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貝碧嘉」對海南影響較大較久?氣象部門解疑

自8月9日以來,今年第16號颱風“貝碧嘉”及其前身南海熱帶低壓對海南各市縣造成了不小的風雨影響。以海口為例,8月9日8時至14日9時,平均降雨量329.9毫米,最大累積雨量達645.5毫米。海口市氣象局局長蔡親波表示,“貝碧嘉”及其前身南海熱帶低壓近期對海南省影響較大、較久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為海南處於颱風外圍範圍,距離颱風較近。

記者瞭解到,“貝碧嘉”及其前身南海熱帶低壓雖風力不大,但具有雨量較大、雨水持續時間較長、颱風路徑多變等特點。它對海南影響為何這麼久?過程風雨影響為何這麼大?蔡親波表示,其主要原因是‘貝碧嘉’一直在廣東近海區域迴旋,海南距離較近,因此受到的風雨影響較大。

“颱風受大氣環流引導才會行走,但‘貝碧嘉’近日一直徘徊,行走速度十分緩慢,這也直接造成了對海南省的持續影響。緩慢的原因,一方面是‘貝碧嘉’受到的環流引導較弱,另一方面,近期有多個颱風陸續生成影響我國,‘貝碧嘉’和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颱風距離較近,雙颱風之間有互相牽引作用。”蔡親波說。

根據中央氣象臺監測,“摩羯”早前已減弱為熱帶低壓,8月14日強度持續減弱,目前已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蔡親波告訴記者,“副熱帶高壓正在逐漸加強,“貝碧嘉”後續路經將逐漸明確,由原地徘徊變為向偏西方向行走。但受其影響,海南未來兩天還將有強風雨天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