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省会一城独大成法宝?成都武汉西安引领全省加速跨越发展

引子:近几年,对“一城独大”的现象都是口诛笔伐。其中有几个代表:四川成都;湖北武汉、陕西西安。但是,结合上半年GDP数据来看,这几个省份反而是名义GDP增速最亮眼的几个省份之一:四川:14.0%(去年上半年是13.1%);湖北:13.1%(去年上半年是12.4%;陕西:11.7%(去年上半年是16.7%)。

正文

即使是所谓的“衰退”的东北,东三省经济发展依然是高下立判:一城独大的吉林-长春,以及黑龙江-哈尔滨,这几年都维持了正增长;反倒是所谓的“经济均衡”的辽宁,GDP数据一再缩减。再例如河北,也不是“一城独大”的省份,上半年名义增速也只有可怜的1.2%。

而2018年上半年已出数据里,名义增速负增长最大,达到-8.1%的内蒙古,其首府呼和浩特也是经济存在感很低的。

中西部省会一城独大成法宝?成都武汉西安引领全省加速跨越发展

其实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而言,集中全省资源,发展一个特大城市,才有可能在全国几十个省市区的竞赛中脱颖而出,才更有可能去抢人才、抢资源、抢资金,才有底气去中央要政策。连省会都发展不起来,还靠什么去吸引人才和投资?

省会城市发展起来了,把资金、人才吸引来了或者留住了,就可以带来产业链,就有溢出效应。围绕着强起来的省会,就可以有产业梯度布局。省会城市的经济起来了,带动整个省的发展,整个省的经济才更有可能有起色。当然,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例如江苏、浙江这种经济强省,就是遍地开花,就是另一种模式了。对于中西部省份,搞分散资源,就像抗战时期还要坚持搞正面战场,明明实力不行还要鸡蛋碰石头。

中西部省会一城独大成法宝?成都武汉西安引领全省加速跨越发展

当然纵观发展形势,一城独大确实有利于聚集资源。证据就是悲催的河北被四川和湖北相继赶超,现在看来反超已无可能,只能期待后面的慢一点了。是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的,资本总希望找到稳定的可预期的回报,那么投放在哪呢?当然是投放在发达的东部地区最保险,我随便买套房子也稳赚不赔吧?那么中西部如何获得资本青睐呢?就是要有某一个资本回报率可以媲美东南沿海的地方喽!

实际上已经这个趋势了!吉林省在前十年人均各城市GDP都差不太多,也就是这三年开始提长春首位度增加,做大做强

中西部省会一城独大成法宝?成都武汉西安引领全省加速跨越发展

长春,黑龙江也是,所以吉林市和大庆都下滑很快(也是有水分)再看看国家级新区,除了个别计划单列市,清一色都是省会城市了

中国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理位置不好,不搞一城独大的话,只会均穷,是不可能均富的。不像沿海城市,天然的地理优势,很容易发展。没有省内大城市截留省内人员,省内人员只会被沿海城市和北上广深虹吸。

安徽和河南都有一城独大的趋势了。河南因为2级城市底子好看起来好像还挺平均的。可惜只是错觉,河南只要有足够时间

中西部省会一城独大成法宝?成都武汉西安引领全省加速跨越发展

,必然一城独大。其实河南一城独大比安徽明显多了,安徽资源完全整合不起来,因为东部大城市太近。再者金融资本数据看,合肥只有郑州的7成,安徽总量为河南的八成,考虑河南人口的规模,显然郑州一成独大的趋势更明显。

中国未来增长极大概是珠三,长三。其他省就只能玩一城或者两城模式了。比如京津、武汉、山东半岛,福厦泉、成都、长沙、沈大、重庆、郑州、西安。剩下的恐怕连一城独大都玩不了了。不过,安徽江西我感觉有变数,毕竟这俩省离东南沿海太近了。

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和东部地区竞争,只有培养一个或两三个强兵,不然人口,资源,资金等各种发展要素都被虹吸殆尽了,发展就跟麻烦了,比如陕西和陕西,前几十年山西有大量煤炭资源开发出来,经济发展还不错,但近些年随着资源逐渐减少,西安可以凭借科教人口规模等资源逐渐发展壮大,山西的城市就相对衰落。

经济中等规模,还把发展资源分给两座中心城,确实会导致中心城发展不力。还有一种情况会更惨,就是双子星城市,其中经济中心城和省城不匹配。比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辽宁的沈阳和大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