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先生活了98歲,臨終囑託留下這七個字,字字戳心

“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這句話用在錢學森先生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先生出生於杭州,錢學森先生的祖父給他取名“學森”。

錢學森先生活了98歲,臨終囑託留下這七個字,字字戳心

幼年時和少年時期的錢學森已經天賦異稟,常常被稱作“天才兒童”。 1934年6月,錢學森考取清華大學第七屆庚子賠款留學生,這成了錢學森的一生轉折點。

錢學森於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9月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又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併成為世界著名科學家馮·卡門的關門弟子。

天生聰慧的錢學森加上名師的指點,在學術研究上如魚得水,在美國待了將近20年,他先後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的研究,這些在我們看來簡直就是天馬行書,錢學森卻大放異彩,28歲就成為世界知名的動力學家。

錢學森先生活了98歲,臨終囑託留下這七個字,字字戳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到了美國,許多在美國學習的華人科學家都準備回國建設家鄉,錢學森也不例外,早早地打包行李,買好機票,可是令錢學森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行蹤早已被美國人監控。

由於錢學森掌握太多美國的機密研究,時任美國海軍次長的丹尼·金布爾就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所以美國人不願意錢學森回到中國,在美國的多次阻撓下,錢學森回國路逐漸變得漫長。

終於在中國政府5年的努力下,錢學森在1955年10月1日清晨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祖國。

錢學森先生活了98歲,臨終囑託留下這七個字,字字戳心

在錢學森的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過,錢學森大大提升了中國的軍事力量,同時也讓中國在外交方面有了足夠的底氣。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一顆科學巨星的隕落,舉國哀慟。錢學森在生前曾接受過無數次採訪,但是最觸動人心的話題是錢學森對創新的認知。

錢老最欣賞的大學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他說:“創新的學風瀰漫在整個校園,整個學校的一個精神就是創新。”而反觀中國的大學,錢老說:“中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東西。”

錢學森先生活了98歲,臨終囑託留下這七個字,字字戳心

錢學森認為的真正的創新,就是必須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學術討論要活躍起來,而不是客客氣氣的聊天。錢老臨終遺言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中國的長遠發展!”90多歲的錢老仍心繫國家的發展,讓我們這些後輩感到羞愧。

事實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錢老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