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應該買車,是誰不懂賣車!

最近,坑主在論壇裡面看到這樣一案例:福州市民王女士向海都報反映

:2018年2月24日,她丈夫在福建某4S店,支付了21萬元,要全款購買一輛白色奧迪A3。27日,4S店通知她驗車、上牌,但她發現4S店提供給她的車有瑕疵:右側車頭接縫有凹陷、間隙過大。王女士稱,銷售人員起初同意退換車,但很快就又拒絕了,雙方發生爭執,4S店方面斥其"你這種人就不應該買車"

汽車坑 | 你不應該買車,是誰不懂賣車!

針對這一案例,像王女士這種人就真不該買車了嗎?究竟她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據王女士稱,她先後多次和4S店協商此事,雙方發生爭執,兩次報警。王女士也給記者提供了兩段錄音,她說,兩段錄音內容均是她和4S店方面協商退換車事宜,其中第一段錄音中,銷售稱,車子全款可以退還給她,但因已經向稅務部門報完稅,退稅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第二段錄音,則是雙方發生爭執,主要是王女士和一名男子的對話。王女士稱,男子是4S店方面派來專門協調此事的人員。部分錄音整理如下:

男子:"大姐,你買一條褲子都有可能長短、大小不一樣。"

王女士:"褲子跟車能比麼?"

男子:"就是說你們有一點點小錢,買了個十幾二十萬車,就認為這個車一點點小瑕疵都不行,你這個思想是錯誤的。"

王女士:"這是瑕疵麼?奧迪車能有這個瑕疵麼?"

男子:"你當時就不應該買這個車,你就不應該買車。"

王女士:"你意思是我就不該買奧迪車,對麼?"

男子:"不是不應該買奧迪車,你是什麼車都不應該買,你這種人就不應該買車。"

4S店最終還是給出的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可交第三方鑑定,或法律途徑解決。

汽車坑 | 你不應該買車,是誰不懂賣車!

當小夥伴們看到這裡,已經是整件事情的完整背景了。坑主關注消費者買車,幫助消費者健康合理購車。如果坑主作為王女士該怎麼做呢?

第一點,確認該車來源,是否為新車。作為王女士,這輛車本身是期貨,也就是說該店是沒有這輛新車的,那麼這輛車怎麼突然就有了?一般情況下,這輛車可能是調過來的車。那麼,調過來的地方在哪裡,它本身是做什麼用途的。對於調車,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同品牌的車商店互相調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主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買車需求。而調車的內部該怎麼調,那是車商自己的事情,我們可以不用去了解。但是有一點必須知道,就是這輛車本身是做什麼用途的,是一輛放在車庫裡面的新車還是作為展車用的還是已經存放已久的車,這些都有可能讓這輛車出現瑕疵,因為磕磕碰碰那是在所難免的事情。這樣你就能夠清楚明白到,這輛車是不是一輛新車,不是新車,那麼這裡面肯定有車輛存在其他用途的做法,如果存在其他用途,我們消費者至少就得有這個知情權。這裡面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新車,那麼可以適當的跟車商協商溝通,贈送保養或是贈送其他精品之類;如果不是新車,就算最終的協商無法產生共識,那麼可以選擇退車,並且要求無條件退車,甚至走法律渠道。那麼,有小夥伴們就會問,車商哪裡會給你這些數據調出來,一般都說這是新車了!確實,這個是不容易的,但是你可以拿著這個車的車價號到同城其他售後店查詢,也可以打電話到廠家諮詢。當然,還有一些可以辨認是否是新車的小技巧。確定車子的出廠時間,看看汽車車門附近的銘牌,銘牌上標有出廠時間的,一般的新車是最近三個月內出廠的,如果出廠時間較長,那就應該是庫存車了。還可以看看輪胎的磨損程度,新輪胎剛出場的時候,是有一層"胎毛"的,這層胎毛經過幾百公里的磨損就會消失的,提新車的時候,要仔細看看四個輪胎的胎毛,是否還存在。其次看看車上腳踏板的磨損程度,腳踏板的縫隙裡面,是否有泥漬或者是磨損的痕跡,再有就是腳踏板下邊的腳墊處,是否有過度的磨損痕跡。有的話,就是開了很長的里程。再次看看發動機艙裡面的各個零件的灰塵程度,一般的新車是沒有灰塵的,是嶄新的亮眼的感覺。而長里程的車發動機艙裡面是否灰塵附著的。發動機艙裡面的機油顏色,也是長里程車的鑑別標準之一。最後可看看汽車的排氣管內壁,用手指往裡摸一摸,看是否有黑漬,有的話,就是長里程的行駛了,裡面很乾淨的話,就代表里程不長。注意:汽車裡程表的數字不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

第二點,確認車輛辦理手續流程。新車辦理上牌的流程,王女士可以說是非常模糊的,這點也是該4S店做得相當不到位地方。如果坑主是王女士,當支付定金或全款後,坑主會諮詢新車辦理的流程,這個也是應該要有的權利,特別在要買稅上牌之前有一個環節,就是驗車環節,坑主一定會做好驗車這一環節的。這個案例,車商不單止沒有跟王女士確認相關流程手續,驗車後也沒有拿出憑證簽字確認這輛車可以買稅上牌。所以,坑主認為完全可以找到相應的渠道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第三點,共同協商車輛處理問題。本身買車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沒有必要弄成這等大事。如果該車是新車,並且相應的手續流程已經確認到位了,坑主一定會找該車商的負責人洽談此事的解決方案。一輛車頭右側接縫有凹陷,縫隙大於左側的車輛是否有質量問題呢,這個可以有兩方面解決,首先這輛車按照現在廠家生產車輛方式,是全程流水線的方式來批量生產的,基本上出現這種事情概率是相當少的,現在這個概率已經發生了,稅也買了,那麼,該車商必須出具相關的檢驗證明車輛質量是沒有問題的文件書;另外,車商是有義務把該車輛的這個問題給解決掉的,至少得恢復原樣,和其他車輛是一致的。

汽車坑 | 你不應該買車,是誰不懂賣車!

坑主認為,作為消費者的王女士可以這樣處理這件事。如果小夥伴們遇到類似這樣的事情,其實可以這樣理智的處理這種事情。當然,反觀該車商的處理態度和方法,坑主確實是為王女士抱不平的。車商確實是做不到位的。銷售人員和車商的負責人是沒有存在任何溝通的,所說的話表達出來的意思前後不一致,第一次可以退車,第二次不能退車,啥情況呢?是不是心裡有鬼呢?那位協商處理這件事情的人員說話言辭如此的惡劣,"你就不應該買車",這是協商的態度和所處的立場該有的角色扮演該說的話嘛?該車商購車的流程和服務的態度是這樣對待消費者的嘛?因此,可以直接判定,這個車商在這件事情上,所做的事情和所反應的態度是有問題的。那麼,反觀王女士這樣處理的方式,坑主認為這也是正常的,我們不能以"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立場想法來否定這位王女士的買車行為,因為一切的事情源頭是,沒有看到這個縫隙大和凹陷就不會發生的。這樣的案例其實比比皆是,也是日常發生在我們的買車過程中,希望今天分享此文章,可以給買車的消費者提供相應的買車心得。同時,希望王女士的這件事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方案吧!

汽車坑 | 你不應該買車,是誰不懂賣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