的紅利型保險。傳統的人生保險就是純保障型的保險,多以消費型為主。例如,一年期的重疾險,在一年當中得了疾病觸發理賠條件,然後獲取保障權益。還有一種是紅利型的保險,看似可以當投資理財,那麼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下面用一個例子來闡述這個問題。某保險公司給我打電話說有這樣的一款保險給到我,超級划算,他說有一個理財型的保險,一年交6000元,交10年,20年之後給你12萬紅利,乍一聽,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划算呢。且慢,讓我們算一下年化收益是多少呢。為了計算方便,我們只計算交滿10年之後存10年的收益情況,計算得出年化收益不到3%,要知道,我們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都不止2%,也就是說,這筆錢我們拿來買這樣的理財型保險,其實是在不斷虧錢的。這樣的理財保險只是看起來美好罷了,用保險來做投資是不可取的。

最後引用保監會的一句話“保險姓保”政府也想要讓保險迴歸保障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