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饼油条和豆浆

油饼油条和豆浆

随着“拆墙打洞”的整改,我们那一带一些方便人们吃早点的摊点是越来越少了,仅剩的早点摊时常排起长龙,看着油饼油条怎么也不认为这是老北京原来的吃食,过去没有外地人过来炸油饼,街坊四邻吃的挺好,改革开放后外地人接管的这行当就尽情发挥,反正今天的人们也没吃过以前的小吃什么味道是北京人喜欢的名就得了,北京小吃也就这样的被糟践了。

油饼油条和豆浆

其实我们常吃的最最普通的早点油饼、豆浆就是正宗的北京小吃。油饼是起源于哪无从考证,但到了北京地界就融入了北京的饮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风味,叫北京小吃没有不妥,就像天津的麻花一样具有地方特色,没有人怀疑它不是天津小吃。

油饼油条和豆浆

在我童年记忆中,街头的早点摊算是一景。炸出来的油饼、薄脆、糖耳朵、炸糕等,还有烘烤出来的芝麻酱火烧、椒盐火烧之类,就是老百姓早餐中的上品。每天早上母亲带我到胡同口外早点摊去买早点,那个摊儿其实就是一辆手推车支开的,紫铜的锅熬着豆浆,翻滚的油锅炸着油饼,那时候的油饼刚出锅的时候吃,松软,伴着热呼呼的香气外焦里嫩的。而过一会,中间薄薄的地方开始变脆,酥脆焦香,还有嚼劲。你要是带走掌柜子用马莲草一穿提了着就行,薄脆要用温油炸一般都是在炸油饼之前油温低的时候炸制,整个薄脆上汽包均匀薄厚一样,放一天都不会皮,那才叫薄、脆。

油饼油条和豆浆

现在的北京街头大大小小的早点摊炸出的油饼能吓您一跳,个头不小您得趁热吃,凉了就费牙口。过去老北京很少炸油条,就是油饼,油饼分糖油饼、油饼。今天的油条油饼满大街都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也不知人家加了什么佐料用面不多炸出来的个不小,怎么吃也是感觉不像正宗的味道,凉了吃着得费劲了,这像郭德纲的段子曾描的“油条凉了您用牙咬住了双手使劲儿拽一松手油条准抽脸”。虽然是段子人们哈哈一笑可生活中确实有费牙口的感觉。

油饼油条和豆浆

还有豆浆稀得跟水儿是的,什么味都没有。老北京的油饼应该是个头不大,软软的、面厚厚的、嚼起来一点也不皮条,外皮酥酥的里面软软的。豆浆应该是浓浓的不用加糖就应该带着淡淡的香甜,喝到底有一层细细的豆沙粒儿,这才是豆浆。北京小吃是北京饮食文化的基础,挖掘、继承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是造福后代的大事,不能随意改变。

(转自:老北京网)

油饼油条和豆浆油饼油条和豆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